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二十四节气与飞花令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二十四节气与飞花令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我国出现了年画的3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除夕守岁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现在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二十四节气与飞花令

1.农历的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正月初五:路神生日。

正月十五:上元节(元宵节)。

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叫龙抬头青龙节。

二月十五:花朝节

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

三月初三:上巳节。

春分后十五: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二十二:夏至节。

六月六:晒伏节,“六月六,看谷秀”。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七月七: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

七月三十:地藏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九:重阳节

十月初一: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十月十五:下元节。

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十二月八:腊八节。

腊月二十三: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腊月的最后一天: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2.春节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如祭奠祖先、除陈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

(1)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期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即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到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是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论述了楹联的起源和各类作品的特色。

根据使用场所,春联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多贴在家具、影壁上。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春节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祥事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贴春联的同时,人们还要在屋门、墙壁、门楣等处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跃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4)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增加了许多喜庆气氛。年画与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已不仅局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我国出现了年画的3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后来发展成挂历,深受人们的喜爱。

(5)守岁。除夕守岁是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唐太宗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6)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爆竹亦称“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也有驱邪、图吉利的含义。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

(7)拜年。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名帖相互投贺,由此形成了“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成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压岁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8)春节食俗。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地区都有腌制腊味的习俗,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着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蘸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如苏州和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万里赶回家,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用醋、蒜末、香油、酱油制成作料,蘸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都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非常吉利;因为饺子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3.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庆贺新春的延续,所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还有出门赏月、放烟花、猜灯谜、吃元宵等习俗。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起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持续5天,灯的式样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的规模也很大,除燃灯之外,还燃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临安城每逢元宵节都制作彩灯,猜谜的人众多。因为猜谜语是人智力的比拼,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

在元宵佳节,不少地方还有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4.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为“龙抬头”。二月二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并以此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二,“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www.xing528.com)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等,不同地区的吃食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5.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两日,禁烟火,只吃冷食,后来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习俗。寒食节前后延续了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叙述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这也正是寒食节的来历。

我国以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在清明节。

6.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清明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春光明媚、草木吐绿,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如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

(1)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而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2)蹴鞠。鞠是一种皮球,用皮革塞上毛做成。蹴鞠,就是用脚踢球。蹴鞠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3)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4)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俗,有人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我国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开展绿化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

7.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称端午节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

据统计,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叫法最多,达20多个,如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等。

2006年5月20日,端午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8.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6月22日为夏至日,此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没为14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接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继续积蓄,没有达到最多。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很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

夏至后入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期,容易中暑、生病。因此,人们讲究中午歇晌、吃补食,注意防暑。尽管如此,夏天对人体的消耗也是较大的,因为吃不好、睡不实,受到炎热的煎熬,称为枯夏。北方有一个风俗,即定期为小孩称体重,看是否增加或减少,以观察儿童的生长情况。

9.七夕节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爱情节”,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银河横贯南北,在银河的东西两边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天夜晚,织女都会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手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天医节

8月1日,宋代定为天医节,祭黄帝、岐伯。传说黄帝咨于岐伯,人间始有医书。早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即有收集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风俗,天医节由此而来。这一天山东民间也有天灸的习俗,早期用露水和朱砂,后来用露水研墨,点儿童的额头或胸腹,多行于鲁北和胶东地区。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上好的墨汁,用筷子蘸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谓之“点百病”。临朐一带, 人们采豆棵上的露水储存起来,用来做饭,据说可以医治百病。沂南有采马齿苋的习俗,据说可以治痢疾。济南地区农村在这天吃黍米,叫做“来丰糕糜”,鲁西北地区叫“来丰糕”,阳信一带还献糕祭场,以祈丰年。天医节忌雨喜晴,农谚说:“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意思是此日下雨,来年必定春旱。

11.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及相关习俗的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3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收拜土地神的习俗。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从2008年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团圆的象征。

12.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最早的记载见于曹丕的《九日与钟徭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秋高气爽,人们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在重阳节人们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习俗,所以古代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都会赴会赏菊。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为时尚。菊花还象征着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可入药、制酒,养身祛病。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着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十月一

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送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据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

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给儿女、丈夫换上。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14.冬至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 500多年前的春秋,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节气,为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12月23日。

现代天文学测定,冬至日阳光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在北半球的角度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都已开始“数九”,进入严寒阶段。

在冬至这一天,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则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俗。某些地区在冬至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15.腊八日

腊月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在腊八节都要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降临。

我国喝腊八粥的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每逢腊八日,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全家团聚在一起食用腊八粥,还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繁多,以北京的腊八粥最为讲究,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20种食材。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熬至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的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腊月初八这天来泡制蒜。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口,冷藏。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

16.辞灶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辞灶”的日子,人们称为“过小年”。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地方小年的日期不同,分别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的小年则是腊月二十五。在北方,南宋以前受官方影响较重,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鄱阳湖等地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致的。

17.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进行除陈布新、消灾祈福的活动,主要有吃团圆饭、祭祀、守岁三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