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历常识与二十四节气:农事指导,天象预报

农历常识与二十四节气:农事指导,天象预报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历有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事活动,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定,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农历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称阴历。农历历月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影响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农历有天象预报的功能,由专业的天文台进行行星轨道计算和观测并公布天文常数。

农历常识与二十四节气:农事指导,天象预报

农历是我国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是农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科学性、实用性都很强,因此流传至今。农历有二十四节气,可以指导农事活动,主要在广大农村中使用。农历既依据地球回归年所用时间,又依据月相变化而定,以身边的气象与物候条件、农事活动为参照,实用性强,成为四季分明、便于记忆的历法。

农历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中历、旧历,民间也称阴历。平年12个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全年354日或355日(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农历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了7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日或384日。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节气。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

1.现行公历和农历的优缺点

(1)现行公历(格里历)的优点。公历被大多数国家官方所采用,具有通用性。公历属于凭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所以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历年和历日协调的好,历年只有365日和366日两种。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2日。

(2)现行公历的缺点。公元元年在人类历史中期,不便于推算人类历史早期。岁首没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历月的天数有28日、29日、30日、31日4种,并且排列不规则。置闰法中400年97闰日没有128年31闰日简单和精确。由于历月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天文学意义,所以人为因素很强,甚至可以被人随意更改。由于公历是平历,所以它的历日不与太阳高度一一对应。

(3)现行农历的优点。农历是定历,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他天象如日出日落、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以及历月也都大致对应太阳高度。农历历月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影响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岁首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农历包含节气,十分有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农历包含月相,所以也反映了潮汐、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农历还包含十二节干支历(类似沈括的《十二气历》,比它更准确)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阳历,是一部双轨制历法。由于农历是最彻底的定气定朔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所以其他历法都要与之进行对照。

(4)农历的缺点。由于农历是定历,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同一历月的天数并不确定,不方便统计天数。历年有353日、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6种,不利于统计年长。干支循环周期60过短。置闰不透明,闰月不确定。

2.什么是历月

历月是指历法所规定的月,即历书上的月。与实际朔望月不同,历月的长度都必须是整日数,因而有大月和小月之别。这样可保证历月长度尽量接近天文学月的长度。如中国农历历月长度,大月30日,小月29日,而实际朔望月是29.530 6日。

农历月份的别称

1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2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3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4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5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6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7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8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9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10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11月:幸月、畅月、仲冬。

12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3.农历是特殊的阴阳

这是因为普通阴阳历并不是与太阳历明显结合的,而农历则是把普通阴阳历(农历的历年月日)和特殊太阳历的二十四节气(用太阳黄经度数计,专为农历所用,完全是农历的一部分)有机结合,形成的特殊阴阳历(实际上是综合历)。

要正确地、整体地看待农历的各部分,包括二十四节气(太阳轨道定位,农历中的阳历部分)、历月(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差,有月相功能,阴历的)、干支历(不是历年、历月干支,而是中国的太阳十二宫,阳历的)、历年(具有阳年和阴月的特性,所以是阴阳历)。

4.农历历法和历算为什么很“神秘”

农历之所以“神秘”的原因如下:

(1)农历历法和历算是很复杂的,是精确度很高的天文工作,一般人难以计算和掌握。但随着天文历法和数学的普及,计算机的应用,这已不是主要问题。

(2)农历有天象预报的功能,由专业的天文台进行行星轨道计算和观测并公布天文常数。

(3)因为农历在封建社会被统治阶级垄断,所以显得很神秘,现农历被广大人民所用。

5.中国农历是月先位的

月是年更的时间单位,农历采用“自顶向下”的算历方法:即先考虑年,再考虑月,最后考虑日,采用“自底向上”的排历方法,这也符合人们的习惯。

3种历法的算历和排历如下:太阳历,年,日日,年;太阴历,月,日日,月;阴阳历,年,月,日日,月,年。

6.朔望、上弦月、下弦月

农历是以朔望月为依据的,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日。人们把每个月朔月、望月的循环变化过程称为朔望月。

朔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同的时刻,这时月球处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几乎和太阳同起同落,朝向地球的一面因为照不到阳光,所以从地球上是看不见的。望是指月球与太阳的地心黄经相差180°的时刻,这时地球处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照满阳光,所以从地球上看月球呈光亮的圆形,叫做满月或望月。从朔到下一次朔或者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称为一朔望月。因为月球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都是不均匀的,因此,每两次朔之间的时间是不相等的。观测结果表明,朔望月的长度并不是固定的,有时长达29天19小时,有时仅为29天6小时,最长与最短之间约差13小时,它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把包含朔时刻的那一天叫做朔日,把有望时刻的那一天叫做望日,并以朔日作为一个朔望月的开始。在历日的安排中,通常为大小月相间,经过15~17个月,接连有两个大月。

由朔到望之间,月亮位于太阳以东,月地日的夹角为90°时,人们只能看到月亮亮半球的西一半,呈半圆形,称为上弦。一般出现在阴历的每月初八前后,叫上弦月。

由望到朔之间,月亮位于太阳以西,月地日的夹角为90°时,人们只能看到月亮亮半球的东一半,呈半圆形,称为下弦。一般出现在阴历的每月二十三前后,叫下弦月。

7.农历的闰月

农历设置闰月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回归年为365.242 2日,朔望月为29.530 6日。12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29.530 6×12=354.367 2日,比回归年少10.88天(即将近11天),每个月少0.91天(近1天)。例如,农历年某年春节为大雪纷飞的冬天,第二年的春节就会在季节上提前11天,第16个农历年就会出现在赤日炎炎的夏天。如按13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29.530 6×13=383.897 8日,比回归年又多出18天多。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的怪现象,这就是矛盾。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农历年中月是以朔望月29.530 6日为基础,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需要通过精确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1990年3月、4月是小月,9月、10月、11月、12月连续4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节气。我国农历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8.现行农历为什么没有“闰正月”和“闰十二月”

现行农历采用定朔和定气编排月日,而定朔和定气的时刻又是依据准确的轨道来计算的,地球公转轨道是个椭圆,所以地球运转速度有快有慢。在近日点时刻运转速度最快,所以公转扫过的角度也就最快。节气(对应地面上太阳直射某个纬度圈)和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有密切关系,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快,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时间间隔就越短。相反,地球公转扫过的角度越慢,经过公转轨道上的各节气点的时间间隔越长。所以,在近日点附近(在冬至后的13天左右)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小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的间隔时间,这样在近日点附近的农历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很小。农历十二月和正月就在近日点附近,所以成为闰月的机会就会更小;相反,在远日点(在夏至后的13天左右)附近节气的时间间隔就可能大于两个定朔日(一个农历月的天数)的间隔时间,所以在远日点附近的农历五、六、七月出现没有中气的机会很多,农历就多闰五月、六月、七月。从1645年至今,闰正月和闰十二月一次都没出现过。

实际上,近日点就是农历的“闰衰”点,而远日点是农历的“闰盈”点。现行农历闰月出现的频率反映了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变化,所以农历闰月是有很强的天文意义的。

9.为什么有的年份没有立春

公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制订的,地球公转一圈为一个回归年(365.24天),共有24个节气,“立春”位于节气之首。节气属阳历范畴。而农历是根据朔望月(29.53天)制订的,农历以12个朔望月为一年(354天),比阳历少11天。照此下去,十多年后,农历和阳历的季节就会“阴差阳错”。

为使农历与阳历一致,而设置了闰月。凡是农历闰年,都有25个节气,其中两个是“立春”;农历平年,有时就只有23个节气。

农历“双春”、“单春”、“无春”是有规律可循的。凡农历闰年都包含25个节气,都是“双春”年。农历的“双春”年和“无春”年是紧密相连的。如农历1996年有两个立春节气,农历1997年(牛年)就是“无春”年,农历2001年(蛇年)“双春”,次年马年就是“无春”年。在每个周期中,“双春”年和“无春”年各有7年,而“单春”年仅有5年。所以说,“单春”或“双春”都是常见的历法现象。历法中将“无春”年称为盲年。

10.四季的划分

我们按照气温和物候,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但四季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

(1)天文学分法:以4个中气即“二至二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是按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2)中国古代分法:多用“四立”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也是按农历节气的一种分法。

(3)公历(格里历)的分法: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以公历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9月、10月、11月为秋季,12月、1月、2月为冬季。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此分法适用性差。

(4)农历的分法:以农历的正月、2月、3月为春季,4月、5月、6月为夏季,7月、8月、9月为秋季,10月、11月、12月为冬季。这种划分方法也存在适用性差的问题。

(5)候温法:1934年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了另一种分季方法。他以候(每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的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即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10~22℃为春季,≥22℃为夏季,22~10℃为秋季。这种分季方法,适合各地的具体气候和农业情况,故应用较多。按这种划分法,有很多地方就不一定有四季,可能有三季、二季,或只有一季。

(6)按物候划分法:这是按照当地的物候和气象划分季节的方法,如在我国有的地区就把一年划分为“干”、“雨”、“风”三季等。

11.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确定了农历的年长(年长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在现今的农历计算中,“春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回归年是以它为起点的)。另外,十二中气都是农历历月的标志,也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十二节气中的“四立”是我国传统四季的起点。在农历历月中都标注节气,这是农历有别于国外其他阴阳合历的地方。

另外,农历节气是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精度很高。

12.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划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节气,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地球公转平面投影到天球上形成的坐标系,称为黄道坐标系。黄经,指这个坐标系的天球经度。按天文学惯例,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东度量,分为360度。把太阳黄经的360度划分成24等份,每份15度,即为一个节气。两个节气间相隔日数为15天左右,全年即有二十四节气。节气起点以后的24小时是本节气的节气日,从起点到终点的日期是本节气的节气期。节气的起点时刻,是天文部门根据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速度计算出来的,而且每年都有所变动。

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平均应为15.02天,但实际并非如此。原因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个略椭圆形,日地距离之差对地球的运行速度有明显的影响。地球每年在运行到近日点时(1月3日前后),因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加大,地球的运行速度较快,运行到黄经度15度需要的日期缩短,节气日期是14~15天;当运行到远日点时(即7月4日前后),因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减小,地球的运行速度较慢,运行到黄经度15度需要的日期延长,节气日期是15~16天。这就是小寒节气日期是14天,而小暑节气日期是16天的根本原因。

对于二十四节气交节气时间,中国古代用日影长短的变化和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来推算,日期可以确定。中国古代是以农历年、月、日,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计时;在定每年每个节气交节气时间时,以地支的时辰来表示。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对。立春为第一个,位于奇数序列的为节气,位于偶数序列的为中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

春季:立春,2月3日~2月5日;雨水,2月18日~2月20日;惊蛰,3月5日~3月7日;春分,3月20日~3月22日;清明,4月4日~4月6日;谷雨,4月19日~4月21日。夏季:立夏,5月5日~5月7日;小满,5月20日~5月22日;芒种,6月5日~6月7日;夏至,6月21日~6月22日;小暑,7月6日~7月8日;大暑,7月22日~7月24日。秋季:立秋,8月7日~8月9日;处暑,8月22日~8月24日;白露,9月7日~9月9日;秋分,9月22日~9月24日;寒露,10月8日~10月9日;霜降,10月23日~10月24日。冬季:立冬,11月7日~11月8日;小雪,11月22日~11月23日;大雪,12月6日~12月8日;冬至,12月21日~12月23日;小寒,1月5日~1月7日;大寒,1月20日~1月21日。

农历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定月,平年12个月,6个大月30天,叫“大尽”;6个小月各29天,叫“小尽”;全年354天。这比太阳年t(365.242 2天)要少约10天21小时。为此,古人采用加闰月的方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长度接近,在19个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有闰月的那年有13个月,共384天或385天,叫做闰年。19个阴历年和19个回归年的长度几乎相等,7个闰月一般在第3、6、9、11、14、17、19年。中国传统的农历与二十四节气已经融为一体。节气是按太阳的运行轨迹制定的,由于它的存在,使得农历既可以根据月亮周期去判断日数、潮汐、动植物生长周期等,又可以根据节气去判断农牧业情况。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13.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及含义

立春:太阳黄经为315°。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

雨水:太阳黄经为330°。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的冬眠动物苏醒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进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春分: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阳光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的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清明:太阳黄经为15°。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

谷雨:太阳黄经为30°。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谚语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太阳黄经为45°。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时期。(www.xing528.com)

小满: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子粒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太阳黄经为75°。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也叫“霉雨”期。

夏至:太阳黄经为90°。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天地万物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移动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经常出现40℃的高温天气,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小暑、大暑,淹死老鼠”,要注意防汛防涝。

立秋: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太阳黄经为150°。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处暑是气温下降的一个转折点,表示气候转凉、暑天终止。

白露:太阳黄经为165°。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秋分:太阳黄经为180°。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我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但在天文学上规定,北半球的秋季是从秋分开始的。

寒露:太阳黄经为195°。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水汽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习惯上,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冬季的开始。冬,是终了之意,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太阳黄经为255°。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

冬至: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语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太阳黄经为285°。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太阳黄经为300°。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语云:“三九四九不出手。”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14.农历中的杂节气

冬九九:从冬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

夏九九:从夏至日起一九,每九为九日,共九九八十一日。

三伏:夏至日后(不含夏至日)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日后(不含立秋日)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入梅:芒种日起第一个丙日。

出梅:小暑日起第一个未日。

春社:立春日后第五个戊日。

秋社:立秋日后第五个戊日。

此外,还有大小分龙、分龙雨、三时、花信风等。

15.什么是七十二候

有了二十四节气之后,我国人民又将节气细化为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七十二候。候是农历中更小的阳历单位,每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对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候是节气的必要补充,它与二十四节气一起构成了我国农历的阳历成分,是农历的特殊太阳历系统。

立春:立春之日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又五日鱼上冰(鱼陟负冰)。

雨水:雨水之日獭祭鱼,又五日鸿雁来(候雁北),又五日草木萌动。

惊蛰:惊蛰之日桃始华,又五日鸣,又五日鹰化为鸠。

春分:春分之日玄鸟至,又五日雷乃发声,又五日始电。

清明:清明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其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

谷雨:谷雨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又五日虹始见。

立夏: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小满:小满之日苦菜秀,又五日靡草死,又五日小暑至(麦秋至)。

芒种:芒种之日螳螂生,又五日鹃始鸣,又五日反舌无声。

夏至: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又五日半夏生。

小暑:小暑之日温风至,又五日蟋蜂居壁,又五日鹰乃学习(鹰始挚)。

大暑:大暑之日腐草为萤,又五日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行时。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处暑:处暑之日鹰乃祭鸟,又五日天地始肃,又五日禾乃登。

白露: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

秋分:秋分之日雷始收声,又五日蛰虫坯户,又五日水始涸。

寒露:寒露之日鸿雁来宾,又五日雀入大水为蛤,又五日菊有黄花。

霜降: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五日草木黄落,又五日蛰虫咸俯。

立冬:立冬之日水始冰,又五日地始冻,又五日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

大雪:大雪之日鹖不鸣,又五日虎始交,又五日荔挺生。

冬至: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麇角解,又五日水泉动。

小寒:小寒之日雁北乡,又五日鹊始巢,又五日雉始。

大寒: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征鸟厉疾,又五日水泽腹坚。

16.花信风和花朝

这是我国江淮地区按农历的候,以花开为指示气温和指导生产生活的杂节气。

二十四候花信风——以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自小寒至谷雨共八气,125日,每5日为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信。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花,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蘼,三候楝花。

楝花排在最后,表明楝花开罢,花事已了。

花朝节:在我国有花朝节,亦称花日,是纪念百花仙子的节日。各地花朝节的时间虽有不同,但均在农历二月的某日。如洛阳以二月初二为花朝节,苏吴之地在二月十二日,浙越之地在“仲春十五”(农历二月十五)。

17.三九与何时入九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在1月中下旬。“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这要从地面吸收和散发的热量来看。冬季这时候虽然白昼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气温还要继续低下去。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冷。到“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近地面的气温也随着逐渐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18.三伏与何时入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