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无逸》,也写为《无佚》《毋逸》。《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称:“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作《无逸》。”并引用了《无逸》中的文章,“作此以诫成王。”《书序》中也记录成:“周公作《无逸》。”从而得知,《无逸》成文于周公还政成王之后。
“君子所,其无逸”,应当为本篇的宗旨要义,以此为题,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篇中主要记载了周公多次告诫成王,不能贪图安逸,应当以殷商为鉴,学习周文王勤政借鉴的品质。本篇文章中居安思危的思想对后代的统治者影响深远。
【原文】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①。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②。相小人③,厥父母勤劳稼穑④,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⑤,否则侮厥父母⑥,曰:‘昔之人无闻知。’”
【注释】
①君子:指做官的人。所其:指居其位。所:处在。逸:安逸。
②乃逸:旧注多从上读,非是,应从下读。乃:指示代词,这样。依孙星衍说:“‘依’同‘衣’,《白虎通·衣裳篇》云:‘衣者,隐也。’”隐,隐痛,疾苦。
③相:看。小人:小民。
④厥:代词,作“他”解。稼穑:泛指农业劳动。
⑤谚(yàn):粗鲁。诞:放肆。或解作“大”,亦通。
⑥否则:乃至于。否:当作“丕”。
【译文】
周公说:“唉!做君主的开始就不应当贪图安逸享乐!如果他实际了解了耕种收获的艰辛,再去享受安逸的生活,这样才能知晓民众的辛苦。我们认真了解那些小民,父母在农务上挥洒着汗水艰苦地耕种,但是他们的儿子却不知晓农事的辛苦,习惯于享乐安逸,任性,时间一久,就开始轻蔑他的父母说:‘上了年纪的人,懂什么!’”
【原文】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①,严恭寅畏②,天命自度③,治民祗惧④,不敢荒宁⑤,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⑥,时旧劳于外⑦,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⑧,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⑨。不敢荒宁,嘉靖殷邦⑩。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注释】
①中宗:太戊,是商汤的玄孙和太庚的儿子。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太戊以前“殷道衰,诸侯或不至”;太戊称帝之后“殷复兴,诸侯归之,故称中宗”。
②严:通“俨”,严肃庄重。恭、寅:均谓恭敬。“恭”指表现在外貌,“寅”指存在于内心。
③天命自度(duó):谓以天命自度。度:量,衡量。
④祗惧:敬慎小心。
⑤荒宁:怠惰,荒废,谓不敢安逸、纵乐。
⑥高宗:即武丁,在殷代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著名国王。
⑦时:通“是”,犹言这个人,指高宗。相传高宗为太子时,其父小乙曾命令他出外行役。
⑧亮阴:《尚书大传》作“梁暗”,《论语·宪问篇》作“谅阴”,《札记·丧服四制》作“谅暗”。孔子解释说:“君薨,百官总已以听于冢宰三年。”马融说:“亮,信也;阴,默也。为听于冢宰,信默而不言。”郑玄说:“‘谅暗’转作‘梁暗’,楣谓之梁,暗谓庐也;小乙崩,武丁立,忧丧三年之礼。居,倚庐柱楣,不言政事。”旧注均本此解“亮阴”为古时天子守孝之称,郭沫若先生不同意这种解释,认为三年之丧并非殷制,解“亮阴”为近代医学上所说的“不言症”。译注仍从旧注。
⑨雍:和谐。郑玄说:“其不言之时,时有所言;言则群臣皆和谐。”孙星衍说:“群臣知君能尽孝,放和悦从之。”
⑩嘉靖:安定。嘉:善。靖:治,安。
小大:小:指小民。大:指大臣。
“其在”二句:马融说:“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间,故曰‘不义惟王’。”祖甲:武丁的儿子帝甲。
保:保佑。惠:好处,利益,这里指给人好处。
自:从。时:通“是”,这。立王:立的国王。
罔:没有。克:能够。
【译文】
周公说:“哎!我听过,以前殷王中宗,严肃庄重,心存敬畏,将严守天命作为标准来要求自己,管理百姓的事务也十分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因此在位七十五年。到了高宗,之前在外面尝遍了各种艰辛,勤惠爱民;后来当了君主,沉默不语,三年都不讨论政务,深入到民间去勘察民情,不讨论政务,偶尔谈及过世,却能够获得广泛响应!他不敢荒废国家之事,贪图享乐,因此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从百姓到朝臣,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所以他能够统治五十九年。祖甲在位的时候,他并没有打算当王,在民间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等到继承了王位,却了解百姓的苦衷,能够勤政爱民,连无依无靠的百姓都不落下。因此他能够在位三十三年。从这之后立下的王,生下来就贪图享乐,生下来就贪图享乐!不清楚农事的艰辛,不了解百姓的疾苦,只知道寻欢作乐。因此之后的殷王没有一个能够长期在位的,有的在位十年,有的在位七八年,有的在位五六年,有的在位三四年而已。”
【原文】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①。文王卑服②,即康功田功③。徽柔懿恭④,怀保小民,惠鲜鳏寡⑤。自朝至于日中昃⑥,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⑦。文王不敢盘于游田⑧,以庶邦惟正之供⑨。文王受命惟中身⑩,厥享国五十年。”
【注释】
①太王:文王的祖父。王季:古公宣父的儿子,文王的父亲,名季历。抑畏:谦虚小心。
②卑:贱。服:从事。
③即:完成。康功:孙星衍以为“康功”指建造房屋。曾运乾以为“康功”指平易道路之事。《尔雅·释官》:“五达之谓康。”杨筠如以为“康,疑当读为‘荒’”,指山泽荒地。译文从曾说。田功:指田野里的劳动。(www.xing528.com)
④徽:善良。柔:仁慈。
⑤惠鲜:爱护。惠:爱。鲜:善。
⑥朝:早晨。日中:中午。昃(zè):太阳偏西。
⑦用:以。成和:和谐。
⑧盘:耽。田:通“畋”,打猎。
⑨正:正税,指正常的贡赋。供:献。
⑩受命:接受上帝的大命,指即位为君。惟:语中助词,无实义。中身:中年。
嗣王:指成王。淫:过度的。观:游览。逸:安逸享受。游:游玩。田:田猎。
攸:所。训:典式,榜样。
若:顺。
殷王受:即殷纣王。
【译文】
周公说:“唉!从今往后继位的王不可沉溺于游览之中,不能沉溺于享乐之中,不能沉溺在田猎之中,要努力跟百姓一起推行政事。更不能说:‘今天玩一下就好。’要明白这是百姓不能容忍的,也是上天不能容忍的,如此下去是会犯错的。切勿像殷纣王那般沉迷于无度的酗酒享乐之中啊!”
周公说:“唉!唯独我们周家太王、王季能够谦虚谨慎恭敬节制。文王承袭着两位先王的美好品行,亲自管理修整道路与农业生产这两件大事;他心怀仁爱之心,关爱百姓,布施给那些无依无靠之人;从早上到中午,再到晚上,经常因为忙碌没有空闲吃顿饭,为的就是能够让百姓和睦稳定地生活。文王不敢沉迷于游乐狩猎,奔忙于与各诸侯一同料理政务。所以,他即位的时候即便已经到了中年,却依然能够享有五十多年的统治。”
【原文】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①,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②。此厥不听③,人乃训之④,乃变乱先王之正刑⑤,至于小大。民否⑥,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⑦。”
【注释】
①犹:还。胥:互相。
②诪(zhōu)张:欺诳。幻:欺诈,惑乱。
③此:这,指下面所说的那些劝诫的话。厥:其,你。
④训:典式,榜样,此处谓以为榜样。
⑥否:与上文结合看来,应当是无所适从的意思。一说,“否”与“则”是合成词,与“丕则”同义,作“乃至于”解,恐非是。
⑦诅祝:诅咒。祝:通“咒”,音义同。《诗·大雅·荡》:“侯作侯祝。”传:“作、祝,诅也。”
【译文】
周公说:“唉!我听闻,古代的君王与臣民之间时常能够互相告诫,互相关爱,互相教诲,百姓也不会互相造谣徒生祸端。假如你们不能接受别人的劝诫,官员就会将你作为榜样(争先效仿),败坏先王的旧法,扩散到大大小小的法令,百姓因此会心生怨恨,他们也会从口中发出咒骂。”
【原文】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①。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②。厥愆③,曰:‘朕之愆。’允若时④,不啻不敢含怒⑤。此厥不听,人乃或诗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⑥,不永念厥辟⑦,不宽绰厥心⑧,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⑨。”
【注释】
①迪哲:通达明智。
②皇自:更加。孙星衍说:“皇自,熹平石经作‘兄曰’,韦氏注《国语》云:‘兄,益也。’‘皇曰敬德’即‘益曰敬德’也。”
③厥:其,指上文所说的四个人。愆:过错。
④允:信。时:通“是”,这。
⑤不啻:不但。
⑥则:就。若:像。时:通“是”,这。
⑦辟:法度。
⑧宽绰:宽宏大度。
⑨丛:积聚。
【译文】
周公说:“唉!殷王中宗、高宗、祖甲,再加上我们周朝的文王,这四个君王是最为贤明的。如若有人告诉他们说:‘民众在埋怨你,咒骂你!’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德行。犯了错误,他们就会十分坦白地交代说:‘这就是我的错误!’他们真的会如此坦率,不仅仅是不会怨恨而已。如果听不进这些话,群臣就会造谣生事,说:‘百姓在怨恨你,咒骂你’你一听就将其信以为真。如果这样,不认真思索一下先王树立的光辉形象,不去拓宽一下自己的胸怀,而是去处罚那些无辜,将其杀害,如此百姓的怨恨必然会变成现实,自然会集中在你一个人的身上。”
最终,周公说到:“唉!王,你应当将这些作为借鉴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