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

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8.1.3 具备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这里有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修养,它是解决设计中文化定位和创作风格、弘扬城市精神和展现城市美的重要元素,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市民着想,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

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果

城市公共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更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从设计角度讲,城市公共艺术不同于纯艺术创作。纯艺术创作在风格上要求其鲜明甚至一生追求一种风格都不为过,完全是抒发一种个人的情感;而城市公共艺术所面对的场合、题材、受众群体皆有区别,它的表现形式与社会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及自然环境均有非常密切的对应关系。因此,不能运用一种固定模式去面对各种主题创作,而是在条件限制下进行艺术的创造。而团队的合作更易发挥群体的优势,创造各具特色且具有针对性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

城市公共艺术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6.8.1.1 造型的职业能力

建设城市公共艺术,首先应有造型设计的基本能力,掌握塑造中所必备的基本功,以确保公共艺术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能准确把握艺术语言的准确性。

6.8.1.2 要具备多学科背景知识

受学科发展关系及专业特点的影响,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人才要求具有设计能力,还必须具备应用性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城市景观规划的基本常识及基本原理,善于和规划师、景观师相互探讨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空间设计关系和尺度控制。要熟悉与之相关的材料科学知识,以便在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更好地选择和运用材料。了解结构构造的原理,以便使设计出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更具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城市公共艺术家不应是单纯的设计者或是加工者,而应是一种集设计能力、加工制作知识以及城市规划设计学科、景观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人才。建筑师习惯关注的往往是建筑本身,而规划师则多偏重于综合性、较宏观的规划工作,更多关注经济、地理、道路规划、区域功能划分。建筑师和规划师皆由工科院校体制培养,其招生对象也必然是理科生源的学生。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多为专一性较强而综合艺术能力较弱,更多地偏重于技术层面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单体设计。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应注重培养具有综合性很强的掌握多学科特点的人才。

6.8.1.3 具备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www.xing528.com)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要有全面的综合素质,这里有文化及美学方面的综合修养,它是解决设计中文化定位和创作风格、弘扬城市精神和展现城市美的重要元素,为人民大众服务,为市民着想,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

6.8.1.4 要有多学科、多工种协作的能力

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特色显著。城市公共建设的总负责应善于和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学科、加工团队真诚合作,最终达到建设的一流水准。

6.8.1.5 城市公共艺术创作者必须具有社会属性,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应具备极强的社会责任感

于2000年公布的《中国雕塑家公约》,其中第一条就要求参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制作的创作者应秉承“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它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有责任感,要使个人的艺术情结服从于为大众服务和以提高大众审美文化为目标,更多的是个性服从于共性,社会价值高于一切,遵守一定范围限定下的社会准则,力争使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应兼顾经济成本最小合理化,以最低的经济投入换来最大的社会效益。这就对我们城市规划建设者的决策者、设计者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仅以外在形态的数量多少已经不能促进城市公共空间中文化“质”的飞跃,还要解决和探索影响城市公共艺术建设本质的内在机制,通过完善的系统化机制,从而促进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