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艺术与文化学的学科关系作为在当代思潮中发展的公共艺术,特别强调“文化”的价值。由此可见,城市文化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艺术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生活的表面化、工作的程式化、文化的碎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处于疏离状态。

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当我们的一部分公共艺术从业者还在乐此不疲地挑拣秦皇汉武留下的文化符号、生搬硬套地克隆皇宫别苑时,是否应着眼于更广阔的层面,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公共艺术与文化学的学科关系作为在当代思潮中发展的公共艺术,特别强调“文化”的价值。如果说现代艺术是纯形式与纯情感之间的“玄学”,而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为主流的当代艺术思想就是文化价值的重新发现,不同的历史、时代、地域和群体都有具体而差别的文化,所以就有不同的文脉、符号代码、不同的命题和解答。当代艺术强调文化的解读,公共艺术尤其强调文化层面的切入。当我们分析了公共艺术与文化学的学科关系,强调关注热门的城市文化学研究状态,发现广义的文化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的运用、城市文化学和对具体相关的地域人群的文化调研都将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中心和前沿课题。因此,与文化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是公共艺术理论要拓展的另一个前沿方向,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开设文化学课程学习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文化学的最新成果和思潮等都是基础性的理论教育构成部分。

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他还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拥有一个怡人、和谐而美好的城市环境,无疑是居住在都市中人们的强烈愿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世界城市设计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鉴于欧美等国家现代建筑风格所运用的混凝土和玻璃等材料缺乏生气,人们很自然地对更多的人造景观产生了兴趣,而不再仅仅满足于一个建筑设施的实用价值了,而此时正是微型艺术和流行艺术风靡的时期。诗人荷尔德林曾语:“人诗意地居住于大地上。”诗意似乎可与美学、艺术等词同义置换。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如何诗意地居住于大地上,那就要通过对公共环境进行符合人自身审美意愿的、符合彰显文化特色的、符合对环境保护的艺术改造,设置反映这种普遍审美要求——“诗意地居住”的公共艺术作品,使公共环境更加人性化、美学化。以公众的意愿为指导原则创作的公共艺术最能反映公共精神,也最具公共性,使包含各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共时地体现于当代公共艺术作品中。

公共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引起思考和感觉的城市。近些年来,公共艺术的规模与应用都在大幅度增长,它所带来的文化体验,已经成为一项基本人权。其实,早在1948年联合国颁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中,第27条第1款就这样写道:“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全面实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就总体比例而言,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尚不足40%,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70%相比,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21世纪科技与资讯的进一步挑战,可以肯定的是,在21世纪上半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将集中在中国大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城市化趋势已全面呈现,可以说,中国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进程的“大跃进”时期。

欧洲的城市从重建、复兴到更新、再建,再到20世纪90年代后的“城市复兴”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强调城市整体设计的核心作用,更注意历史文化与文脉的保存,并使之纳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中去。这些,都为公共艺术整体介入城市空间形态提供了理论支撑。

2004年,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成果得出的核心结论是这样的:“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www.xing528.com)

现代公共艺术的形式和风格已愈加趋于人性化、生活化、环境化,更具亲和力,其意义不只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个富有文化修养与内涵的生活环境,更在于它凭借着艺术家与民众间的双向互动,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引导大众使用不同的观察与思考方式,亲近艺术,进而关怀艺术,甚至利用各种形式与机会融于文化艺术活动和氛围之中。公共艺术设计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之和谐、追求现实生活平衡的环境艺术。与建筑师雕塑家和美术家相比,一个环境艺术设计师的自我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整体性的。

文化的积淀是建立在城市自然增长的基础上的,如何在当下人为促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注入文化的灵魂,恢复城市的历史记忆,建立城市的人文与场域精神,营造宜居、艺术的生存环境,则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努力方向。由此可见,城市文化才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可以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近三十年“大跃进”式的高速发展后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城市的规模将向质量转型,城市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氛围将成为评价一个城市的重要依据。

新时期城市的环境需求带来全新的城市文化需求,城市开始将艺术和美作为目标。用艺术营造城市空间,令城市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城市的美誉度,激发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和社区,这些需求使得公共艺术不得不从单纯的艺术领域中飞跃出来,“美的城市建设成了当前城市文艺复兴的主题,并且城市建设由硬件时代逐步过渡到了软件时代”。

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种反映,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未来配合环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它是公共空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此类作品的创作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但又受到环境的影响与制约。艺术精神主体必须超越物质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人为生存和致富忙碌,生活的表面化、工作的程式化、文化的碎片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处于疏离状态。城市的公共空间艺术性在都市的存在价值非常大。可以进行对人的认识、教育、审美和心理调适功能,来达到符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精神生态优化,而且可以创造人性的精神空间。它对人们的感觉经验也在起着改造作用,而这些公共空间艺术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的创造精神和社会审美教育功能,来引导大众走向高艺术性境界,承担改善整体视觉关系的美化功能,因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性和公共性是统一的。城市公共空间应与城市的整个环境、历史、文脉对话,给市民提供一个彰显公共意志、维系都市情感、营造和谐精神的空间。人不仅是依靠视觉来感知世界,而是通过各种感观来接收外界的刺激。显然,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存在对视觉的偏好,导致了对其他感知需求的漠视。对躯体感觉的忽视无疑限制了人的空间,环境的意象不是唯一感觉的体验。忽略多种感知体验的空间设计理念,已经制约了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思路的创新。人需要通过感觉来认知环境,渴望从身边的环境中获取美感。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不仅赐给了大众视觉感知的权利,也给予了人们通过躯体感觉来认知环境从而获得愉悦的机会。人不仅需要环境成为视觉上的艺术,更希望它拥有可触知的美丽——对外界环境的求知与求美。因此,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设计应该注意与周边环境的融洽,应该注重观者在作品场中不同方位的艺术感悟。

毫无疑问,这标志着在城市建设中,艺术家、雕塑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筑师的作用更大、更重要了。他们必须从各自的单体向城市的整体战略靠拢,这是人类在城市发展史上的伟大回归。许多历史上的文化名城所营造出的城市景观,已经反映出城市形态整体性的特征。例如,雅典的卫城是由雕塑家菲狄亚斯主持设计的,其建筑、雕塑、园林构成有机的联系,服从于一个大的视觉系统;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卡比多山改造工程,则是以透视法则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