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 公共性
城市公共艺术又被称为公众艺术,这就要求其首先必须具备公众性或者公共性。公共艺术的宗旨不仅是为纯粹的艺术表现及视觉观赏需要,更是赋予城市公共环境“亲和力”、“归属感”或“文化认同” 的积极因素,更多地服务于市民大众的日常活动。
城市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最重要的体现在受众群体和消费群体的大众化。社会文化多元化空间形态的建构为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社会空间。公共艺术的创作也不再是个人意识的独裁,不再为权势阶层服务,而更多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体日常生活的审美需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美学家科林·伍德曾在其《艺术原理》一书中说道,艺术家“所从事的艺术工作并不是代表他私人的努力,而是代表他所属的那个社会的公共劳动。他对情感所作的任何表现,是从一个不言而喻的标题开始的,它不是‘我’感到,而是‘我们’感到”②。公共艺术作品强烈的公共性、较强的价值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要求艺术家在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一定要深入了解自己所要服务的对象,掌握这一群体的审美水平及审美诉求,让作品反映出公共社会中的精神品质和整体风貌。城市公共艺术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更具有提高公众审美情趣和生活品位的职责。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能与大众产生良好互动关系的高水平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是公共环境的呼唤,这样的城市公共艺术无疑将是大众在“公共课堂”中的特色教材。
2.2.1.2 开放性
公共艺术与架上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城市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或少数个人独自欣赏的艺术品,不像架上艺术那样是艺术家个人意志化、情绪化的艺术创作,而是面向社会大众、极具开放性的艺术品。其开放性主要体现为:首先,公共艺术放置在公共场所,起到装点和美化城市公共环境的作用,从而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其次,在具体的工作方式上,城市公共艺术与架上艺术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公共艺术要面向社会,要以赢得公众的满意来证明其是否成功,设计师不能独断行事。而架上艺术虽然也有自己的艺术市场,但艺术家不必依赖于公众的认可,其创作完全由自己一人来决定。而城市公共艺术则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不再像架上艺术那样是艺术家个人孤军奋战的产物,而是由公共艺术家牵头,建筑师、规划师、结构工程师、美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共同组成的创作团体协力合作完成的。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设计师要与各种因素协调与妥协,不仅设计的调查、论证、实施的过程要多次反复,投资者和决策者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干扰和限制,同时还要接受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监督和评议。整个设计创作呈现为一个多次反复的螺旋上升以及协调的过程,这也为城市公共艺术赋予了更多的开放性和公众化色彩。[7]
2.2.1.3 空间性
城市公共艺术必须处于公共环境中,这个环境是特定的而且是永久的,这就将它和架上艺术可随意摆放的特性区别开来。特定的环境决定了公共艺术必须与环境和谐共生,要把特色的环境特征呈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所指的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这就要求艺术家在安排布局公共艺术作品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周边的空间存在(即周边的环境状况),尽量使作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相融洽。这种协调主要表现在色调、形状、材质及文化意蕴等诸多方面。(www.xing528.com)
2.2.1.4 标志性作用
不同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差异性,能够保持城市特色化的构建。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所起到的景观标志性作用,正是提升城市个性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尽管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不长,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成为一座城市空间中的具有标志性的物体。许多大中城市中都有典型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让人印象深刻,并很快形成对这个城市的认知。例如,青岛市海边的红色公共艺术作品《五月的风》,展现了青岛独特的海洋文化特色;济南泉城广场由篆书“泉”字演变而来的公共艺术作品,深刻反映了这座城市的特征;深圳的《开荒牛》,展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更将深圳这座勇于开拓、具有活力的城市特征展现得十分丰富;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手举火把,曾经是多少从欧洲前往美洲大陆寻找新生活的人们的希望,让人感受到自由与和平。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并成为代表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的标志性作品。
2.2.1.5 工程性
公共艺术与纯艺术的不同之处,表现为公共艺术是置于环境中的实体,占有一定的城市空间,并追求一定的耐久性,需要依托一定的工程技术达到最终的效果。因此,公共艺术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工程性特征。它是可视的、外在的艺术运作和存在方式,也是由某些相应的机构和实施过程所促就的艺术现象。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工程性项目进行实施,能够使权责明确,设计、施工科学合理,同时艺术与科学相互融合,更好地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共艺术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支撑其存在的结构工程技术均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使得公共艺术无论在尺度、体量还是实施效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例如,宝鸡市行政广场的大型五跨和七跨纯石材牌楼的设计与实施,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工程性特征的城市公共艺术实践案例。石牌楼每一跨的宽度都大于现存十三陵的石牌楼,如果简单运用石材传统榫卯技术进行建造既不符合当初的设计理念,也无法满足现有的国家技术规范。因此在实施中,首次将广泛用于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技术应用于石材建筑中,通过预应力技术改变石构件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状态和性质,使其满足规范规定的各项安全标准,从而拓宽石材的应用范围。同时将预应力技术与传统榫卯技术相结合,使得传统牌楼艺术造型得以解决大跨度、大尺度的建造问题,创造了一座符合我国现代空间概念的石牌楼建筑,为此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五跨牌楼总宽36.73米、高15.6米,七跨牌楼总宽71米、高22.3米,在尺度上远超十三陵牌楼。现存最大的全石材牌楼为北京昌平十三陵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汉白玉及青白石牌坊,总宽28.86米、高12米。并且,由于新技术的运用,整体的尺度感比十三陵牌楼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图2-5)
图2-5 宝鸡行政广场纯石牌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