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公共艺术的概念并未被国人使用,但是雕塑、壁画等艺术形式已以其特有的魅力走向了公众视野,发挥了公共性作用,也为后来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9年9月26日,首都国际机场壁画落成。尽管这些处于公共空间环境中的壁画艺术作品,在题材和手法上仍是精英化和传统化的,没有摆脱被陈列和被展览的状态,与生活化的艺术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却可追溯为中国公共艺术的开端。随着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影响的扩大,壁画这种艺术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不仅打破了架上艺术的单一模式,也使人们将关注点从注意壁画作品本身转移到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上。同时作为与建筑紧密相关的另一个艺术种类——雕塑,也在艺术家的推动下开始在城市美化中发挥作用。
1983年2月,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召开学术报告会,王朝闻在其报告“城市雕塑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中指出了城市雕塑对城市建设的意义,认为城市发展也为雕塑创作提供了新空间。同年,《中国雕塑》杂志创刊,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雕塑专业刊物。就这样,在官方、雕塑家、艺术理论家共同倡导下,城市雕塑开始升温。[1]在题材内容、形式、塑造手法等方面,城市雕塑开始了多样化的探索。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批具有地域感和时代感的作品。例如,1980年潘鹤、段积余等在广东省珠海市集体创作的《珠海渔女》,1984年潘鹤在深圳创作的《开荒牛》,这些雕塑作品不仅考虑到了地域文化的内涵,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从整体上看,这个时期的雕塑还没有摆脱城市雕塑的政治化倾向,反映国家理想主义以及意识形态的作品仍然是主流。(www.xing528.com)
1985年美术思潮后,中国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得到调整。“城雕热”引发了大量劣质雕塑作品的出现,而问题根源在于创作之初,雕塑家只考虑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而忽略了该如何和周围的环境协调地融合在一起。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包括公共艺术作品在内的环境艺术整体应由雕塑家、壁画家、建筑师、园艺师、城市规划师来共同合作、分工完成。1983年,邢同和于《美术》杂志撰文《浅谈雕塑与环境》指出:“成功的城市雕塑应该是建筑师、雕刻家、园艺师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2]公共艺术从讲究题材和语言的雕塑、壁画等纯美术,向由建筑、雕塑、壁画、园林、规划、道路组成的整体艺术氛围的环境艺术转变。艺术从过去只为极少数人服务,转向为大众和市民服务,产生本质性转变。艺术不再是作品本身,而是环境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艺术更加突出了公共艺术的生活休闲的特点,从而体现了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设计。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张绮曼教授所指出的“80年代现代意识的一个重大发展不是什么主义、运动,也不是什么风格、流派,而是对环境意识与环境设计的普遍认同”[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