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下的中国城市公共文化事业是缺人才而非庸才的时代,培养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最好平台在高校,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思想,在培养模式,在师资。一方面,我们面临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实际的工作中又感到可用的人才太少。面对当代众多不同类型的高校,自1998年扩招后大多开始招收艺术类学生,形成艺术方向美术类人数的急剧增加,所面临的如何适应当下城市建设的公共艺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加严峻。为此,本研究在教育部人文社科纵向基金课题的资助下,将从国内不同类型的大学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梳理我国城市建设中关于如何在高校中培养公共艺术人才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研究。
本人所从事的教学和纵向基金项目多是面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的诸多研究课题,从教学到实践的创作活动中更加体会到高等院校作为公共艺术人才培养平台的重要性。每个不同类型的学校都能发挥各校学科特色,形成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思想与方案,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建设而提高中国公共艺术整体水平,意义重大。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要点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课程体系建设,二是培养方案制订,三是师资队伍优化,四是专用教材编写。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至第二章是对城市公共艺术及其人才培养相关背景和概念的阐释,第三章是对国内当前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和总结,第四章是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内涵及目标的阐述,第五章介绍了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第六章是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公共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论述,第七章是结合具体实际工程实践案例探析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的方式。(www.xing528.com)
本书的出版意义在于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使各高校在该学科领域内的教育结构体系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城市公共艺术人才培养方向上制定一套合理的学科建设方针,培养高层次的既具备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又懂城市公共艺术加工制作的专门人才,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和加工人才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确保人才梯队的良性循环,从而真正达到艺术性与工程性、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蔺宝钢
2014年1月1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