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培养研究成果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培养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伦理学中,伦理与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伦理和道德均是哲学判断而非科学判断,主要回答“应当如何”的问题。教育和教学管理都以人及其本性和行为素质的提升、完善为根本目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依存的纽带和密切联系的桥梁。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培养研究成果

(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培养管理的伦理本质及特征

1.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培养管理的伦理本质

伦理自身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价值承载的文化规范与道德实践。伦理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在于其是“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一种人性化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精神”[3]。伦理是人们运用善恶评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把握自身的一种文化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及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精神。伦理有着文化性、价值性、应然性、正当性、非强制性的特征。首先,伦理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创造,集中体现为一种观念文化或精神文化。其次,伦理道德是运用实践掌握世界的价值,伦理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意识、价值观念和价值精神,一般价值意识在伦理道德领域体现为主体的观念、行为对他人、社会的有利或有害的善恶意识,以善恶作为评价观念与实践的标准。然后,伦理还是一种应该和正当的规范意识和行动指令,既是思想观念,又是行动准则。应然性、正当性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特征。另外,伦理是一种参与行为调节的多种准则之一,如规则、条款、戒律、守则等规范。但与这些制度化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是,伦理道德则并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而是借善恶评价的方式,即主要借助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实现。最后,伦理道德的实践性特征,作为一种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规范,必然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推动实践螺旋前进。伦理的本质也可以称为伦理道德的根本性质,是伦理道德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认为,伦理道德乃是上天恩赐于人的,“天生德于予”,孟子强调“性善”在伦理建构中的作用,伦理道德就是善,是人生来就有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我固有之也”;“善”在中国伦理解读中,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伦理就是“崇善”的规范。在西方历史上,柏拉图认为,伦理道德是“神”把善的理念放到人的灵魂中的结果;在苏格拉底看来,伦理道德归根结底来自人对世界的真正了解,因此,他认为“美德即知识”;康德指出伦理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的命令,而这种实践理性就是人先天固有的“善良意志”;杜威也认为,伦理道德是一种用来分析情境和确定行为选择的工具,是一种“考察和筹划的特殊方法,用来考察经验事实,分析各种因素,认识客观条件,并设想行动方案加以比较做出选择,决定主观行为”,[4]伦理的意义和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普通民众的认识和重视。本书认为,伦理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以善为起源,又以善为目的,对自我或者对社会从事的一种追求善的特殊方法、规范体系和实践过程。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来看。“道德是引导人们做出选择和行动的价值符号,而正是这些选择和行动决定了人生目的和人生过程”。在伦理学中,伦理与道德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伦理和道德均是哲学判断而非科学判断,主要回答“应当如何”的问题。伦理和道德说到底,都指向人们“应当如何”的应然行为规范。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同一指向性。而“道德”则更多地或更有可能指向个人,蕴含着主观、主体、个人、个体的意味,而“伦理”则更具客观、客体、社会、团体的意味。本书为了行文和论述的方便,不强调其差异,不做过多讨论。拟将道德概念纳入伦理的范畴内部,具有从属关系。

2.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培养管理的伦理本质特征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质培养管理的伦理本质,主要体现在教育性与管理性的统一。作为特殊文化实践活动的教学及承载价值追求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伦理道德种植于教学管理主体的内心,是一种特殊的管理伦理样态,表现为主体内在的精神自觉和自律。伦理作为“应该的”和“正当的”规范意识和行动指令,本身就具有教育性与管理性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的因素。教育的意义本身就在于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也正是因为人的本性未完成性,而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才有道德的需要和可能。伦理道德是人类完善自身及其本性的基本方式,杜威提出了“道德即教育”,对人的本性控制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教育和教学管理都以人及其本性和行为素质的提升、完善为根本目的,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依存的纽带和密切联系的桥梁。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大学教学具有发生学意义上的同源和同时性,最初始的教学活动就伴随教学管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伦理在规范教学管理和素质培养活动的同时,教育并管理着师生应当遵循的伦理规范,教育教学管理主体要明确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使得管理者及时获取“应该如何”的教育。同时,指导被管理者将某些伦理精神作为行为修身的因素,通过教学和教学管理活动,间接实现素质培养等教育作用。同时,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也适时动态地调整着教学中的管理关系,协调相关的管理行为,确保教学行为的伦理规范,又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彼此之间保持着良性的伦理关系,从而保证教育管理和素质培养活动的持续和有序运转。因而在讨论教育教学管理伦理诉求时,要注意教育性与管理性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和相互统一。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伦理诉求中,还同时兼具服务与教导相统一,他律与自律相统一,关系伦理与制度伦理相统一等。

3.高校是一个特殊的伦理组织

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型的组织,知识人的伦理关系在学校这一组织中构成了基本关系。大学甚至在整个国家伦理建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共同体在学校制度品格的心脏内搏动”伦理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维度和标尺。教育本身具有伦理性,学校是体现伦理性的组织机构,教育是一项道德的事业,学校的全部工作是一种道德努力。[5]教育的道德属性给学校做出了伦理要求。高校是一个道德的场所,伦理共同体是学校发展的基本立场和本质归属,高校理应成为道德等素养培育、升华的场所和空间。作为以“人才素质培养”为核心任务,以教学为中心的学术共同体,高校是公众心目中圣洁的象牙塔,一个进行各种素养培育(如道德素养等)的德性组织,学校本身即应是建立在一定伦理关系,包含着伦理情谊伦理组织。“学校(大学或学院)应该表现出远远超过最低道德要求的道德敏感性,因为高深学问使这些机构具有较为敏锐的洞察社会不平等的能力”。学校对外承担着比其他社会组织更高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对处于学校内部的师生员工等伦理主体,也必然提出更高的伦理要求。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原主席厄内斯特·波伊尔在谈及学校时,将其比喻为一个“大家庭”,让师生在校亦有“在家”的感觉,充满师生彼此的相互关怀、理解和尊重,体现秩序、自由与和谐

高校作为一种履行特殊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的组织,是一个以教育为主业,从事人才素质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伦理共同体”。在高校这个组织内,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着一种“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的结合,师生在前喻和后喻文化的影响中相互占有和享受文化生活。诚如蓝德曼所言:“个体和整个群体有着共有文化媒介,人在这种媒介的帮助下,才能直立,才能呼吸”[6]。教师与学生在这种文化媒介的影响下,一道分享文化财富,共享精神快乐。孔子在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中,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门师生“亲密的”和“单纯的”共同生活,在中国教学史中被传为佳话。作为交往的教学,意味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影响的共同活动,即二者的“共在”。教学双方,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方,交往便不复存在,渐趋消解。这种“共在”是“教”的活动与“学”的活动的“共在”,而不直接指教师与学生主体的“共在”,这种共在,有着师生参与的“当下性”,只有当下的教和当下的学进行有机互动,方可生成真正的教学。在教学“共在”的同时,实现了教学价值的“分享”和“共享”。教学主体间的“共享”和彼此“接纳”,不断促成新“视界”的形成和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应该是一个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共同成长的活动,教学管理为了促成教学的生成和共在共享,首先要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精神,“共享”的结果是促成“共生”,实现师生在教学中的共同“生长”,这也是教学活动内在的伦理要求。

道德共同体是人们的集合体,与普通的集合体不同,成员的共同愿景和取向是“共同体”存在和生长的根,道德共同体和伦理共同体是因为人们共同承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而集合起来,共享共同的价值理念、思想情感和相关态度,共同体的结合有着一定的精神内核,道德共同体为发现和构成“意义”提供实质性的方式和内容,和“共同体”联结成精神纽带,并为相应的教学建设、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体系框架

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观察,“学校即社会”“课堂(班级)即社会”等说法被较多学者所釆用,教学工作者也大都耳熟能详且认同这种观点。然而,当我们仔细体会人们对教学、对学校、对课堂做出这一判断的心境和意向时,或多或少总带有某些惆怅、遗憾和无奈,其潜意识是,学校不应该混同于一般的社会,它有着自己特殊的伦理角色,应该是一个共同体。高校本身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但又必须是相对简化的社会环境,必须清除一些不良的东西。高校不能随波逐流,而应给师生一个“仰望星空”的空间和场域。高校也不是靠资本运作而成的获利单位,高校有责任、有义务保持一种独立的伦理精神,与相关道德环境不良的组织和社会系统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自身组织环境中剔除道德不良的、精神不佳的,不被伦理规范所接纳的坏东西,抵制不良道德在社会中的影响,弘扬和导向积极的道德文化。

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认为,共同体与社会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结合的本质不同,共同体不单纯是表示组织的社会范畴,更主要的是表达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群体内部的整合状态。人们为了追求高深知识而建立了大学,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生产和传递某种高深知识,经过慎重选择和严密选拔,师生共同走进大学;为了达到素质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师生和管理人员一起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共同的东西”就成了共同体建设中的核心,相互配合,真诚协作,从而形成成员之间精神和情感的强烈依存性关系和独特的团体精神,是共同体成员共同的精神价值取向和目标,经过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归纳总结,逐渐形成了共同为之追求、努力的大学精神。

高校这一组织与其他商业组织的目标相比,一方面学校中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具有近似的职业背景和文化环境,即趋同的价值观、教育培训经历;师生关系相比其他的专业人员与其工作对象的关系在很多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师生关系受“长幼有序,师道尊严”伦理传统的影响,师生之间与教育教学管理主体之间是一种伦理关系,既是情谊关系也是义务关系。每一个人对于其各种伦理关系,都负有相当的义务;同时,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负有义务。这种关系建构在一个平台之上,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成为学校,成为一个伦理的学术共同体。另一方面学校与其他服务性组织一样,其发展目标难以限定,学校中正在培养的学生是学校的核心,学生的动态成长和发展性,增加了管理的模糊性和复杂性。

高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的组织。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净化的活动环境。学校的成员尤其是学生对学校有着较高的伦理期待和诉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个民族道德水平的高低,不体现在少数违法犯罪者身上,而是体现在教育者身上。大学之所以受人尊重,原因之一是大学之中有大德、有大道、有大爱、有大师、有大精神,使大学不仅成为教育教学的高地,更是道德的高地,在一个国家,具有民族和社会良心堡垒的崇高地位。高校的教学构成了道德影响的场域,高校的师生构成了道德的共同体。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自然是促进师生双向互动,明德求善,引领和示范一个民族文化形象的重要实践场域。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精神实质与前提(www.xing528.com)

1.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伦理实质

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与素质培养伦理诉求不仅仅关注教和学的活动本身,还关注教和学的社会性,关注教和学与社会、人类的关系,需要分析教育教学管理与这个社会和人类的关系,深入分析它对社会的依存关系及其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深刻认识教师教和学生学背后隐含的人类文明传承和社会根源等本质性问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适应社会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和文化制度框架下,在一定生产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为着特定的社会目的和个人目的而进行的学校有组织、教师有计划、部门有评估的学生认识与发展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认识和人类发展活动,教和学的关系本质是人类发展和个体发展,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相互结合互动的关系。

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走进我们的过程,也就是事物为我们所理解的过程。教育教学管理伦理本质的探究主要是、也应当是从理解角度出发,在过程中寻求体验和解释。我国教学论研究者一直力求理解教学的本质,即试图回答教学“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尝试着揭示教学之为“教学”的本体特征和存在本性,如“特殊认识说”“交往实践说”“文化生成说”等,同样,从追求“教学本质观”到追求“教学管理的本质观”,同样很难达到唯一的适切性与普适性,但是,从认识的逻辑来考虑,这种理解无外乎两种模式,其一是说明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自然因果性,其二是人们理解教育教学管理或置身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意义。事实上专门从事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学者日益感觉到解释性研究模式的重要性。[7]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参与日益变成一种德性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活方式的教学,教师和学生都浸润其中,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也是这一德性生活中的片段。大学生作为“人”终身发展中特殊而重要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的程度上其特质还属于未确定的状态,在知识、能力、美德、体魄等各个方面都亟待成长的人,是“尚未完成的人”或“待完成的人”。

因而,本书认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以及素养培养的实质就是“一种可被理解的德性生活”,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可被理解性,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观念与素质培养伦理诉求和伦理属性应该受到诸多参与者共同的关注和支持,在德性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教学双方和教育教学管理多方的理解,实现教育“爱”的传递。另一层是德性生活,教育教学管理作为一种生活,必然要求各主体能够自觉生活其中,自发、自然地存在于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并为了共同的伦理取向而为之营造伦理氛围,实现培育德性、传播德性、践行德性,提升师生共处其中的道德水平。

2.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伦理前提

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决定了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管理者以既定和预设的“人性前提”去构思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实施自己的管理实践模式。通过将这种管理模式付诸实践,以管理效果的积极与负向反馈,不断强化或改变管理者对预设的人性前提产生积极信念或加以改变。以此,管理者继续坚持原有管理模式或者对现实的社会关系进行重新抽象,革新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借助“人性假设”这一中介,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管理者、教育者和其他参与者之间存在个性的多样性和交互关系的多重复杂性,“社会关系的变更”和“管理实效的反馈”成为推动管理创新或固守管理模式的动力机制。在管理主体的心目中,终会有一个自我认定或基本赞同的组织行为模式,这些假定和模式自然会直接影响管理的行为。

因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伦理前提就是,“尊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所有参与主体的个体差异性”这种个性的差异,又能通过一定的组织逻辑统一在一种可供彼此认同的行为模式上来,这种差异又是相对的差异,在伦理属性上是统一的。尊重差异,鼓励多元,实现伦理主导可以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组织系统中得到统整,使得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能够达成可理解的德性生活。

3.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伦理精神表征

所谓精神,是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和定位,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人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想归宿。伦理精神包括个人的精神、个体的精神和社会的精神。“伦理精神,是教育人文精神的核心。”[8]伦理精神也就是在教育人文发展过程中的理想归宿,在一切领域都总能作为体现人类活动的价值目的性和行为合理性。伦理精神的属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从人类社会的总体性上看伦理精神。自然界没有伦理精神,只有人类才具有伦理精神,因而人类是不同于其他任何类的精神存在,伦理精神作为人类的存在,是区分人类世界和非人世界的重要标志,是人和物的区分界限,但是伦理精神也可以物化到一定存在物中,如伟大的建筑艺术和其他艺术作品往往会隐含人类的文化和伦理意识。二是从人类社会的个体上理解伦理精神,个体和社会之间存在一定的包容关系,人和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个体,组织与组织之间也是有差别的群体单元,体现为不同的伦理个性(如民族性、种族性等),彼此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坚守和目标取向。三是从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伦理精神,每个人都是个别,个人是人类社会及个体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既不同于社会,也不同于有差别的群体,是个体中的个人,个人的主体性是表现和体现伦理精神的重要指标。伦理精神的属性结构又主要通过心理与情感、道德与意识、审美与意识等三个层次来展现。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人的信念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

第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是主体对一切教育世界中蕴含的人、活动、环境等所有存在物的“好、恶”体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性活动,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感情,这种情感一经升华就上升到了伦理精神层面,就可以将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理念和实践逐一分解为教育教学管理观念、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体验、教育教学管理话语表达与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评价,经分解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事务相互作用,构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情感形成的日常机制。一方面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学主体和其他参与主体因共同的实践活动和价值追求而产生“教育爱”,师生教育感情的大量投入,将反馈以更强有力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教学主体和参与人员将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过程中,通过彼此真诚的互动和帮助,多方主体在教学交往中收获更多的教学情感,并与内心的教育——爱产生共鸣,促使教育教学情感得到增强和保持持久。当然,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情感运用与制度运用同样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同时却有运行的限度。

第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承载性。一方面,以德性为特征的伦理是以“善”或“恶”为评价标准,以求善驱恶为主要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社会关系对社会成员的客观要求,也包括道德主体对“客观要求”而形成的道德意识,实现主体道德内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是有效实现教学的基本保障和手段,管理者应该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开放合作的思维方式,引导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要素,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价值层面要素主要是指承载价值观念的认识,并对此认识进行理论概括而成的诸多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理念范畴。伦理及伦理诉求即是属于教学管理活动价值层面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就是对教学管理活动本身和受其影响的其他教学活动价值层面的管理伦理理念。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价值承载性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深层次的、本源性和基础性的导向作用,规范和推动教学管理活动的实际运作。

第三,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体现了丰富的教育意义。教育性是教学管理的始点和旨归。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世界上其他的万事万物,就在于人有其自身的价值向度和价值世界,人的价值世界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是人之本质。教学是以人为主要目的,以人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必须重视人的价值世界,重视其价值向度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突出作用。人的可教可塑性,使得规范成为可能,这种对人本性的最佳控制方式就是教育,伦理道德本身即教育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伦理道德和教育的共性就在于都是为了达到人的本性和行为的逐步完善,因而杜威认为“道德即教育”。

第四,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张扬着永恒的道德性。人类的历史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是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应然”的状态。道德性一方面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运行过程中,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对客体以及主体向外界所必须传递的道德信息;另一方面道德性的传递也将影响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整体氛围,形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道德气氛,如我们在大学所积极推进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开展校园文化建设,都是在积极营造一种适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的道德氛围。道德还可以分为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素养培养观念与素质培养伦理诉求在道德性的激发和道德性的传播上还应该考察内在和外在的双向互动和有机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