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内部构成要素,从静态的角度看,可以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教育影响)三个基本要素。从动态角度分析,可以分为教育活动的目的、手段和结果三要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1.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期望,确立高校素质培养目标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活动的两条最基本的规律。教育要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实现社会、人、教育在矛盾统一中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规律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的制约性。个体素质的发展规律是一种教育内部的制约性。教育影响个体素质的发展,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人的素质,也充分发展人的个性潜能。教育既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
个体素质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作为沟通个体素质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中介环节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个体素质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致性,有效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个体素质的发展、教育发展、社会发展三者内在关系的历史统一。这是教育能否取得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关键。在素质培养中出现的“成人”与“成才”的矛盾,是由于人们在教育价值选择上的“两难”思维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左右摇摆。实际上,以人为中心,以知识和社会为两翼,人才能站立得稳,人才能飞得高。
2.根据素质培养目标,设计素质培养方案
素质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在制定素质培养方案时,要围绕素质培养目标设置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为了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突出可选择性与开放性。在设计才培养方案时,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同时,逐步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与最喜欢的教师。
3.合理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从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知识进入高校课程,促进了高校的现代化转型,但同时开始了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抢占课程地盘的斗争。因此,以克服人文危机为主要任务的课程改革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使政治论和认识论哲学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统一。为此,高校既应重视通识教育,又应重视专业教育。合理认识结构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合理的知识结构对人的积极影响。[9]高校既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又要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也要学会做事;既满足个体的社会化,又满足社会的个体化。
(二)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计素质教育教学过程
大学的本性是一个求真、求自由的学术机构,是一个以大学问培育“大写的人”的文化组织。高校只有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才能把握教学的尺度与分寸,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人的课程,重视教学过程的为人性
高校在人才素质培养理念上,要合理处理个人、学科与社会的关系,合理处理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基础与兴趣,确定教学的内容、教学的难度、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必须要考虑这些“知识与技能”是否是学生喜欢并能够学习的?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与技能”时会形成什么样的情感与态度?学生的学习机制是什么?以什么样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这些“知识与技能”更能适合学生的学习[10]?如此,方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对学生个体潜能的开发。
2.课程的内容与难度要适合学生
(1)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生水平
在高校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中,选择什么样的教科书很重要,需要考虑学生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并增加可读性与趣味性。选择了教科书以后,还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与更新。一方面,由于讲授的对象不同,学生的基础与兴趣不一样,为了使教材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应对教材做一定取舍;另一方面,由于教材的出版与发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在网络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与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已经出版出来的教材内容并不完全代表最新的研究成果,还需要随时进行更新与添加,具体有以下三个原则。
①教材的选择原则:自由教育重视经典,专业教育紧跟前沿。高等教育不仅要追随和适应社会发展,还要引领社会发展。为此,高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如果高校采用的专业教材陈旧,落后于时代,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将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更谈不上引领社会前进。
②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教科书的系列性和强逻辑性很强,它具有某种内在逻辑法则。它以系列和群体的形式引领读者往更深、更高、更广的境界一步一步前行。在确定课程的开设时间时,要考虑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尤其是理工科课程和一些应用性课程。
③课程内容难度原则: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不宜过难也不宜过易,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www.xing528.com)
(2)课程的难度要适合学生
课程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人的主要途径,也是把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结果的环节或中介,同时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构建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活动的系统。无论是从教育理论的论述中,还是从教育现实的实践中,我们都可以窥视出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人们形象地把课程称作是教育的“心脏”,这主要是因为课程关涉着教育的质量、人才的培养、社会的进步。一般来讲,当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较高时,课程能顺利地完成其固有的使命,而当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较低时,课程根本无法顺利地完成其固有的使命,将会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此外,高校在课程学习难度上,应该设置可选择性,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难度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学得愉快,又能在挑战自己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3.教学方法与手段要适合学生
教育目标的“正确性”并不能确保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合理性”,教育目标不能靠教育内容的随意“组装”来实现。“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从教育实践角度看,高校教育目标不仅包括“学生最需要学什么”(学生)、“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知识)等哲学议题,还体现为学术共同体内外不同教育价值观的冲突和协调。
(1)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
高校要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转变观念,由听话教学改为对话教学,由一人独白改为师生对话,由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由“独唱”式到“KTV”式,引导学生群体参与。积极采用参与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理论联系实践,尊重学生差异。
不要把所有学生当作一个学生看待,即不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抽象的人来看待,在参与方法上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性,积极研究个别对待与有效教学方法的问题。学生逃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逃避无效课堂的表现。学问,既“学”又“问”,“学”了要“问”,要敢于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求证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应该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一种表演智力的因循性活动。
(2)教学手段要适合学生
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广泛开展起来。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得不够,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导致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较差。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结果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其主要表现是:有的教师制作的课件全是文字板书,形式单调,而且,对教材内容没有进行合理取舍;有的过于简短,仅是抄袭教材上的各章节标题,连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难点都没有提炼出来;有的过于冗长,连篇累牍,几乎是讲义的翻版,教师讲课基本上是照着课件上的文字照本宣科。而且,有的课件文字部分序号混乱,没有体现层次关系;有的课件文字的字号设置太小,文字颜色与底色对比不明显,导致坐在教室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不知所云。很多课件没有根据本节课教学目的的需要,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与录像等有机结合起来,更有甚者,有的理科课程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题或推理题,没有设计运算或推理过程,而是直接用课件打出运算或推理结果,这种做法大大削弱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变负绩效为正绩效。尤其是要避免用课件代替学生思考,防止省略推理过程,直接打出计算结果,要满足开发学生心智的需要。
(三)既有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实用技能的训练
1.科学精神、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并重
高校在素质培养中,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并重的原则。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是人类在探索世界和发现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是人类文化的同体两面,它们既让我们认识了“物性”,又使我们认识了人性。这两种精神在个体人格中凝聚成为人的综合素质中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高等教育应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结合,是实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2.推进多种途径的育人素质培养方式
首先,虽然高等教育还不能达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携手并进的程度,但如果这两者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相互结合的水平,我们可能会发现两者都对实现素质培养目标是有所裨益的。通过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学生们既从实际工作经验中学习,又从学术课业中学习;既从课外兴趣活动中学习,又从学术课程本身中学习。其次,在高等教育中,高校应开设显性课程(包括理论课、实验实训课等)、隐性课程(包括校园文化与环境、课外活动等),不仅如此,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还应积极创设各种主题活动,以增加课外研究性学习与创新型实验活动等方式来达到对素质教育教学的落实。
3.加强第二课堂教学
以大学阶段为例,学生起码应有一半时间在课外,忽略或轻视课外教育,也就让大学生丧失了一半的教育机会。因此,组织好、利用好课外教育环节,是高校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从我国实际来看,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是几种主要的形式。从职责分工看,课内教育更多由任课教师主导,班集体建设等课外教育更多由班主任和学生工作系统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