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带来的设计方法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2D设计转向3D设计;从线条绘图转向构件布置;从单纯几何表现转向全信息模型集成;从各工种单独完成项目转向各工种协同完成项目;从离散的分步设计转向基于同一模型的全过程整体设计;从单一设计交付转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支持。BIM带来的是强烈的技术冲击,BIM技术与协同设计技术将成为互相依赖、密不可分的整体。协同是BIM的核心概念,同一构件元素,只需输入一次,各工种便可共享元素数据,并于不同的专业角度操作该构件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BIM技术将为未来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BIM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也是新的工作流以及新的行业惯例。
尽管3D是BIM设计的基础,但不是其全部。通过进一步将非几何信息集成到3D构件中,如材料特征、物理特征、力学参数、设计属性、价格参数、厂商信息等,使得建筑构件成为智能实体,3D模型升级为BIM模型。BIM模型可以通过图形运算并考虑专业出图规则自动获得2D图纸,并可以提取出其他文档,如工程量统计等;还可以将模型用于建筑能耗分析、日照分析、结构分析、照明分析、声学分析、客流分析等诸多方面。
从我国的项目阶段来看,BIM应用的侧重点不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概念阶段:项目选址模拟分析、可视化展示等。
(2)勘察测绘阶段:地形测绘与可视化模拟、地质参数化分析与方案设计等。
(3)项目设计阶段:参数化设计、日照能耗分析、交通线规划、管线优化、结构分析、风向分析、环境分析等。
(4)招标投标阶段:造价分析、绿色节能、方案展示、漫游模拟等。(www.xing528.com)
(5)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模拟、方案优化、施工安全、进度控制、实时反馈、工程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场地布局规划、建筑垃圾处理等。
(6)项目运营阶段:智能建筑设施、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智慧城市、云平台存储等。
(7)项目维护阶段:3D点云、维修检测、清理修整、火灾逃生模拟等。
(8)项目更新阶段:方案优化、结构分析、成品展示等。
(9)项目拆除阶段:爆破模拟、废弃物处理、环境绿化、废弃运输处理等。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规模日益扩大,结构形式愈加复杂,尤其是超大型工程项目层出不穷,使企业和项目都面临巨大的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这迫切需要应用BIM技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和各专业系统间的信息断层问题,全面提高设计水平、施工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效果,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化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