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洞口坡体的保护
在不稳定坡体中,隧道洞口施工不宜直接劈坡进洞,宜保护山坡、先修建洞门,然后采用在明洞内暗洞施工、小型爆破进洞的环保施工。
2.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的保护可采用以下措施:
(1)浅埋隧道施工,为防止开挖施工引起地表水漏失和地层下陷,可结合地下水位涨落及水力坡度的变化情况,对地面下沉与掘进及衬砌衔接的关系进行观测,可采取超前支护方法,实施预注浆,对洞身围岩进行加固。
(2)当隧道穿过与地表水连通的破碎带时,为防止突发性的泥石漏入或漏失地表水,可根据探水孔流出的水量和水压变化,采取洞内超前帷幕注浆,以加固破碎带和封堵水路。
(3)如预计隧道会与地下径流相遇,应及早采取拦堵截等保水措施,以减少水源高程损失。如一旦形成水资源经隧道漏失,可利用地形、地质等有利条件设置蓄水池,将未经污染的水流经沟、槽或专设管路提升,引入蓄水池供给用户。
3.对污水的防治措施
对污水的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1)施工时隧道洞内涌水量大的出水点,采用截水管直接排出洞外,避免与洞内施工污水汇合外排,可减少污水处理量,并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实施工用水。
(2)利用洞外自然沟壑地形,设置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的水质要符合接纳水体相应的排放标准,并注意排放过程不应选在田地、坡脚,以免产生水毁现象。
(3)隧道工程材料选用应注意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危害的材料。尽量选用毒性小、污染小的注浆材料,尽量减少配制浆液过程的撒漏和注浆过程浆液漏失,对进入排水系统中的有害物质作净化处理,避免浆液流入地面水系和人畜用水水源。
4.对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
对粉尘污染的防治措施如下:
(1)施工中改进爆破方法,采用松动爆破、无声振动等技术。炮眼钻孔严禁干孔施钻。
(3)搅拌场、弃渣区设隔尘隔声的隔离设施。
(4)绿化洞口附近的荒山与荒地,充分利用植被的天然吸尘作用。
5.施工降噪
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施工噪声:
(1)施工中选择低噪声设备型号机械进场施工。噪声大的机械设备远离居民点或施工人员住地布设。合理安排机械作业,减少同时作业的机械台数,对产生噪声大的作业,不安排在夜间或节假日。隧道施工时在洞内对机械施工(如空气压缩机、混凝土搅拌机、送风机等),应加设隔音罩、隔音墙等设施。(www.xing528.com)
(2)在爆破方面规定放炮时间,增设隔音门。采取特殊爆破方式,同时进行周密的爆破管理。
6.对施工振动的防治措施
(1)将搅拌机、球磨机、空压机、碎石机等的基础埋入地下,并铺设砂石垫层以减轻振动影响。
(2)当隧道通过对振动有严格要求的结构物或地区时,采用低振动的爆破方法,通过试验,选择炸药品种,调整用药量,减少一次齐发的爆破药量,以期达到减小爆破振动的目的。必要时可采取掘进机施工,以减小振动。
7.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措施
(1)有瓦斯溢出的隧道施工,应采用防爆型机具设备,加强施工通风,采用多种方法监测隧道内瓦斯含量,使其达到规定标准。
(2)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与弃渣应置放于远离人群活动或居住的地方。弃渣应以高密度物质的材料封闭,或在弃渣上以黏土、水泥等覆盖,或种植树木让其自然衰变。
8.植被的保护
树木、草皮等植被不但能固着表土、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还有涵养水源、保留土壤肥力、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效。隧道施工开挖容易引起植被破坏,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
(1)隧道设计和施工人员应了解当地珍贵物种的分布,以便遇到这类物种时可以及时主动采取保护措施。
(2)施工便道、施工工棚及作业场地应尽量顺应地形布设,保护植被,少占耕地、果园,多利用荒坡、荒地、滩涂等荒芜土地。
(3)隧道主洞及辅助坑道洞口应尽量减小开挖面,对必须开挖的坡面应采用适宜的植被绿化。
(4)隧道工程竣工后应修整、恢复受到破坏的植被。
9.隧道附近自然环境的保护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特长、超长隧道需要设置竖井、斜井等辅助通道,需开辟专门的施工通道,设置专门的施工场地。这样就可能改变土地形状,改变河道,改变植被,加之设置构造物以及开采材料等影响,破坏了原有自然环境,要探讨自然环境的复原、修饰与绿化等的措施及方案。
(1)施工便道、施工场地的设置应避免大填大挖、破坏环境。
(2)隧道施工开挖的废渣一方面可以作为路基填方加以利用;另一方面隧道废渣中的硬质岩石经破碎后,可用作路基填料。若隧道废渣无法利用,应尽量利用施工便道运至指定地点弃渣。
(3)选择、规划弃渣场地,应按国家土地利用的基本政策,尽量占用荒地,少占耕地,控制侵占良田,尽可能少地改变原有的自然环境。
(4)施工弃渣应顺应山体填埋,避免设置在平坦开垦地上,并严禁向河谷倾倒弃渣,应在掌握河流特性,经弃渣设计后,分层碾压弃渣,并确保能防止本岸、彼岸与下游出现各种水害;弃渣体积不得超出弃渣场地的设计容量,超出时应另外选择弃渣场。
(5)为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应加强弃渣场地排水设计。弃渣场地形状应适应地形、自然灵活,当利用荒坡弃渣时,弃渣后形成的高填方边坡的坡度不应大于1∶1.5,并且应设置坡脚挡土墙,以防地表径流冲刷和减少弃渣场占地面积;弃渣后形成的高填方边坡应进行表面防护,如种植表面植被等。利用凹地弃渣后形成的坡面应与周围地形协调一致,并进行植被或回填复耕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