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设计是相对于室内设计而言的以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外部空间为对象的艺术设计,室外色彩设计要根据室外对象的特色、用途、地区决定要采用的色彩。室外色彩设计包括两个层面的运用:一是自然本身色彩现象的利用,二是为美化环境而进行的人为色彩的营造。
(一)自然本身色彩现象的利用
自然色彩是指在自然界中生成的色彩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色彩形态。自然本身色彩现象在室外色彩设计中的利用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特定的室外自然空间环境的色彩现象与人为创造因素的和谐融合。设计中通过合适的人为手段有效地调动客观自然中的色彩现象,使之与人为的创造因素达到天衣无缝的连接(图8-12)。另一种是借助自然色彩的启发,创造室外设计的色彩形式(图8-13、图8-14)。纯粹的自然色彩是帮助我们建立敏锐色彩感觉能力的直接对象,但是,对于这种感性色彩审美判断能力的加强,离不开色彩心理感应的参与。自然状态下的色彩在给予我们心理功能的作用时所反映出来的色彩视感印象,最终成为一种引导我们借以阐发某种相同感应的艺术因素。例如,自然状态下的火山爆发的色彩印象就可以诱导我们设计一件以热烈场面或火热情感为内容的作品。
室外设计中自然本身色彩现象的利用并非是纯粹自然色彩的真实呈现,确切地说应该称为“第二自然”或“人造自然”。在具体表现上也并非是完全具象的自然色彩而是用自然的特征作为色彩的界域,让自然中物象的丰富色彩结构处于独特的形态之中,使人们产生出奇异的联想。
图8-12 流水别墅
· 图8-12:1963年建于宾夕法尼亚兹斯堡郊区,设计者考夫曼,故又称考夫曼住宅。流水别墅共三层,面积约为380平方米。每一层都如同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托盘,支撑在墙和柱墩之间,一边与山石连接,另外几边悬伸在空中,各层托盘大小和形状都不相同,向不同方向伸入周围山林环境。总体上以几道横向栏墙与几条竖向石墙形成横竖交错的构图,栏墙鲜亮光洁,石墙粗犷幽暗,水平与垂直的对比添上颜色与质感的对比,再加上光影的变化,使整座建筑显得既沉稳厚重又轻盈飞逸。整个建筑悬在溪流和小瀑布之上,别墅最成功之处就是以一种疏密有致、有虚有实的体形与大自然互相渗透,汇成一体,互相衬映,相得益彰。
图8-13 巴特罗公寓
图8-14 巴特罗公寓局部
· 图8-13、图8-14:巴特罗公寓,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由西班牙建筑师高迪设计。这座公寓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共有6层。造型没有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状,它的外墙全部是由蓝色和绿色的陶瓷装饰的,一种奇诡的颜色组合,远望去颇像 “一片宁静的湖水”。一层层往上走,离顶层越近,瓷砖的颜色越深,从浅蓝到深蓝,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的改变,楼梯一侧水纹样的玻璃映着墙壁的蓝色,使房子看起来又像是在海中一样。而且,一层层往上看, 会发现建筑各层的门、窗、楼梯的造型都各有不同,甚至墙面都会配合门窗的造型进行选材和设计,运用充满了趣味性。
(二)人为色彩在室外色彩设计中的应用(www.xing528.com)
室外空间环境的人为因素是相当丰富的,为使色彩在这个空间环境中获得最佳的视觉效果,必须随时对各种人为的色彩因素进行恰当的调配,甚至可以用改造的方式对室外环境进行新的色彩方案的实施。例如,原有的特定空间环境中的色彩过于沉闷,就可以通过新的色彩设计方案来调节或激活。具体地说,就是为原有的空间环境设置富于质感的装饰元素或者别的艺术品进行空间环境色彩的视觉转换。这种人为的色彩设计方案的改变对于室外环境的色彩设计能够增添可变的特征,类似于这类色彩设计的方案有很多(图8-15~图8-18)。
图8-15 奥地利儿童保育中心
图8-16 奥地利儿童保育中心局部
· 图8-15、图8-16:“儿童保育中心”是一座小学和幼儿园一体的学校。白色的建筑外立面上设计了几何形的窗户和框架方盒,这种动感的设计元素与色彩大胆的校园步道形成对比。像素化的立面将有趣的色彩与特殊功能的空间结合,圆形长凳专门根据儿童尺度设计,分散布置在校园周围,与活跃的环境氛围相对比。
图8-17 上海世博园土耳其馆
图8-18 上海世博园拉脱维亚馆
· 图8-17:土耳其馆:由两层外墙包裹,红色的镂空外墙,米色的墙体,饰以古老壁画和岩画图案,灵感来自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定居点之一——安纳托利亚的“叉形山”。
· 图8-18:拉脱维亚馆:外墙以森林、海洋、陆地、天空、风等为设计元素,由10万个彩色透明的塑料盘组成,微风拂过,塑料盘在空中随风摇曳、闪闪发光。展馆入口是一个向上的螺旋形楼梯,寓意人类生生不息的发展。
自然色彩与人为色彩的运用在室外色彩设计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色彩依据自然色彩而选择,自然色彩映衬人为色彩而呈现出本真的色彩美感。作为设计师应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即色彩的设计总是以环境的和谐以及能够体现时代的审美特征为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