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白玉山峨嵋寺,是一处古寺,在寺院附近的一处名叫八佛洼的山谷里,大概是为了躲避战乱,不知何时有虔诚的佛教信徒于山洞中秘密埋藏了一批罗汉群像。它们于民国初年被发现,很快成为震惊世人的文明胜迹。
这批罗汉是彩陶质地,艺术家们完美地继承了唐三彩的技术,以泥塑造它们的形象,加以绘彩,再入窑烧制。它们的形体比真人略大一些,釉色精纯,神采动人,说明艺术家们不但掌握了塑造技巧,还掌握了釉色配方,掌握了烧制火候的熟练经验。这项工程无疑是极为艰巨的。艺术家们需要怎样的虔诚心境、献身精神,才能把这批无比精致的罗汉烧制出来!
首先,是这批罗汉面貌的生动逼真。说它们是现代精通人体解剖的艺术家的杰作,决不会有人怀疑。它们的体态合乎比例,身上的肌肉骨骼历历可辨,连身披的袈裟也随着人体而起伏。它们身上只有耳朵显得夸张,为表现佛教独有的特征,才把耳朵拉长,但也不会引起观者的不满,因为它们的脸太真实了。艺术家选用褐、绿、黄、红的釉色给它们上彩,以褐色为肌肤,深红、深绿和褐黄色为袈裟的颜色,获得沉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的体现,用“传神写照”“出神入化”等形容词来赞美都是不够的。(图234)
图234 罗汉坐像。辽,三彩陶质,高104.7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罗汉们或带着一丝微笑,又带着一丝对世人的怜悯,它们或沉入深邃思虑之中,微仰着头,紧锁眉峰;或眉宇松弛,目光远眺,心思深远;或把头转向一边,闪射出锐利的目光。它们是实有的人,但又是充满睿智和力量的。它们要自己从纷纭污浊的尘世的纷争中觉悟,然后还要解救世人,以获得功德。无疑,它们身上有崇高的思想、智慧的禅思,体现了禅家《六祖坛经》“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禅理。面对罗汉们的博大胸怀,不禁使人联想起玄中寺罗汉包罗宇宙、撑持天地的大智慧偈语:“息心而住,遇缘而飞。住无所住,飞不忘归!”
作为雕像作品,要表现人物内心的思想是困难的。西方美学家莱辛的美学名著《拉奥孔》就认为,诗和绘画、雕塑的区别在于:诗是用文字作连续性的描绘,而美术只能选取典型的某一个画面来表现。雕塑和绘画相比,又只能选取单纯的人体形象、一瞬间的动态,以此折射出震撼人心的心绪。西方雕塑名作如古希腊的《拉奥孔》、罗丹的《思想者》都是如此。(www.xing528.com)
易县罗汉群像也正是靠着人本身来表现情绪的。蹙眉、扭头、盘膝而坐、微笑等姿势,都传达出它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看南宋法常画的《罗汉图》:为了衬托罗汉的心灵,在画面上布置了倒悬的山石森森指向罗汉,膝下还有盘绕的毒蛇,画面因此充满了激动不安的气氛。而这些单个的罗汉像虽不像绘画中那样有龙蛇和怪石衬托,但也能使我们感受到罗汉心灵中奋发的锐气。纵使狂风暴雨袭击,纵使毒蛇在膝下盘绕,也仍然无法阻止罗汉的开悟。那凸起的身姿、紧锁的眉峰、凹凸的面部肌肉、胸锁乳突肌,那袈裟的线条,仿佛都能使人感到它们辽远的、为人类归宿而焦灼的情怀;它们为圆融智慧而喜悦、为人间苦难而悲伤的胸襟,处处涌动着艺术的元气,和梁楷所画的《六祖撕经图》《六祖截竹图》的粗犷写意的笔触也有相同之处。
图235 易县罗汉头像
比起罗丹的《思想者》来,这些罗汉塑造的年代更早,更有深厚的内涵。梁思成先生曾评价说:“其貌皆似真容,其衣褶亦甚写实……或容态雍容……或蹙眉作恳切状,要之皆各有个性,不徒为空泛虚渺之神像。其妙肖可与罗马造像比。皆由对于平时神情精细观察造成之肖像也。”(图235)
易县罗汉像是中华艺术的无价瑰宝。偷窃、盗卖这样的瑰宝,应该是怎样的罪过啊!可恨的是,它们被发现之后不久,就有外国的文物贩子闻风而来,将它们贩卖出国,使得它们沦落异国他乡。但这也不能完全问责于这些外国人。一些贪婪愚昧的中国奸商、官员和村民,不但不为国护宝,反而参与了这些贩卖国宝的不光彩勾当。德国汉学家贝尔契司基,在1912年买到一尊罗汉像。当他得知罗汉的出土地点之后,就赶往易县白玉山一带侦探,当地山民告诉他,在他们偷运罗汉出山的过程中,有至少三尊罗汉被摔破。而地方官员们得知此事后,一边假惺惺下令禁止倒卖古物,一边暗示贝尔契司基——已经被县衙门收缴的两尊罗汉像正待价而沽。最后,这两尊罗汉中的一尊辗转入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另一尊不知所终……
千年安居的罗汉被劫持出山洞后,有的在深山之中的崎岖山路上被摔得粉碎。易县罗汉被盗运出国后,成为欧美国家争相珍藏的瑰宝,成为衡量博物馆收藏艺术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其中,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尊,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藏有一尊,法国巴黎吉美亚洲艺术馆有一尊,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二尊,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有一尊(残),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有一尊(头部补塑),美国堪萨斯的纳尔逊艺术馆有一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物馆有一尊,而德国柏林东亚艺术馆的一尊,已被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