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真人写生的雕塑肖像艺术很是流行。隋末唐初的韩伯通就善于塑像,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特意记下他“善塑像”。长安大云寺塔人称三绝塔,内有名家画迹,以及他的塑像。唐代名僧道宣坐化时唐高宗专门命令为他塑像留念。《长安志》记载,宋法智、吴智敏、安生等人都是塑造妙手,长于传神;著名雕塑家杨惠之也善于塑肖像。
隋唐的肖像雕塑记载虽多,可惜保留至今的肖像原作实在很少。较可靠的如四川皇泽寺女皇武则天的肖像、五台山佛光寺愿诚法师、宁公遇的肖像,敦煌高僧洪辩像以及第443窟、第137窟的两座高僧塑像,其中以洪辩像尤为珍贵。
洪辩是晚唐敦煌的一位著名高僧,俗姓吴,当时民间称他为吴和尚。由于他修行高深,拥护中央皇朝,深受爱戴,被任命为僧统。他主持开凿了敦煌石窟中的七佛堂(第365窟)、吴和尚窟(第16窟)。弟子们为了纪念他,就在第365窟、第16窟附近开凿了第137窟,作为供奉这位师尊的影堂。所以第137窟的规模不大,仅有二十平米许,只能放一尊他的塑像而已。可是这座小小石窟却和敦煌重大的事件——藏经连在一起。大约是在北宋年间,有人把他的塑像移到另一处,而在第137窟内又开凿了一处小窟(后被命名为第17窟),储藏了大批经卷、绢画、文书等。1900年,这座小窟由道士王圆箓发现,震惊了世界,从此这第137窟也就被称为藏经洞了。(图212)
图212 第137窟中的第17窟(www.xing528.com)
1900年,当王道士发现藏经洞的秘密时,洞里并没有洪辩的塑像,只有一座禅床和壁画,还有一块记载洪辩生平的石碑。但是在禅床之上,应该放置一座塑像才对。那么洪辩塑像到哪里去了呢?1965年,敦煌专家们把目光投在第16窟北侧一个小小的第362窟上。这个窟里放着一尊高僧的像,头部直抵到窟顶,显得很不协调。把这尊塑像移到藏经洞内的禅床上,则无论大小比例、相对的位置以及和壁画的结合等,都是协调的。无疑,它就是洪辩的塑像了。在塑像的背后,还发现有一处泥封,打开泥封,里边是一个绢布袋子,盛着骨灰,说明塑像应是他生前所塑造,待他圆寂后再把骨灰封入,所以他的神态被塑造得极为逼真。但见它盘膝而坐,身穿通肩的水田袈裟,袈裟紧裹身体,隐约呈现身体各部位的结构,十分逼真。头部被着力塑造,头顶骨隆起,肌肉骨骼无不写实,连眼角鱼尾纹也清晰可辨。它的眉宇间带着几分矜持、庄严,符合他的身份。(图213)
图213 洪辩塑像
洪辩像背后画着壁画,正中是两株枝繁叶茂的菩提树,主像一侧画着一位手持凤纹团扇的比丘尼;一侧画着一手持杖、一手捧巾的近侍女,它是供奉高僧的女侍。感谢千年前不知名的艺术家,他使今人能在千年之后还可见到这位高僧的真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