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工作室思维框架有助于课程规划。它能够帮助老师发展和完善教学目标,将他们的教学目标和国家和州立标准相结合,诊断解决课程问题并选择有针对性的资源强化学习单元。
发展和完善教学目标。工作室思维习惯不仅可以与非艺术学科的州立共同标准无缝衔接,也能够与视觉和表演艺术的州立和国家标准相结合。例如,在2011年波士顿全市通用的视觉艺术标准中,6~8年级的标准要求在二维平面中画出立体感。除了技艺习惯外(使用艺术材料创作出作品),这个目标要求学生关注认识艺术世界(欣赏他人的作品)、观察(仔细观察要展现的场景)、想象(弄清楚如何将三维世界在平面上展示出来并保留其三维的面貌)。此框架也可以保证年级内和各个年级之间的连贯性:尽管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学生学习的艺术技法、媒介、工具和环境一直在改变,但这八种思维习惯却始终不变。老师可以借助该框架决定在什么环境下强调哪些习惯的学习。
老师经常会根据课程目标确定重点习惯群,然后用它说明教学内容。例如,麻艺的一名职前教师费思·约翰逊,在一所高中的多媒介雕塑课上,她设定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和他人谈论自己的艺术创作。她根据以下这几个习惯设定了该目标:反思(针对你对艺术的想法进行提问和解答;对看到的艺术特征进行评估)、观察(从不同的角度长时间观察你的作品,看到所有呈现的东西)以及认识艺术世界(思考你的作品和其他艺术家的相关作品的不同和相通之处)。
诊断并解决课程问题。杰米·奈特是加州伯克利市伯克利高中的一名视觉艺术老师,他教的班级有35名学生,而这些学生对艺术课都不太感兴趣。杰米曾让他们为一幅麻胶版画(linoleum block print)选择一个主题,但他们却表现得非常缺乏想象力——只是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诸如崔弟鸟和海绵宝宝的流行文化形象,这让他感到很受挫。他和洛伊丝·赫特兰一起用工作室思维习惯诊断出问题所在。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把想象这一点给学生阐述清楚,所以学生就跳过了这一环节。在下一次的“自传容器”课题中,他加入了一些具体的头脑风暴活动鼓励学生进行想象(例如,在一个纸质午餐袋的外面写上一些描述公众自我的词汇,里面则是一些个体自我的词汇)。课题最后的成果与上一次明显不同——更加多样化、更有个性并在技艺上更加突出。工作室思维习惯帮助杰米确定了问题所在并完善了课程,并直接针对问题提供解决方法。(www.xing528.com)
资源选择。此框架也能够帮助老师在教授某些工作室习惯时选择辅助资源。例如,艺术家格温德琳曾在其“医生审美”课题中,用诸如绷带、石膏和肤色调的钢板等医学材料制作了一双像矫形架的时装鞋。在麻艺教授时尚和纤维布料这一预实习课程时,玛丽·史密斯认为这位艺术家的作品的图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与探索(这些材料是做鞋子的新奇材料),表现(这些图像传达出关注女性健康的社会信息)以及认识艺术世界(当代艺术世界用幽默和并置对比进行沟通)习惯。
同样,Art21收录了大量著名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中谈论自己的创作和创作过程的影像资料,一位老师要是想从中选出一些与某一课程主题相符的资源,可能会觉得无从下手。透过工作室思维习惯观看这些影像资料能够让老师看到多种媒介和实践之间的联系,如此以来,他们就能够有效地围绕一个主题策划课堂教学(杰西卡·哈姆林和乔·富萨罗在Art21教育工作者项目中用到的术语)并跳出模仿某一艺术家的工艺流程或材料使用的任务模式。洛伊丝·赫特兰挑选了一些Art21上的视频(在YouTube上找到的、针对某一想法的1~4分钟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在她的预实习教学课上学习教育学的重点。她把这些视频发布在Moodle site这个网站上供学生观看,并附上诸如以下的解说,明确指出某一习惯出现的地方。
这个视频片段展现了一位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对刺绣工艺的探讨。杰西卡·兰金(Jessica Rankin)传达意义的灵感来源于文字(反思:提问和解答;想象和认识艺术世界——她的艺术世界包括文学和诗歌),她也借此传达意义(表现),刺绣是她的媒介(技艺拓展:技法)。在这个视频中,大家可以看到她的开放工作室,很漂亮的工作室,墙面上有还未完成的大型刺绣,这可以展现出她在工作室实务方面的安排(技艺拓展:工作室实务)。噢,她有一段有关投入的精彩描述,你们怎么看?刺绣显然是要求艺术家“投入和坚持”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她谈到捕捉这一瞬间,就是眼前这一瞬间时,你可以看到这个思想对她的重要性,这也是语言、时间、生存、思维感知/感觉中让她着迷、让她困惑的东西。所以在跟学生谈论投入对坚持的重要性时,这个片段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可以用它推动此类对话——投入是促使我们坚持(意向)的源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