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拓展技法。展览的四个阶段:策展、布展、公开和撤展都离不开技艺拓展:技法的支撑。悬挂技法可以说是传统美术馆展览所独有的技法。作品的悬挂技法包括装裱好作品以确保挂在墙上或放在底座上时,作品不会损坏;根据已确定的标准决定每件作品的放置;按照同等的高度把展品牢固地固定在墙上,并确保作品的悬挂方式不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在悬挂时会用到大量的各种手动和电动工具,包括钻头、锤子、钳子、钢丝钳、各种五金附件、打磨机、水平仪、卷尺、油灰、油灰刀、油漆滚筒和油漆刷,还有用来做硬边油漆线、隐藏电绳或界定区域的胶带,梯子以及倒挂的方块地毯和/或用来移动沉重的墙体和底座的台车。线上展览也同样需要注意展览空间相关的技术要求(例如,材料上传协议、不同浏览器和不同尺寸屏幕的展览效果的测试程序)。
技艺拓展:工作室实务。在布展时,展览空间变为一间美工作品陈列室。因此技艺拓展:工作室实务就要发挥效力——工具的摆放要做到易找易得,所有东西的摆放要井井有条,钉子要确保够用,电钻电量要充足,离开时展览空间要干净整洁并重新粉刷、清扫、布置,以备用下次展览使用。线上的展览也面临同样的维护问题,例如整理数字文件并保持命名规范一致。
投入和坚持:投入。在参与面向公众的工作时,无论是实体展览还是线上展览,学生都会具备很高的投入度。艺术馆或网站的展览赋予学生一种庄重感和使命感,能够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展览工作中,以确保每件作品都得以完美的展示。这种专注度有助于学生达到布展对细节的要求。
投入和坚持:坚持。因为展览是一场面向公众的展示,所以学生都会动力十足,力争做到最好。这里没有捷径可走。所有展出的东西都是有意义的,因此美术馆的墙壁上除非有意为之,不能留下指印。标签上的字体必须和展品的风格保持一致,标签要贴正,标识或文本要和图片相得益彰。坚持在展览中至关重要。在这四个阶段,学生要工作很长时间。例如,在麻艺的周六工作室课上,实习教师用两个半小时结课后已经是中午,他们整个周六下午一直到晚上都在陈列学生的作品。如果陈列的不到位,他们还要把作品撤下重新布置陈列。例如,一名实习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挂成菱形,但菱形和作品的意义没有任何关联,因此观众观看时注意力会分散,看出这个问题之后,他立即重新布置悬挂,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反复试挂。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做到这种坚持。
想象。无论是举办线上展览还是实体展览,一名学生、一组学生或老师和学生必须一起策展,想出一个方案并将构想传达给其他人。尽管展览计划经常会随着布展的展开而更改,但展览通常以构想开始,并逐渐演变为最后的形式。正因为如此,在有很多人参与布展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应同时在场,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及时应对他人新做出的决定。
展览空间布置好以后,策展人要不断地想象这场展览在观众眼中的样子。传统的美术馆展览要考虑是否需设置临时墙面或隔板,考虑墙体、底座或隔板的摆放位置,考虑哪些展品能够吸引观众走进展览,哪些展品应该彼此靠近或分散开,展览的标题应该放在哪,展品挂在天花板上或墙角的视觉效果,标识和标签应如何摆放才能和展品相映生辉而不是争夺观众的注意力。线上的展览也要做出类似的决定:是否按照标准的主题或样板决定组织方式?艺术家是否要设计自己的网页?文本和图片如何相互关联?如何在同一网页介绍展览空间?是用位于顶部、底部还是边侧的方框?尺寸不同的屏幕的展览效果如何?
表现。展览传达意义的方式与艺术作品传达意义的方式相似,只是展览涉及大量的作品,就像是一篇文章中的段落或一本书中的章节——所以规模更大。在展览中,意义通过选择的作品和作品的摆放得以传达,而展览的主题和风格决定作品的选择和摆放。就像博物馆和美术馆中的策展人一样,学生要选择参展的作品,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学习密切注意作品的表现内容,选择的每个作品要能够促进整个主题的传达。艺术家弗雷德·威尔逊(Fred Wilson)就将这个方法应用到了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这个方法源自他在自己的展览中加入博物馆收藏的作品以突出他希望引发观众思考的想法。在2002年举办的斯基德莫尔学院唐氏博物馆的回顾展上,他将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一幅立体主义的裸体女性油画,与一座由四个穿戴整齐、衣着像博物馆保安的无头黑人男性人体模特雕塑并列放置——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凸显博物馆界对女性和非裔美国人的态度。
学生在学习围绕主题策展时,表现习惯也会得以发展。如果展览是围绕主题进行,学生选择的作品必须能够表现出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第4章和本章后面的叙述是与主题相关的实例。(www.xing528.com)
如何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揭示学习过程是当前教育者研究的一个主题——这其实是受意大利瑞吉欧·艾米利亚幼儿园(Reggio Emilia preschools)的做法的启发。通过建立学习档案揭示学习过程——这一艺术性的做法已在这所学校得到了完善(Project Zero &Reggio Children,2001)。通过选出那些能够展示出随时间而改变的作品和/或加入关于创作进展的书面反思或转录的口头评论,呈现艺术创作背后的思想历程。因此,学习过程展示与传统的美术馆展览的目标并不相同。学习过程展旨在揭露学习过程,这一目标颠覆了传统美术馆展中文本和图片的相对关系:在传统的展览中,文本是为图画服务的;而学习过程展示的一个通病就是展示中的文字叙述太多,少有观众会读完,除非老师特意交代视觉设计的简洁性,文本一般会凌驾于美感之上。只要察觉到这一点,就更容易对展览做出改进,使其更容易为观众理解,因为大多数的观众不会花很长的时间站在展品前读冗长的文本。
观察。在学生在策展阶段选择参展作品时,无论是自己的作品还是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不管是实体展览还是虚拟展览,观察习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观看所有作品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对在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而言,通常的做法是把所有作品平摊在地面上,认真查看,然后选出那些最能够代表艺术家和展览主题的作品。这种筛选方法需要细致的观察,其中并无秘诀可言。负责策展的学生必须要认真观察作品或成组的作品,才能选出“相匹配”的作品——也许因为它们具有相似性,或者因为它们共同构建了一种想要传达的意义或形成了对比。整个展览必须保持视觉上和思维上的一致性,所以学生必须认真察看,直到他们认为所有部分都能够相互联系起来。布展阶段也需要观察以保证作品悬挂整齐,作品上下左右都留有设定的空间。虚拟展览也需要用到类似的观察习惯。负责策展的学生也要注意到会出现的“漏网之鱼”的情况,所以他们通过征求他人的意见,或者通过查看网页上的格式用水平仪或尺子进行检查。
反思:提问和解答。无论是在招待会上站在一旁谈论他们的作品、写创作自述、在线上论坛对自己或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做出回应、在美术馆谈话或正式答辩中向观众介绍作品,学生都需要用语言正式地和/或即席地向观众、评审人员或评论家解释自己的作品、创作过程或思想。正因为如此,学生在举办或讨论线上或实体展览时会使用并发展提问和解答的习惯。
反思:评价。学生根据评价倾向选择参展作品。他们必须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并从中选出最好的、最值得展出的作品。他们也要从个体和整体对作品的展示效果进行评估:美术馆的展品是否悬挂整齐?重改的尺寸是否适合网展?标签和说明文字是否语句通顺、准确无误?艺术家的创作自述和信息文本的摆放是否便于观众阅读?它们会加强还是分散视觉效果?展览布置是否连贯?整体是否让人印象深刻?就像休止符对音乐中的重要性一样,空间——展品之间、子展品之间、转角处以及文本、标识、标签和作品间的空间,在线上、美术馆和走廊展览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学习过程展览中尤其要注意文本盖过图画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展览的意义就变得模糊不清或者被淹没在解释性文本中。对此类的学习过程展览做出评价时,我们可以借鉴博物馆展览领域的标准——在展览中寻求平衡和逻辑清晰的叙述流。所有的这些评估对线上和实体展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拓展与探索。展览可以是正式的或传统的形式,也可以是试验性的或论坛的形式。当学生用别出心裁的方式展示作品时,他们的拓展与探索习惯就在发挥作用。艺术领域的专业人士一直在探索展览的新定义,将其延伸至街道上、网页上或就像艺术家珍妮·霍尔兹(Jennie Holtzer)那样将作品投影至建筑物的表面。2012年艺术家兼麻艺的教授史提夫·洛克在波士顿的参孙美术馆(Samson Gallery in Boston)举办了一场展览。在这次展览中,他将成组的油画高低起伏地挂在墙上和高至膝盖、腰部、肩膀和眼睛的斜杆上,这样观众可以同时看到作品的正面和背面。在麻艺的周六工作室课上,学生有时将展览扩展到美术馆之外——他们在人行道上用粉笔画一些非永久性的作品或放置充气雕塑,或在附近的走廊举办一次时装展。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在第4章所示),麻艺的一位实习教师在展示学生这一学期的作品时,把学生在这学期前期完成的作品放在后期完成的、更完善的作品之前。他用一个小标识提醒观众掀起粘在每张作品上面的胶带提手,把早期的作品掀起来,就会看到后期的作品,这样就可以展示出学生的变化和成长。在另一个学期,一位实习教师用一名学生在一串LED灯上做的雕刻作品做其他学生的作品的边框。这些展览都超越了常见的展览形式。
认识艺术世界:领域。学习举办展览要求学生注意专业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各种方法——参加专业展览、观看展览记录或参与线上论坛。观看专业人士的范例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布置美术馆或室外、网页空间,学习使用标记或文本、在展品之间留出间隔、作品分类(例如,根据主题、风格或艺术家),学习如何使用字体、颜色和风格以呈现给观众一种连贯的感觉。好的展览实务会特别关注细节——诸如整理和/或把不可或缺的电线涂成和墙体一样的颜色,避免它们出现在观众的视线内,这也是学生可以借鉴学习的方面。随着展览空间从美术馆扩展至街道又到虚拟云端,学生也需不断熟悉展览艺术作品的新形式。
认识艺术世界:群体。一场展览会聚集和形成一个由创作者(艺术家)和观看者(观众)组成的群体。布置美术馆或网站展览的学生要作为一个群体一起工作。他们要及时看到他人的工作部署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他们需要一起选择和/或悬挂他们的作品。一件作品或一组作品和其他作品是相得益彰还是相形见绌,作品之间的空间大小,展品组合表现出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面对这些问题他们都要及时地做出调整和安排。展览结构也教会了学生在处理复杂的合作任务时进行必要的劳动分工。每个学生要承担不同的角色,承担诸如宣传、设置、制作标签和标识——除了悬挂自己的作品这一中心任务之外的所有工作。因为展览是面向公众的艺术结构,学生也要考虑他们的观众群体,考虑如何陈列作品才能吸引观众并与之进行交流。他们还需考虑观众会是哪些人:青少年学生在为目标观众为同龄人的展览挑选参展作品时可能会选择一幅尖锐的作品,但如果是一场祖父母和年幼的兄弟姐妹会参加的展览,她可能会选择一幅温和些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