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珀金斯(1994)将观察习惯称作“智慧之眼”。在盖伊·米歇尔和吉姆的课堂上,学生不断地进行眼力训练。课堂有“看”这个行为,也就有“看”的结果。当学生明白了“看”并不总是等同于“看到”,他们的眼界就此打开。
技能。真正的“看”是观察习惯形成的基础。当艺术家在认真观察时,他们就能够推翻导致我们把手画得小、眼睛画得太高、把距离远的物体画得太大的思维图式(Schemas)。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H.Gombrich,2000)指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图式会受到观察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要依据自己的知觉进行创作与匹配。
敏感性。学生要能够敏感地觉察到需运用观察技能的时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识到艺术创作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的情况。这样的机会会不时地出现。在注意到不同寻常的东西时、在决定构图前,它们会出现(一辆公交车上一张有趣的面孔、人行道上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一个画架的阴影和工作室地板上的图案的交互方式)。在你意识到某件事“很烦”(吉姆说),或不起作用、或创作毫无进展时,它们也会出现。即使一件看起来已完成的作品,艺术家也要意识到也许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他们会抽出身来,更仔细地观察或邀请其他人和他们一起观察作品。这些敏感性促使艺术家对他们的所见、对他们的观察方式以及能够拓展他们的所见的东西进行思考并更新信息获取的过程。(www.xing528.com)
意向。艺术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观察模特,而新手则主要把时间都花在看自己的绘画上(Solso,2001)。当艺术家注意到有些东西要仔细观察才能做得更好时,他们面临的挑战就变成了让“看”的技能发挥作用。通过花更多的时间或从更广泛的角度观察,他们展示了观察的动力或倾向。一位艺术家可能会提醒自己站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水平和距离看自己的作品。她也会暂停创作,去网上、图书馆、录像中或去美术馆和博物馆里查看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她也可能会打开自己的速写本,随意浏览或画新的素描。也或许她会翻阅她的作品集。尽管采取的做法各有不同,但关键的一点是艺术家会采取一些有助于他们看得更多、更好的做法,而这就会促进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