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下面的例子所示,除了充当课堂教学模式,工作室学习的三种基本结构也在更大的展览结构中发挥着作用。
在演示−讲解中,老师或学生或驻校艺术家也许会讲解布置展览的各个要素,或者演示悬挂技法,讲解如何挖出螺丝钉并把洞抹平、如何使墙面平坦如初而不用重新粉刷坑坑洼洼的墙面。
在学生实践期间,老师为学生的工作把关,例如撤销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低质量作品,只留下那些最能够表现艺术家想法的作品;重新教一些技能,例如拉平参展作品或将短钉钉入硬石膏墙;重新组织作品以平衡展览或更好地传达主题意义。
在展览中开展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例如,鼓励学生思考作品的陈列方式,思考他们的作品在展览中与在教室里短暂的陈列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在展览中,学生可能会更关注技术的质量、成功的表现以及将他们的目的传达给某个观众的程度——如果传达的不好,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
在麻艺,教高中摄影的实习教师在最后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让学生观看他们的作品展览。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反应,给他们的同伴写评论,描述他们在每位学生的三张摄影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最后带着同伴对自己作品的宝贵评论离开。这样的评价当然也可以在教室开展,但是学生在长达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能够做到全身心投入,这意味着展览这个背景本身赋予了任务庄严的目的性。
同伴互评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展开。凯瑟琳描述了一个情况,学生们对一名认为自己已经准备好参展作品的同学说——“这看起来糟透了,拿回去重做吧”。听了之后,这位同学立即转身开始工作,没有丝毫不满。有时候学生更容易接受同学的意见。(www.xing528.com)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问世,展览和公共交流的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例如,伦敦的Saatchi在线美术馆(http://www.saatchi online.com/)将自己的使命描述为“为艺术家提供一个除传统美术馆以外的将作品展示给全球观众的平台,为他们和收藏家、首次购买的买家和此环节中的所有人搭建直接沟通的桥梁。”如今摄影作品可以在Flickr上展示,视频可以上传至YouTube和Vimeo,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体绘、壁纸艺术、诗歌等)都可以在deviant ART等网站上展出和讨论,也可以链接至艺术家的社交媒体平台(例如Facebook、Twitter)并进行分享。艺术家一般会创建网站展示自己的作品。实际上,有些艺术家的作品(例如,在Net Art上、交互式纪录片和虚拟空间展示的作品)是专为网络创作的。另外还可以通过诸如Kickstarter这样的融资平台为拟议艺术活动和项目筹集资金。
在这些虚拟平台中,演示−讲解类似于在线辅导,课堂评价就等同于看不到的观众给出的评论。然而,不管展览空间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艺术家或策展人依然要确定参展作品和布置展览空间。不管用传统方式、社交媒体或者电子邮件发送邀请函,都会有观众应邀观看。不管是为展览的作品营造环境还是作为展示作品的一部分,标识和标签依然要传达信息,而维修和撤展也仍然是必要的展览要素。一场展览也可以是融合了传统和新兴形式的结合体(例如,在传统美术馆或网上展示街头艺术或表演艺术的记录),但这种展览除了展览艺术家可能再无其他把关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就要担负更多的责任,决定作品与公众见面的时间并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观众群体的变化。
在你读这篇文章时,可能又出现了新的虚拟展览平台(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也许已走向没落)。学会运用这些平台并在这种环境下创作是优秀的专业艺术家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些平台也为有想法的人提供了参与当代艺术实践的场所。任何一件分享的作品都可能在最初发表的虚拟空间和形式之外拥有新的生命,因为他人可能把它发布在其他地方并做修改。任何一件富有创造力的作品在被分享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与艺术家或艺术学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尽管她可能希望删掉自己的名字或把作品完全撤下来)。
考虑到虚拟平台对当代艺术实践的重要性,并且青少年(甚至是不想追求艺术生涯的青少年)能够并切实参与这些新兴的数字展览,工作室展览结构也不再局限于学校或当地社区的特殊场合。无论一名艺术教育者是否举办正式的展览,当代艺术教育都需要培养学生掌握众多展览方法的技能、敏感性和倾向,从而让他们能够与更广大的观众分享他们充满创意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