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很长一段时间。事实上,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有了让绘画中的人或动物移动的想法。据记载,在马家窑的舞蹈纹彩陶盆中画了三组舞蹈人物。画家在人们的手臂上画了一些重复的线条。当盆中充满淡水时,盆中上的舞者就会借着反射在波浪中显示出优美的舞姿。长安皮影戏在中国也是一种动画形式。它使得动画形象在艺术家的吟唱和演绎下从静态变为动态艺术。此外,我国发明的走马灯也促进了动画现象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中国动画的发展历史悠久,但当代动画艺术的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每个发展时期都有自己的背景和特点。从一开始到曾经辉煌,它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中国当代动画的发展面临一些困难,重新分析中国当代动画的发展过程,找出中国动画的辉煌因素,对当代动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起步与探索
从1922年到1945年,它可以被称为中国动画的开始和探索时期。中国动画的开端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1918年,美国动画艺术家马克斯·福内克制作了像《勃比小姐》《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动画片,这些动画首次在中国上海的一些电影院放映。中国人对动画艺术的神奇产生了兴趣。在美国动画的影响下,中国的万氏兄弟想出了拍制照片的想法。他们曾经说过,“当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外国卡通片时心里不禁一震,想画笔底下的人物果真动起来了!从此我视卡通片为至宝,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买票观看,有的片子还重复看多次,研究其中的奥妙”。经过艰苦的探索和对漫画的无限热爱,他们终于在1922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作品——《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虽然这部作品是只有几分钟的动画广告,但通过这项工作,他们积累了创造性的经验。在此基础上,1926年,万氏兄弟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开启了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个篇章。之后,他们进行了一些拍摄和探索,例如《纸人捣乱记》《鼠与蛙》等等。1935年,他们在中国推出了第一部声音动画《骆驼献舞》,这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1年,《公主铁扇》制作完成,它是世界上第二部动画长片。仅在当时上海的三家电影院即“大上海”“新光”“沪光”,就连续放映了一个月,这样前所未有的壮观,在普通的电影中也很少见。它在国外也很受欢迎,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中国动画的开始和探索是在万氏兄弟的带领下进行的。在此期间,万氏兄弟拍摄了30多部动画作品。他们倡导发展中国幽默,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动画,如皮影戏、剪纸、木偶等艺术形式。万氏兄弟的探索为中国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指出了发展的方向。
(二)进一步发展
1946年到1956年可以称为中国动画的进一步发展时期。1946年,中国成立了东北电影制片厂;1947年,陈波儿与日本的动画专家一起创作了一部木偶动画片《皇帝梦》,1948年《瓮中捉鳖》问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指导方针,这为中国动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了提高中国的动画创作技术,国家还专门派遣部分动画专家到苏联等国家学习他们的动画制作技术和经验,在国家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中国动画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创作风格日益显现,“中国学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时期的作品主要有:1950年创作的《谢谢小花猫》,这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动画片;1952年创作的《小猫钓鱼》,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部动画片;1953年创作的《小小英雄》,这是中国首部彩色的木偶动画;1955年创作的《神笔马良》《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神笔马良》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而《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中国传统彩色动画片,但当时很多外国人误认为这是一部苏联作品;1956年创作了《骄傲的将军》,这部作品富有独特的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它不仅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部优秀作品,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奖项。
(三)辉煌与繁荣
从1957年到1965年,它可以称为中国动画发展的辉煌和繁荣时期。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在导演特伟的领导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在此期间,有超过300人在中国研究动画,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加入了动画创作的行列。在中国动画师的不懈探索下,中国动画片的类型不断增加,不仅包括动画故事片和木偶动画,还包括水墨动画、折纸动画和剪纸动画。这些动画作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虽然中国动画创作的技术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国外,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为中国动画锦上添花,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观众,中国动画也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是:1958年创作的《猪八戒吃西瓜》,这是中国首部剪纸动画片;之后水墨动画横空出世,代表作是1961年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和1963年创作的《牧笛》;同时折纸动画也问世了,代表作是1961年创作的《聪明的鸭子》。当然说到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闹天宫》是不得不提的,它是中国首部彩色动画长片,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誉,先后获得了第十三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奖和第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在伦敦电影电影节上,除了《孔雀公主》等著名作品之外,这部作品被英国人称为“1978年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生动的电影”。在此期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为中国唯一的动画工作室,制作了105部电影,其中包括40部动画电影、37部木偶电影、16部剪纸电影、3部折纸电影和9部木偶纪录片。(www.xing528.com)
(四)停滞不前
1966年到1976年可以称为中国动画的停滞时期。这一时期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十年动乱使中国文化艺术受到了巨大的创伤。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动画处于停滞状态,所创作的为数不多的作品也都是呆板的说教内容。
(五)复苏焕发
1978年到1989年可以称为中国动画的复苏焕发时期。这一时期可以说中国动画是在经受过风雨之后看到了彩虹的第二个发展的黄金时期。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文艺工作者受到新的思想冲击,开始创作新的动画作品,这些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地问世。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在动画制作、故事编排、人物造型等方面的技术和创作手法的运用上比中国动画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还要成熟,但是民族特色的传统依然保留着。从动画类型上来说又有所增加,除了之前已经存在的动画长片、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外,还出现了动画系列片,并且随着电视机在家庭中的普及很快成为动画界的新宠。这一时期的动画制作单位也由原来的一家发展成了20多家,共创作拍制了219部作品,其中主要的作品有《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鹿铃》《山水情》《三个和尚》《猴子捞月》《阿凡提》《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鹬蚌相争》《金猴降妖》等广为传诵的动画片。
(六)产业化发展
从1990年到现在,它可以被视为中国动画的产业化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动画取得了惊人的飞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大量优秀的动漫作品迅速流入中国,中国的动漫市场几乎被外国动画作品所垄断。中国动画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并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可以从中国动画转型的三个方面看出。首先,中国开始发展市场经济,中国动漫应该走市场化道路。在中国动画发展的初期,既没有钱的观念,也没有量的观念,一直在少而精的圈子里走。自1995年以来,中国电影放映公司不再垄断动漫的购销,原来计划的经济模式已经被彻底打破,中国动漫必须承担自身的利润和损失,而动漫已经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动画制作和管理的这种变化导致了中国动画的快速发展。动画制作人和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了数十倍,这也使得中国动漫节目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此外,中国也开始着眼于探索动漫的经济潜力,并开始走动漫产业化的道路,在动漫作品的开发和传播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方面着力。到20世纪末,动漫相关系列产品的开发已相对成熟。例如,动画片《大草原上的小老鼠》这一动画就开发了童装、玩具、文化产品等100多种商品,销售额已达3000万元。其次,市场化实施后,很多国内大型动漫制作单位开始与国外知名企业学习和交流,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引进了许多先进技术,学到了许多创新技术和方法,其中,CG(Computer Graphics,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技术的引入,二维动画技术和三维动画技术促进了中国动画的数字化发展。随着中国动画创作技术的成熟,中国动漫理论教育,动漫人才培养等开始形成并成为一个系统。开放的市场环境,一些国内动漫制作单位开始寻求与知名的国际动画创作者或公司合作。这些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大大超过国产动画,但这种竞争形势使得国内动漫生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