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为中国开疆拓土是它光荣的一面,但它也有不光荣的一面,那就是它所发动的先后持续一百余年之久的文字狱措施。
中国每一个王朝几乎都有文字狱,这是极权政治的特色之一,不过都是一些偶发事件。直到十四世纪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才把文字狱作为一种合法的谋杀手段,这手段到了清政府手中,更进一步地作为一种镇压汉人反抗的血腥工具。
产生文字狱的心理背景,十分简单。当权者内心有潜在的罪恶感和自卑感时,自顾形惭之余,对别人的一言一语,都会硬拉到自己头上,老羞成怒,采取强烈的报复。犹如一个秃子一听别人提到电灯泡就七窍生烟一样,朱元璋因为自己曾当过小偷,就总以为知识分子都要揭他的疮疤。满洲人明明是背后垂着猪尾巴的夷狄,自然总以为汉人会借着文字来转弯抹角地表示对他们的轻视。
所以,每一个文字狱,都是当权者神经衰弱、做贼心虚的一种反应。
我们将清王朝最著名的一些文字狱,列为下表,以代替冗长的叙述:
十七世纪
年份:1660
皇帝:三任福临
主要被害人:刘正宗、张晋彦
内容:诗人刘正宗有诗集出版,张晋彦给他作序,在序文中有“将明之材”之句,清政府认为这句话诡谲暧昧,难以解释。刘正宗绞死,张晋彦处斩。
十八世纪
年份:1663
皇帝:四任玄烨
主要被害人:庄廷鑨
籍贯:湖州(浙江湖州)
内容:这是最大的文字狱之一,庄廷鑨所著的《明史》,对满洲人有斥责的和不太恭敬的句子。庄廷鑨已死,剖棺剉尸。他的弟弟、子孙,与为该书作序的人,以及书商、刻字工人,全部处斩,家属发配黑龙江给穷披甲人为奴。
年份:1711
皇帝:四任玄烨
主要被害人:戴名世、方孝标
籍贯:桐城(安徽桐城)
内容:戴名世著《南山集》,曾用明王朝末任皇帝朱由榔的年号,又主张朱由崧以下三个皇帝应载入《明史》,又引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称赞方孝标所记吴三桂的事正确。戴名世全族屠戮。方孝标已死,剖棺剉尸,儿子孙儿一律处斩(后改发配黑龙江)。
年份:1725
皇帝:五任胤禛
主要被害人:汪景祺
籍贯:钱塘(浙江杭州)
内容:汪景祺所著《西征随笔》,记载年羹尧征服青海时的见闻,胤禛认为有对他老爹玄烨不满意的暗示。汪景祺处斩,妻子发配黑龙江给穷披甲人为奴。
年份:1726
皇帝:五任胤禛
主要被害人:查嗣庭
籍贯:海宁(浙江海宁)
内容:查嗣庭是教育部副部长(礼部侍郎),在江西主持考试时,试题中有“维民所止”一句,胤禛认为他故意砍掉“雍正”的头(“雍正”是胤禛的年号)。查嗣庭自杀,但仍剉尸,所有的儿子一律处斩,家属贬窜极边。
年份:1727
皇帝:五任胤禛
主要被害人:邹汝鲁
内容:邹汝鲁是祭祀部部长(太常寺卿),拍胤禛的马屁,呈献《河清颂》,胤禛认为讽刺他故意变更祖宗制度(在儒家思想系统中,变更祖宗制度是一种大逆不道的叛逆行为)。邹汝鲁革职,发配长江堤岸做苦工。
年份:1729
皇帝:五任胤禛
主要被害人:吕留良
籍贯:石门(浙江桐乡)
内容:吕留良是一位有名的学者,早已逝世,所著《维止集》,坚持汉民族本位,斥责满洲人是夷狄。湖南另一学者曾静,偶尔看到,深被感动,认为当时高级将领岳钟琪是宋王朝名将岳飞的后裔,满洲人是女真的后裔,有不共戴天之仇,就派他的门徒张熙,前往成都,策动岳钟琪革命,被岳钟琪逮捕告发。胤禛下令把吕留良剖棺剉尸,吕留良子孙处斩,家属发配黑龙江,但却出人意料地赦免曾静、张熙一死,以示宽大,下令说:“即令我的子孙,也不可对二人加害。”又把他历次下的谕旨和曾静的一些口供(谁知道这些口供是怎么来的),合订一册,定名《大义觉迷录》,颁发全国研读。然而怪事却发生在六年后的1735年……
年份:1729
皇帝:五任胤禛
主要被害人:谢济世
籍贯:全州(广西全州)
内容:谢济世是监察部委员(御史),因弹劾河南省长(巡抚)田文镜,发配阿尔泰山军营效力。他在军营中批注“四书”之一的《大学》,用古书《礼记》的见解,而不用理学大亨朱熹的见解。胤禛认为毁谤圣人,命斩首。绑赴刑场执行时,忽又下令赦免,改罚做苦工。
年份:1729
皇帝:五任胤禛
主要被害人:陆生楠
籍贯:广西
内容:陆生楠是建设部科长(工部主事),跟谢济世同案,在军营中著《通鉴论》,共十七篇,胤禛认为他毁谤帝王,影射自己,下令立即处决。
年份:1730
皇帝:五任胤禛
主要被害人:贾士芬
籍贯:河南
内容:贾士芬是北京白云观的一个老道士,奉召进宫治病,咒语中有“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归我驱使”之句,胤禛大怒,立即斩首。
年份:1735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曾静、张熙
籍贯:靖州(湖南靖州)
内容:这年,距吕留良剉尸已六年,胤禛逝世(据说被吕留良孙女刺毙)。儿子弘历登上宝座,把老爹煌煌谕旨的诺言一笔勾销,曾静、张熙处斩,家属发配。又把老爹的《大义觉迷录》列为禁书。
年份:1753
皇帝:六任弘历(www.xing528.com)
主要被害人:卢鲁生
内容:弘历屡次到江南游历,民不聊生。江西抚州(临川)校级军官(千总)卢鲁生,假借宰相(大学士)孙嘉淦名义,撰写劝止弘历再南游的奏章,辞意悲痛,全国流传。卢鲁生磔死,两个儿子处斩,受牵连定罪下狱的一千余人。
年份:1754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世臣
籍贯:满洲(正红旗)
内容:世臣是教育部副部长(礼部侍郎),作诗,有句说:“秋色招人懒上朝”,弘历认为他染上汉人习气,不满现实,革职,发配黑龙江。
年份:1755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胡中藻、鄂昌
籍贯:广信(江西上饶)满洲(镶黄旗)
内容:胡中藻是内阁学士(储备宰相),所著《坚磨生诗钞》,有句说:“一把心肠论浊清”,弘历认为他故意把“浊”字加在“清”字之上,居心不良,立即处斩(依诗的格律,“浊”字必须放在“清”字上边)。鄂昌是广西省长(巡抚),跟胡中藻作诗唱和,在《塞上吟》一诗中,称蒙古人为“胡儿”,弘历认为鄂昌自己就是胡儿,诋毁同类,丧心病狂,下令自杀。
年份:1757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彭家屏
籍贯:徐州(江苏徐州)
内容:彭家屏曾当过浙江民政厅长(布政使),退休在家,刊行族谱,名《大彭统记》(徐州古名彭城),看起来像是帝王世系的模样。遇到“弘历”字样,又没有缺笔(写到权势人物名字所用的单字时,故意缺少最后一笔,这是中国专制政体下的一种文字魔术,以表示尊敬),弘历命彭家屏自杀。
年份:1757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段昌绪
籍贯:夏邑(河南夏邑)
内容:段昌绪家里收藏有吴三桂的宣言(檄文),宣言上有段昌绪所加的表示赞许的圈点。宣言被发现,将段昌绪处斩。
年份:1764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赖宏典
内容:赖宏典是秦州(甘肃天水)州长(知州),向北京高级官员请托谋求升迁,信里说:“点将交兵,不失军机”,弘历认为他明目张胆的谋反,处斩。
年份:1767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齐周华
籍贯:天台(浙江天台)
内容:齐周华是吕留良的学生,并且因吕留良的案件贬窜到边荒,他期满回家后,印行他的文集。弘历认为书中有很多触犯忌讳的话,下令把齐周华磔死。
年份:1777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王锡侯
籍贯:新昌(江西宜丰)
内容:王锡侯编撰《字贯》一书,弘历认为他故意仿效玄烨编撰的《康熙字典》,冒犯唐突,不可宽恕。尤其该书在凡例一章中,遇到玄烨、胤禛、弘历诸字,都没有缺笔,更属大逆不道。王锡侯处斩,所著书十种,全部焚毁查禁。
年份:1778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徐述夔
籍贯:东台(江苏东台)
内容:徐述夔早已去世,遗著《一柱楼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一边”。弘历认为“壶儿”就是“胡儿”,显然诽谤政府。徐述夔剖棺剉尸,儿孙和地方官员,全部处斩。
年份:1778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沈德潜
籍贯:长洲(江苏苏州)
内容:沈德潜当过教育部长(礼部尚书),弘历非常赏识他,作诗时常请他删改,弘历作不出诗时,有时还请他秘密代作。沈德潜逝世后,弘历命他的家人进呈他的诗集,发现他把代弘历捉刀的诗也收在诗集之中,这对弘历的虚荣心是一个很重的打击。恰好诗集中有《咏黑牡丹》一首,有句说:“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弘历命剖棺剉尸。
年份:1781
皇帝:六任弘历
主要被害人:尹嘉铨
籍贯:博野(河北博野)
内容:尹嘉铨曾担任过最高法院院长(大理寺卿),退休家居。所著书中自称“古稀老人”,又有句说“为王者师”,弘历认为狂悖荒唐,绞死。
从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文字狱的本质,即有权人物对文字所加的奇异曲解。像贾士芬的咒语“天地听我主持,鬼神归我驱使”,不过是巫师们一贯的“口中念念有词”的勾当,竟然成为谋反的证据,可以当作文字狱的典型说明。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这是一句古老的成语,但弘历却酸溜溜地说:“我自称古稀老人,早已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称古稀老人?”竟想用政治手段制造自己的文学地位,可谓异想天开。
文字狱的审判是中国历史性司法黑暗——人权毫无保障的再一次的大暴露。每个案件发生时,皇帝先交给高级官员组成的项目小组研究如何处理,向皇帝提出所谓的“公论”——当时的术语称“九卿公议”。项目小组所提出的“公论”,当然千篇一律地认为那倒霉的被告罪大恶极,坚决地要求用酷刑“凌迟”处死,家属全部砍头。皇帝立即表示他的宽大恩典,特别加恩,免去凌迟,改处绞刑(或改处斩首),全族(或全家)男女老幼,改为发配到黑龙江(黑龙江黑河)或宁古塔(黑龙江宁安)给穷披甲人为奴。
这种审判像一幕漫画家笔下的卡通,包括皇帝在内,不过一群小丑。没有人敢提出较轻处罚的建议,更不要说为当事人呼冤了,而且即令对当事人一句有利的话都不敢说,否则不但救不了被告,反而使自己也陷了进去。王锡侯案,江西省长(巡抚)海成,仅建议革去他“举人”的身份,弘历就勃然大怒,下了一道杀气腾腾的谕旨说:“海成请仅革去王锡侯的举人,所谓人臣尊君敬上的心安在?乱臣贼子,人人得而杀之的大义又安在?海成真是天良丧尽,辜负我命他当官的大恩。”海成还是幸运的,没有被砍头。徐述夔案的江苏民政厅长(藩司)陶易,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他曾经拒绝受理对徐述夔的检举,结果判处死刑。
文字狱的奇异谋杀,产生下列四项影响:
一、汉人知识分子本已拘限于儒家学派狭小的范围,现在在这狭小的范围中,史学、文学,以及对儒家学派经典的评论阐扬,都受到不可测的咒语禁制。知识分子只好走两条路,其中一条路是更加埋头在传统的八股文、科举之中,努力做官。八股文的特征是在纸面上写尽仁义道德,在纸面上坚持人生以仁义道德为根本,而仁义道德又以帝王和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标准,于是全国士大夫——现任官、退休官和以当官为唯一盼望但尚未当上官的读书人,全体用帝王所喜悦的方式,阿谀帝王。
二、另一条路是使知识分子专心一意从事考据工作。所谓考据,就是用这本古书去考证那本古书,用这本古书上的字去考证那本古书上的字,把平生精力钻在古书的旧纸堆里,成为一个工匠,不需要想象力,也不需要理解力,只要钻的年代稍久,就可以自称或被称为学者。这种学术,自然不会触怒任何人。
三、人民对现实政治和政府前途,更漠不关心。因为不关心,所以就没有爱心——也可以说因为没有爱心,所以就不关心,不关心和没有爱心就不担忧它的覆亡,既不担忧它的覆亡,就不会做任何批评。人们所听到看到的,全是歌功颂德。这是中国历史上人民对政治和政府冷漠的重要原因,文字狱使政府跟人民间的距离,更加扩大。
四、大黑暗再度来临。
本世纪(十八)的西方,被赞扬为理性的世纪,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以及人性的尊严和人权的保障,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而中国人却酱在反理性的恐怖之中,连作诗的想象力,都被酱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