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兵变虽然平息,但一百三十年的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却一去不返。接着出现的是中央政府威信衰落和藩镇(战区)割据的新局面。
割据的形成,由于安史手下若干当节度使(战区司令官)的大将,在投降中央政府时,仍握有强大的武装部队和重要据点。大乱之后,皇帝和宰相,心惊肉跳,不敢予以调动,命他们继续担任原职如故,只求表面顺服,维持统一的外貌。这些节度使当然了解这种政治形势,遂乘机取得合法的割据。不但军事、财赋、行政,全部垄断,甚至节度使(司令官)的职位,也父子相承,成为无名有实的独立王国。尤以下列位于黄河以北的四个战区,拥有重兵,最为强悍。中央政府在忍无可忍时,也曾数度起兵讨伐,但四个战区独立不变,世人称为“河朔四镇”:
四镇之中,卢龙(前称范阳)与平卢属于原来的十个节度使,成德与魏博则是后来增设。战区本只设在沿边,以防御边患。安史兵变后,首都长安城外,全国逐渐都被划作战区,成为对内抗衡和安置军阀的工具。到本世纪(八)末,已陆续增加到五十个之多,到了下世纪(九),变更纷纭,几乎处处都是战区,处处都有节度使。(www.xing528.com)
河朔四镇职位的世袭,使其他战区垂涎三尺,自然不断发生争取世袭的爆炸性事件。很多节度使的子弟,在父亲或兄长逝世后,就发动将领们拥戴自己继位。唐政府当然厌恶这种局面。八十年代时,新即位的第十二任皇帝李适(唐德宗),决心重振中央权威。781年,恰巧成德战区(河北正定)节度使李宝臣,与平卢战区(山东东平)节度使李正己逝世,李适拒绝任命他们的儿子继位。于是河朔四镇联合行动,宣告脱离中央,各自称王,正式成立四个独立王国。而淮宁战区(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也乘机独立,并于784年索性登极当上皇帝。李适动员全国各战区兵力,先行攻击李希烈。想不到当泾原战区(甘肃泾川)的出征部队,经过长安时,本希望得到赏赐,李适却舍不得出钱,那些带着眷属预备领到赏赐回家养生的士兵,由绝望而愤怒,遂爆发兵变。李适急下令赶运二十车金银财宝,可是恩典来得太迟。叛军攻入长安,拥立大臣朱泚当皇帝。李适仓皇逃到梁州(陕西汉中)。
这时半壁河山,都已糜烂。幸而784年,忠于中央政府的军队,收复长安,朱泚被他的部下所杀。786年,李希烈也被他的部下所杀。而河朔四镇在获得中央政府准许世袭的保证下,取消王号。中国在外貌上仍是大一统的局面。可是,从此之后,唐王朝中央政府再也不敢触怒任何藩镇——包括河朔四镇以外的其他藩镇。像宣武战区(河南开封)节度使刘玄佐于九十年代792年病死,将领们拥立他的儿子刘士宁继位,中央政府连一句话都不敢多问,立即任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