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视抗日战争:时间乱象丛生的抗战神剧

正视抗日战争:时间乱象丛生的抗战神剧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因此,群众称此类影视作品为“抗战神剧”。“抗战神剧”的特点可用“四化”形容: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这些“抗战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正视抗日战争:时间乱象丛生的抗战神剧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说长也不长,可一些人对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已经淡忘。

一段时间以来,有少数影视剧制造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以错误的历史观念、混乱的叙事逻辑、荒唐的情节设置、夸张的人物塑造和越轨的台词设计,甚至采用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屡屡炮制荒唐可笑的影视作品,消费当年日本侵华这场人间劫难。因此,群众称此类影视作品为“抗战神剧”。“抗战神剧”的特点可用“四化”形容: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这些“抗战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的,恐怕后人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神奇”的镜头接二连三出现在抗日题材电视剧中,已经成为电视荧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群众戏称“手撕鬼子”为“横店(影视拍摄基地,位于浙江东阳)名菜”。有的还调侃道:“鬼子坚持了八年真不容易!”

事实上,雷人桥段[1]层出不穷的现象透露出的是:风靡荧屏的抗日题材电视剧越来越类型化。“抗日”逐渐简化为一种故事背景,其内核被悄悄替换成武侠剧、爱情剧、偶像剧。即使主线仍是“抗日”,武打、枪战、爱情、时尚、性感等类型元素也统统被裹挟进来。

抗日剧属于主旋律范畴,题材稳妥,而且每年的电视台需求量很大,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对投资者来说性价比和安全性都很高。那么,部分抗日剧为何扭曲、异化成雷死人不偿命的模样呢?很简单,电视剧的题材就那么多,老百姓爱看的元素也明摆着,但古装剧、涉案剧被踢出黄金档,宫斗、穿越被禁止,家斗、谍战数量太多被调控,现实题材更是禁忌多、边界不清难以琢磨,剩下的只有抗日剧这个旱涝保收的避风港可以做文章。可是,当所有的创作者都被赶到狭窄局促的池子里,一边不可避免造成创作的同质化,一边也无可挽回地疯狂加料博出位[2]。于是,偶像化抗日、家斗式抗日、谍战加抗日、武侠抗日、爱情抗日……牛鬼蛇神全来了。(www.xing528.com)

注释:

[1]桥段:译自英语中的“Bridge Plot”。“bridge”本意是“桥”,引申义指“起桥梁作用的东西”和“过渡”;“plot”则有“情节”、“策划”等义项。这两个单词合起来,表示被借用的(或借鉴的)电影经典情节或精彩片段。具体来说,一部新电影采用了老电影中曾出现过的某一表现手法(包括动作、表情、场景、台词以至部分情节等),这种被“借用”或“化用”的表现手法都可称为“桥段”。

[2]博出位:以一种骇人听闻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公众的注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