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视抗日战争:皖南新四军北移的后延与项英的选择

正视抗日战争:皖南新四军北移的后延与项英的选择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皖南事变战斗中新四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北移路线的选择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四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皖南新四军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情势造成北移行动被迫后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项英不愿北移。关于新四军为何迟迟不能北移,这也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新四军面临的处境使其无法自主行动。这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三是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是当时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

正视抗日战争:皖南新四军北移的后延与项英的选择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的重兵伏击,损失惨重。皖南事变战斗中新四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北移路线的选择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皖南新四军的北移路线存在许多争论。在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的北移有3条路线可选,即北线、东线和南线。相对而言,从北线铜陵、繁昌间渡江转移是比较安全的。新四军经该线北移路程较近,地形熟悉,掌握敌伪的活动规律,准备最为充分,具有政治优势,有敌顽矛盾可以利用,有渡江的经验可以借鉴,即使遭到拦截,可能遭受的损失也是最小的。但是,从北线转移也有不利因素,主要是敌顽的封锁和国民党散布了新四军北移消息。由于各种原因,皖南新四军最终放弃了从北线转移的计划。皖南新四军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情势造成北移行动被迫后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项英不愿北移。

有的学者说:“项英不愿新四军北移。”这种说法是参考早期史料、特别是在1941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后,几乎是一面倒地批评项英不愿意北移。其实,1月15日的中央决定距1月14日皖南大规模战斗结束仅隔1天,许多情况还来不及搞清楚,而且这个《决定》最后一条说“将项袁错误提交党的七大讨论议处”,就是说还需要经过讨论才能最后定论,但中共七大和以后的各次代表大会都未涉及这个问题。总的来看,项英在皖南事变中负有领导责任,但不能把新四军造成损失的责任全部推给他。关于新四军为何迟迟不能北移,这也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是新四军面临的处境使其无法自主行动。

新四军是根据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组建的。[1]这就是说,新四军当时虽在政治上属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但由于“统辖”权在蒋介石手里,军事调动、体制编制等等都受到蒋的军委会限制,部队周边都是国民党的军队,稍有不慎即可能遭受来自周边的打击,并不是想北移就可以移的。一句话:行动不自由。这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1940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皖南新四军行动方针给项英的指示中指出:

“如移苏南须得顾祝同许可,如顾不许可只好留皖南。”[2]这个历史条件是客观看待皖南新四军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是中共中央也一直强调要坚持皖南的革命战略支点

1937年12月30日,毛泽东等致电陈绍禹(王明)、周恩来、项英等,要他们“考虑后向蒋提议”:新四军组建后,部署要“以皖南为重心”,“以陈毅支队置于皖南,以高敬亭支队并准备增加一部置于皖北”。[3]新四军组建后的部署,是由蒋介石按照这个提议确定的。1940年4月21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等建议军部移苏南,项英也同意。中央于5月4日复电同意军部移苏南,同时要求“皖南力量不要太弱,并须设置轻便指挥机关,以便坚持皖南阵地并发展之”。1941年1月28日,即皖南事变大规模战斗后仅14天,中共中央要求新四军派人重返皖南,收集失散力量,重燃抗日烽火,“以便将来向南发展,扰乱国民党后方”。这些都说明:中共中央、毛泽东一直是重视坚持皖南这个战略支点的,不能片面批评项英“长期株守”皖南。当时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李一氓回忆:当中共中央最后决定放弃皖南时,项英并未表示拒绝,不能说中央下了命令他不执行。如果他不想北移,为什么还要派军需处副处长宋裕和等人带领大批人员先期北移呢?所以,那种讲项英反对北移是根据不足的。

三是新四军皖南部队北移是当时国共两党斗争的焦点。

很多资料和文章甚至有些文件批评是项英违背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示,一味地“拖”,才导致错过了最有利的北移时机。我们认为:此论有失偏颇。当时,中共中央、毛泽东所讲的北移是有先决条件的。11月9日,朱、彭、叶、项复何、白“佳电”中答应“遵令北移”,同时提出“宽以限期”。[4]这就是说,时间并未说死。11月10日,即复电同意北移的第二天,毛泽东电告叶、项:要叶挺去第三战区与顾祝同谈判,提出停止汤恩伯、李品仙20万反共大军东进为谈判“第一位问题”。[5]11月15日,毛泽东指示:要以皖南部队北移换取停止汤、李大军东进为“交换条件”。[6]11月21日和12月1日、14日,中央连电叶、项,要他们向第三战区要开拔费、补充铜弹、解决补充条件,以“延缓开动时间”。[7]通过这些可以看出,皖南部队北移走不走、何时走,都是要由中央决定的,不是新四军说了算。当时中共中央对北移时限的要求也一再变化。12月4日,中央电告叶、项:“移动时间蒋限12月底移完,我们正交涉展限一个月。”12月18日,中央以朱、彭、叶、项名义电告国民党方面,要求“展缓移动时间至明年二月半”。[8]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央和毛泽东对皖南部队北移是想“拖”的。在当时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极其不易,对已经占领和长期经营的地方不愿让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拖”的态度对赢得北移时间确实是不利的。直到12月25日,毛泽东仍讲“以拖为宜,拖到一月底再说”。[9]12月26日,毛泽东接到周恩来报告,称蒋介石态度很顽固,看到“拖”的办法不行了,才下决心要北移,发出“严责电”,要求皖南部队“最近决定全部北移”。[10]如果这个决心早点下,对皖南部队北移就能赢得有利时机。1941年3月26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讲道:“项英、袁国平的错误,中央也要负责。”[11]

四是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

毛泽东一再讲:“只要蒋介石未与日本妥协,大举剿共是不可能的。”“只要蒋不投降,大举进军是不可能的。”“蒋介石为使我军移动不生变化起见,确已命令顾祝同通知各军加以协助,故阻碍是不会的。”[12]1940年11月30日,毛泽东致电叶、项:“日蒋决裂,日汪拉拢,大局从此有转机。”他还指示说:黄桥、曹甸之战不会导致蒋介石大规模的报复,“以大势判断,蒋、顾是不会为难你们的”。毛泽东认为:蒋介石“既不能投降日本又不能剿共,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蒋介石目前“只有吓人一法”,除此之外“他是一筹莫展的”。他还得出结论:“此次反共规模,不会比上次大,只会比上次小。”最多不过“大吹小打”。[13]

由于对局势持乐观态度,毛泽东没有立即纠正项英迟疑不决的错误,甚至默许项英对北移的一再拖延。在新四军领导层也有轻敌问题,对敌情判断若明若暗,对北移中的困难严重认识不足,认为“即使与敌发生战斗时我亦可很快将敌消灭或击溃”,“只打40师,估计力量有余”。[14]

五是新四军被迫作出冒险南下的决定。

1940年10月,韩德勤在黄桥失利,蒋介石肯定会报复,但中共中央没有对此作出部署。11月,刘少奇、陈毅要打曹甸。叶、项顾虑曹甸战役对皖南部队北移会有不利影响,于11月29日向中央请示:“苏北动作如何?如与大局无碍,可否延至我安全北移后?”第二天,毛泽东等复电叶、项:“苏北动作不碍大局……顾、韩会要叫几声的,你们敷衍一下就完了。”事实却完全相反,蒋介石于12月10日向顾祝同下令,不准新四军皖南部队经苏南北渡,以免直接参加对韩部的攻击;如新四军皖南部队至限期仍未北渡,即予“解决”。[15]顾祝同接电后,立即加快围攻新四军皖南部队的部署。同时,国民党方面在报刊广播里大肆宣传新四军皖南部队要北移,等于通知日伪加强长江的封锁。这样,皖南部队从铜陵、繁昌直接北渡和东进苏南再北渡的路线均已卡死,加剧了北移的困难,叶、项被迫南走“绕道”的路线,而不是“误打误撞地钻进了国军的口袋里”。有的学者分析从驻地往北或往东开,会比往南绕行更安全。实际上,部队大规模直接往北开,有日军沿江封锁,已走不通;往东开,1940年12月日伪正在“扫荡”苏南,非战斗人员经苏南北渡都是分散化装、持着“良民证”、分批分期偷渡过江的,而在12月10日前,国民党规定只有非战斗人员可以过去,战斗人员是过不去的;之后,连非战斗人员也过不去了。

从现在来看当时,皖南新四军不论走北线、东线还绕行南线,都是走不通的,因为国民党军已形成包围态势,不打硬仗,是冲不破敌之包围圈的,仅靠避敌行军或谈判借道,对决心已下的蒋介石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注释:(www.xing528.com)

[1]《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新四军·文献》,(一),第11页,解放军出版社,1988。

[2]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70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3]《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新四军·文献》,(一),第68—69、163、249页,解放军出版社,1988。

[4]安徽省文物局新四军文史征集组:《皖南事变资料选》,第50页,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98—116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6]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98—116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7]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98—116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8]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98—116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9]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98—116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10]《周恩来年谱(1898—1949)》》,第48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120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11]王辅一:《项英传(修订本)》,第469、109—117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12]王辅一:《项英传(修订本)》,第469、109—117页,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13]中央档案馆:《皖南事变(资料选辑)》,第103—105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14]《皖南事变要报》。

[15]《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新四军·参考资料》,(二),第377页,解放军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