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视抗战:客观看国民党正面战场

正视抗战:客观看国民党正面战场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指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直到抗战胜利,这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中国人民要求的。汪精卫叛国投敌后,中国共产党曾表示拥护国民党抗战到底,并大力支持国民党开展反对汪精卫投降卖国的活动。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虽然有失利,但作战还是努力的,也取得了一些胜利。正面战场进行的各次重大战役,都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正面战场上牺牲的抗日将士也是民族的英雄。

正视抗战:客观看国民党正面战场

我国史学界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历史地位、作用和许多重大战役、会战的评价曾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可是在一段时间里某些学者似乎又倒了过来,对正面战场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这种简单化和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不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对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我们后面还有专题论述,这里仅从全面反映抗战的角度进行辩证的分析。

指挥正面战场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直到抗战胜利,这是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中国人民要求的。虽然蒋介石集团对日本有过妥协、对抗战有过动摇,但毕竟同叛国投敌的汪精卫集团有着根本的区别。汪精卫叛国投敌后,中国共产党曾表示拥护国民党抗战到底,并大力支持国民党开展反对汪精卫投降卖国的活动。所以,要把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坚持抗战的蒋介石集团同叛国投敌的汪精卫集团加以区别。1944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电文指出:还在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在其抗日一点上是有革命性的,是应该联合的,这是主要的;但其抗日不积极,又反对民主,故其革命性不大。对参加抗日的中国大资产阶级的认识,对于深刻认识国民党的本质、认识正面战场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正面战场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指导下,正面战场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学习共产党经验到敌后开展游击战的国民党军队也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主要是国民党对人民群众有所戒备,特别是担心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虽然也是民族战争,虽然也带着革命性,但其革命性很不完全。”[1]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把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加抗战作为抗战胜利的保障。由于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影响到国共两党的关系并导致两者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指导路线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片面抗战指导路线的不同结果。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且不说九一八事变后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迅速沦陷,全国抗战初期在日本的猛烈进攻下,中国丧失许多地方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日本进攻发展如此迅速,中国损失如此严重,则是国民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的结果。

全国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同全国抗战中、后期的正面战场是有所区别的。全国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虽然有失利,但作战还是努力的,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在忻口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中,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本侵略者的进攻进行了比较积极、顽强的抵抗。这些抵抗,对于遏制日军华北、华东的推进,挫折敌人战略进攻的锋芒,消耗敌人的兵力,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起了积极作用。这同全国抗战中、后期的正面战场是有所区别的,不能笼而统之、简单否定。即使到了全国抗战后期,国民党对抗日战争的军事行动不太积极,有时持一种观望态度,甚至遭到惨败,但也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例如:滇西缅北反攻的成功仍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的一曲凯歌。

正面战场进行的各次重大战役,都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这些战役的评价,要具体分析其得失。国民党军队抵抗日军进攻,有的战役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有的战役由于指挥不当、作战不力,遭到很大损失。有些战役的失败,是国民党最高当局决策和指挥的失误造成的,有的则是前线指挥官的责任,有的则兼而有之。总的来说,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战役虽然失败了,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没有任何战略意义和影响,如淞沪会战。同时,对正面战场上各参战部队对抗战的态度和表现也要加以具体分析。不论是国民党的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队,在抗日战争中都参加了对日作战,有的还有过十分出色的表现。(www.xing528.com)

正面战场也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场。正面战场上牺牲的抗日将士也是民族的英雄。他们视死如归,英勇杀敌,喊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强者,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还有不少人为民族抗战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南苑作战中牺牲的佟麟阁、赵登禹,在忻口会战中牺牲的郝梦龄、刘家琪、郑廷珍,在枣宜战役中牺牲的张自忠,在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中牺牲的戴安澜等,是正面战场上抗日将士的代表。为挽救民族危亡而牺牲的国民党将士们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怀念和敬仰。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88页,人民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