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因子分析得出的生态敏感性只反映了某一因子的作用程度,没有将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综合的表现出来,必须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将各因子有效的综合起来。
由于各因子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影响程度不同,要对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必须确定各生态因子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即各因子的权重。
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赋予评价因子权重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因子加权叠置方法会降低某些约束性因子的敏感性程度,而因子叠加求取最大值法符合木桶理论,且相对简便易行,所以目前后者使用的频率较高。
本例因子叠置分析采用取最大值方法。
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使用ArcToolbox中的“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数据集”—“镶嵌至新栅格”工具,将植被、地形、农田、水域、水源地、自然灾害等6个因子按照“取最大值”原则进行镶嵌叠合,随后采用“取最小值”原则将叠合结果与建设用地因子进行镶嵌叠合,得到总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结果(图7-13)。
图7-13 冀中南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总图(www.xing528.com)
然后,统计每一类敏感区的面积与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表7-4)。
表7-4 冀中南区域生态敏感性分类统计表
由敏感性分析结果可见,规划区敏感性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大格局分布,极高敏感性和高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丘陵地区,中敏感性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而低敏感性和非敏感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现有建设用地及其周边,空间分布相对较为分散。
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为规划研究区用地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和参考。在现有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下,敏感性等级越高越不适宜进行建设活动,反之,应在敏感性等级低的地区优先开展。根据敏感性等级,制定了冀中南区域生态敏感性分区控制指引的措施与对策(表7-5)。
表7-5 冀中南区域生态敏感性分区控制指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