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自我控制的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而且比较普遍。有自我控制方面问题或表现的占93.1%(568/610),包括问题一和问题二都有,或仅有问题一,或仅有问题二。两方面问题都没有的只有6.9%(42/610)。自我控制问题往往会同时表现在两个方面,问题一和问题二都有占73.3%(447/610),不能启动去做一件事,往往是因为正在做另一件不该做的事。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自我控制理论构想中每个要素都有阴阳两个方面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自我执行启动(阳)做一件事,往往要停止(阴)做另一件事。从这个意义上讲,总体结果对我们的理论构想提供支持证据。此外,仅有问题一占16.2%(99/610),仅有问题二占3.6%(22/610),前者比后者占比要高。这可能表示保持一种不去违反自己定的内心标准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相对容易做到,而订了一个目标,要去执行做,可能有一定的挑战性,更难,因为目标总是高于现状的。这一点从另外一个数据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就是从问题一的三个方面(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表现总频次(1 118)要比问题二的三个方面(网络利用、娱乐和生活习惯)表现的总频次(793)多。
从问题一的三个方面的表现分布来看,学习方面和生活习惯方面差不多,生活习惯略多一点,社会实践方面最少。学习方面主要表现在想认真学习(152),却做不到;想坚持计划(103),却不能坚持,想学好英语(92),但半途而废;想拓宽知识(23+63=86),却不能启动。生活习惯方面以早起和早睡(179+69=248)最为突出,生活有规律(79)、宿舍生活(68)、锻炼(55)等,总之生活方面的表现和健康非常有关。从社会实践看,勤工助学(85)、社会交际(65)最多。
从频度看,总体来说,“经常”约占48.97%(190/388)。给人带来的内心感受来看,都是负性情绪,前五位是情绪低(61/363)、自责(56/363)、无奈(55/363)、懊悔(37/363)、内疚(32/363),其实是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的破坏。对自己的学习和健康都有消极的影响。
从问题二的三个方面表现分布来看,网络利用方面最为突出,其次是生活习惯,最后是娱乐。网络利用以游戏(110)、聊天(101)最为突出。生活方面仍然是睡懒觉(79)、晚睡(43)、晚起(43)、生活无规律(39)。娱乐以游戏(63)、电影(27)、听音乐(22)、打扑克(20)较为突出。
从频度看,总体来说,“经常”约占47.89%(216/451)。从给人带来的内心感受来看,都是负性情绪,前五位是自责(52/288)、后悔(49/288)、无法自控(42/288)、无所谓(34/288)、难过(23/288),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的破坏。对自己的学习和健康也都有消极的影响,自责、后悔、无法自控等,让人的能量和自尊大大降低。
所以从问题一和问题二的结果来看,大学生自我控制问题表现比较普遍。从频度上看,“经常”约占50%。给学生造成自责、悔恨、苦闷等负面情绪的影响,给学习和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这跟我们的预想一致。
从促进自我控制的因素来看,促进因素主要强调自我因素,如自我约束(85)、意志(78)、毅力(70)、自我要求/认识(68)、目标(65)、内在(47)、信念(38)、自信(29)、个人素质(28);外界因素第二位,环境(71)、压力(60)、父母/朋友监督(43)、同学监督(30)、动力(24)、外在(22)等。
从破坏自我控制的因素来看,破坏因素突出的因素是诱惑(182)、环境不好(132)、自我放纵(118)、惰性(106)、他人影响(85)。从总数看,自我因素和外在因素差不多。(www.xing528.com)
从学生所列的因素来看,基本上也和我们理论构想的要素是一致的。
从成功归因来看,归因于自己、运气和他人(237),自己(216),自己和运气(75),自己和他人(30),他人(16),运气(12)。我们原来预期“自己”内在归因排第一,实际上,比较辩证的观点是“自己、运气和他人”排第一位。真正认为靠他人和靠运气的很少。
从挫折和困难应对来看,积极能动方面占绝大多数:勇敢面对(216)、坚持(65)、找别人帮忙(62)、分析解决(59)、自我激励(48);但同时也有顺服以退为进的策略:顺其自然(32)、绕道而行(27)、自我安慰(27)、放弃(26)、以后再解决(19)、保持平常心(18)、以退为进(18)、一笑而过(14)。说明我们的理论构想的“阳”和“阴”是和实际一致的。
从自我控制信念来看,认为很重要(236)、一般(125)、没多少用(139)、没有用过这个信念(36),说明信念的激励作用也是因人而异的,总体上认为很重要的占多数。
综上所述,调查结果基本上与我们的预想一致:大学生自我控制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自我控制问题给他们带来消极的影响;大学生对促进和破坏自我控制的因素与我们构想要素基本一致;大学生对挫折和困难的应对策略与我们构想的自我激励要素一致;大学生对自我控制信念的作用持积极肯定态度。只有预想4“大学生对成功和失败归因应该自我内在归因占最多”,与调查结果稍有出入,调查结果为“自己、运气和他人”排第一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