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东方文明古国,历代的思想家都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思想论述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不可能系统地阐述古代思想家有关自我控制的论述,只能略作简单的介绍。
阴阳五行学说,对于我们理解万物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价值。《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何故也?阳卦奇,阴卦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阴阳观念基于天,本指气或气温;五行的观念基于地,本指物。二者所指,本来就有多方面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物体的阴阳两面,不断地一动一静地运动着,五行万物,均由此而化生;因此,阴阳为五行之合,五行为阴阳之分,阴阳中各具五行,五行里互含阴阳。“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土金,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化生,而变化无穷焉。”(太极图说)阴阳运动的规律:两体合一、动静升降、始终持续、两极反复。阴阳五行,博大精深,这里只能简单地取其要义,即对立统一辩证运动之意。阴阳的划分可以有多种维度,如动静、上下、正负、内外、积极消极等。而且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大的自我控制。非常强调自律和修身,只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认为的思想意志(志)统帅人的意气情感(气),思想意志到了哪里,意气情感也就在哪里表现出来。所以人既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同时又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情感。《鬼谷子》说:“志不养则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恍惚;恍惚则参会不一。”荀子说:“若夫心(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乎今而志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意思说至于意志端正,德行深厚,认识精明,生在当今而懂得古代的人,这一切都在于他自我的努力。荀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夺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
中国古代学者强调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首先,立志要大。如张载指出:“学者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在他看来,志小容易实现、容易满足,这样就会影响进取。其次,立志要专。如孟子说:“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王夫之说:“情专志壹,气亦至焉,而后耳目口体一听令于心之所之,有力而不惮用,用而不诡其施也。”再次,立志要坚。如张载说:“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以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www.xing528.com)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孟子指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