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社会认知理论研究

大学生社会认知理论研究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班杜拉形成了人类功能的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的核心是主体能动观。在社会认知论中,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惠决定论。

大学生社会认知理论研究

1963年,班杜拉与他的第一个博士生沃特斯合作出版了《社会学习和人格发展》一书,首次提出了能解释间接学习的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vicarious reinforcement)。班杜拉从此成为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于1977年出版的《社会学习理论》成为这种理论及其研究成果的总结性著作。社会学习论以人、环境和行为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为基础,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人的符号表征能力是进行观察学习的前提保证,同时提出,人的认知调节对思想和行动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尽管班杜拉认识到人们的模仿是有意识的,但此时他主要强调的是社会因素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强调的仍是外部环境的作用。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班杜拉形成了人类功能的社会认知论。该理论在社会学习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个体拥有的信念对自身行为和思想的作用。班杜拉认为,信念能使个体对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进行调控,“人们的所思所想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班杜拉用这些信念勾勒了一个具有五种基本能力的人类自我系统。这五种能力分别是:符号表征(使用符号的能力)、预测(深谋远虑的能力)、替代(观察学习的能力)、自我调节(评价性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我反省(反思性自我意识能力)。特别是人类特有的符号表征能力。正是由于具备这一能力,人们才能够理解周围的环境、构建行动的指南、从认知上解决问题、支持深谋远虑的行动过程、通过反省获得新的知识,并且与任意时空距离之外的人们进行交流。正是由于人们能够用符号来表征他们的经验,他们的生活才富有意义和连续性。人类的符号表征能力解释了人类的学习能力。神经结构和神经系统为个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潜能,各种不同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以符号的形式加以表征,从而个体潜能在生物限制内得以实现。人类的自我系统在人类的适应和行为改变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人类的行为是自我系统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人类行为又分别影响了外界环境和自我信念。社会认知论的核心是主体能动观。按照这个观点,人是自我组织的、主动的、自我反省的和自我调节的,而不是仅由外界环境所塑造或由潜在内驱力所推动的反应机体。人类功能是主体因素、行为和环境三者动态相互作用的产物。在这个三方互惠的因素模型中,人不仅受环境影响,同时也改变了环境。班杜拉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一书系统地阐明了社会认知论的理论框架,并分析了大量可用该理论来解释的知识。

班杜拉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一书,又对自我效能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1.三方互惠决定论

图2.2 三方互惠决定的因果模型

逐步深入地分析研究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贯穿于班杜拉全部学术生涯的主线。在社会认知论中,班杜拉摒弃了心理动力学和心理特质论的内因决定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的外因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为辩证和完善的三方互惠决定论。该因果模型认为,人的行为、认知等主体因素以及环境三者之间构成动态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任意两个因素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强度和模式,都随行为、个体、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如图2.2所示,B,P,E分别代表行为、主体、环境,双向箭头表示两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决定关系。主体与其行为之间的相互决定意味着:一方面,个体的期待、信念、目标、决定、情绪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行为的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地决定着他的思想信念和情感反应等。同样,在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决定中,虽然环境状况作为行为的对象或现实条件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但行为也改变着环境以适应人的需要。主体与环境这一对相互决定的关系则表明,虽然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机能等是环境作用的产物,但环境的存在及其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潜在的,并取决于主体的认知把握。

三方互惠决定论包含着对人性的一种理解方式,即人一方面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如充满机遇的人生意义取决于个体的把握,另一方面人也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而不是无限自由的。

2.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

1)观察学习

班杜拉曾做过一系列儿童攻击玩具娃娃的研究(1965),实验结果证实,人类无需原则惩罚或奖励就能形成新的行为。这与斯金纳的强化说相矛盾。班杜拉用观察学习的概念解释了这个客观现实。观察学习是班杜拉所勾勒的五种人类基本能力中替代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他认为,观察学习主要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其中观察者将有关示范原型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转换成符号表征,作为观察者以后表现这种行为的内部指导。观察学习可以分为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生成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指观察者将其心理资源如感觉通道、知觉活动、认知加工等关注于示范事件的过程,它决定着个体从大量示范事件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以及从观察对象中获得什么信息。要通过观察他人进行学习,个体首先必须注意所要学习的事件。观察榜样的细致程度是决定学习示范事件的关键因素。例如,如果个体在观察榜样的时候,恰好体力匮乏,或者情绪不佳,则他们的学习动力很可能会受到削弱。同样,如果观察者因外界的其他刺激而分散了注意力,其学习过程也会受到影响。另外,榜样本身的特征也对观察者的注意过程有所影响。如果榜样运用了戏剧化的肢体动作或者颇具色彩的语言,那么观察者会更为注意他所示范的事件。同样,如果榜样有威望、外形极具魅力或者对所示范的任务有很强的能力,那么也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而观察者眼中的榜样与自己的相似性影响着观察者对榜样的认同,继而牵扯到他们对示范事件的注意倾向性。

如果注意过程之后没有紧接着发生保持过程,那么对观察学习来说,最先的注意过程就变得毫无作用。保持过程,是观察者将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有关示范行为的信息转换成表象的(imaginal)或语义-概念的(verbal-conceptual)符号表征并存储于记忆之中以备后用的过程。其中,认知演练(cognitive rehearsal)起着重要作用。通俗地讲,认知演练就是将示范事件或行为在头脑里像放电影一样放一遍。保持过程以人类五个基本能力中的符号表征能力为基础。人们在一系列认知和语言过程中都需要运用符号表征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它来内化经验和经历,可以运用它来与别人交流,可以利用它解决问题,它还有利于人们预测未来事件并且构建以后的行为。可以说,表象和言语符号是未来行为的认知基础。

观察学习的第三步是,观察者必须生成示范行为,即观察者在外显行为水平上实现示范行为的符号表征,它是一个不断接近的概念-匹配(conception-matching)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观察者除了具备复制被观察事件的技能,动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动机过程,涉及行为反应的获得与表现的区分,是观察者在某种诱因驱动下表现由前三个过程中所获得的行为方式。例如,我们观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常常观察到职业球员们所做的精彩的灌篮动作,但除非我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能做出类似的动作,否则我们根本不会去模仿。但对于一个篮球运动员来说,通过观看这种精彩赛事,他们的球技就有可能得到提高。所以,操练被示范的行为可以促进观察学习;而观察者想象自己能成功复制被示范的动作,这也有利于他们的观察学习。

如果观察者没有学习被示范行为的动机,那么注意和保持过程不会导致生成过程。对观察学习而言,强化并非必要因素。这是班杜拉与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区别之一。班杜拉承认传统行为主义的动机因素、奖赏和惩罚所具有的效力,但他还增加了预期强化(promised reinforcement)、观察者对其行动结果的积极的或消极的符号表征以及替代强化的概念。替代强化源于对榜样的行为结果的观察。行为主义者曾将这些因素作为学习源,而班杜拉则对它们作了新的界定,认为它们是人们表现已习得的行为的动机。

2)亲历学习

在社会认知论看来,观察学习是人们形成思想和行动的一种途径,但该理论并没有否认通过直接经验得到的学习。班杜拉将通过反应结果而获得的学习称作亲历学习(enactive learning)。与传统行为主义根本不同的是,社会认知论强调认知等主体因素在亲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而前者则否定认知因素的存在,认为反应结果对行为的塑造是一个自动作用的过程。班杜拉认为,反应结果之所以能够引起学习,取决于人们对反应结果功能价值的认识。

首先,反应结果对反应主体具有信息价值。由反应结果引起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双向作用过程:个体从反应结果中得出关于结果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认识,由这一认识指导的反应及其结果又有选择地加强或否定着这一认识,从而不断改善和提高个体的行为技能。所以,亲历学习也是个信息加工过程,可以被看作是观察学习的一个特例,只是观察对象从他人的行为转换成了自己的行为结构和环境事件的信息。而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个体学会的是有关行为的抽象规则,而不是具体的反应方式。

反应结果对反应主体还具有动机的功能。个体在行动之前,会预期行为的未来结果,这种预期通过符号形式表征于个体当前的认知表象中,就可以转化为当前行为的动机。所以,在亲历学习中,反应结果主要是作为居先的而不是后继的决定因素发挥着作用。

班杜拉将由反应结果引起的试误学习和由示范作用引起的观察学习统一起来,宏观地探讨了创新事物的社会传播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观察学习在社会水平上的意义。人的一切行为或技能,最初都必然是通过各行为领域内的先驱性个体的试误学习获得的。一旦这些行为或技能被一定范围内的个体习得而逐渐转变成人类的普遍经验,那么其他个体就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过程获得这些技能。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导致任何新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态度等都可以在一夜之间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符号环境。在社会认知论看来,符号的示范作用是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传播的关键,符号的观察学习(symbolic modes of modeling)具有广泛传播的社会效应。

3.自我调节能力

社会认知论认为,个体具备自我调节机制,这使个体有可能做出自我导向的改变,并且有能力影响自己的行为。自我调节是指个体通过计划、预期等来激活、指导和调控自己的行为。从广义上讲,自我调节机制就是三方互惠决定论中的人的主体因素及其作用;从狭义上讲,它可被看作是一个自我反馈系统,包括行为目标的自我设定、实际行为表现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在此基础上的自我反应。(www.xing528.com)

班杜拉的行为自我调节机制包括三个方面:自我观察、判断过程和自我反应。其思想和过程可用图2.3来表示。

图2.3 班杜拉的行为自我调节机制

作为一个反馈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对个体行为的动机效应,既不决定于个体自我设定的行为标准本身,也不决定于自我观察,而取决于对二者之间差距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应。如果实际行为表现超过了自我设定的内部标准,那么个体将感到自我满足而保持这一行为方式,或在此基础上设定更高的行为标准。如果实际行为表现达不到自我设定的内部目标,个体或者感到泄气而自怨自责,或者在反省的基础上纠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表现,或者重新设定行为标准,放宽自我要求。班杜拉认为,自我反馈系统是最独特的人类特征,因为它使个体能够反思和评价自身经验和思想,从而改变思想和以后的行为。个体所持的有关自身能力和努力结果的信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将来行为的方式,而知识和技能一般没有预测功能。总之,社会认知论蕴含着这样一种信息:人们的自身信念是其行为和动机的关键因素。

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自我主导能力(capacity of self-directed)。人们计划行动过程、预见可能的行为结果、设置行动目标并向自身挑战,从而激励、指导和调节他们的活动。个体在设定了行为目标之后,通过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行为结果来调节自己的动机和行为。他们做令其满意或自觉值得的事情,对引起自我贬低反应的行动加以抑制。强调人类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使得社会认知论特别适合解释如今这个日益更新的社会。信息日新月异、社会和科技加速发展,个体必须通过生活来加强自我更新,使自身能够胜任并得以发展。否则,个体只能被动地服从环境的要求,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脚步。

4.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班杜拉最早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经过20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他在1997年出版了《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一书,对自我效能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在班杜拉的论著中,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和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自我效能信念(self-efficacy beliefs)、自我效能知觉(perceived self-efficacy)和效能信念(efficacy beliefs)等术语交替使用的,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因此,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创建的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一理论中,班杜拉特别强调人是行动的动因(agent),特别强调人所具有的动因作用(agency),即人的能动性。自我效能感就是人对自己作为动因的能力信念,它控制着人们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并通过它控制着人们所处的环境条件。所以,自我效能是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

班杜拉认为人的能动性是其内部因素(以认知、情感和生物事件的形式出现)、行为模式和环境影响三者彼此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不只是由外部事件塑造的有反应性的机体,而是自我组织的、积极进取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的。人的能动性有几个核心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意图,人们形成意向,其中包括计划和实现计划的策略。第二个特点是预谋,能动性在实践上延伸不仅指向未来的计划,而且人们自己确定目标并预期未来行动的可能结果,以便预期性地指引并激励自己努力。当然未来事件不可能是当前的动机和行为的原因,因为它们本身并不是实际的存在。然而,通过预先谋划,所设想的将来能变成现实。通过当前认知上的表征,所设想的将来转化成当前的动机作用因素和行为的调节者。能动性的第三个特点是自我反应。人们不仅是计划者和预谋者,也是自我调节者。他们采用个人标准,通过自我反应的影响,监督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做使自己满意的和有自我价值感的事,不做招致自我谴责的事。人的能动性的第四个核心特点是自我反思。人们不仅是行动的主人,也是自己能动性的自我考察者。他们反思自己的效能、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以及他们从事的事业的意义,如有必要,将作出矫正性调节。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体自我效能感主要有四个来源:成功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导以及面临某一任务时的身心状态。作为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主观信念,效能信念影响人的思维、情感、行动并产生自我激励。具体地说,这样的信念调节人们选择干什么;在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中投入多少努力;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他们能坚持多久;他们的思维模式是自我抑制的或是自我提高的;在应付困难情景时,他们经受多大压力和沮丧以及从逆境恢复的活力。个人自我效能感高有益于取得成就和保持健康的情绪。自我效能的信念系统是人类动机、幸福和个人成就的基础。除非人们相信通过自己的行动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否则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诱使人们去面对困难,并在其中坚持不懈。自我效能感的提出,有利于解释人与人之间行为的广泛差异性,即便他们具备相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人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念比其实际的能力水平能更好地预测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个体潜能能否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效能感与实际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相符与协调。

班杜拉写道,人们有意识地做许多事以影响其发展和生存的环境。但是在人生道路上也有许多偶然事件。人生的未来方向、人们的婚姻配偶和职业生涯常常有偶然因素。他们追求积极的生活,以便增加他们经历中的偶然机遇,从而使好事得以发生。机会青睐好奇的和好冒险的人,他们积极奋斗,不断探索新事物,即将获得成功。人们也通过培养兴趣、自我效能的信念和胜任能力来使他们的好运得以实现。这些人类自身的资源使他们经常获得未曾预料的大多数机会。在人们经历的人生道路上,进取心和自我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掌握自己命运的更大帮手。

电子技术的惊人发展和全球人类相互接触为人们塑造自己的社会未来和民族生活提供了新的适应性挑战和更多机会。通过信息技术而引起的知识全球化,人们能借助飞速发展的网络媒体,以超越时空的方式影响自己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人们依据自己的效能信念行动,并利用网络媒体上的大量知识,提升自己的教育、健康、工作、组织的创新精神和生产力,从而改变影响他们生活的社会条件。在许多方面,人们并不能直接控制影响他们生活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化的习俗。他们借助拥有资源、知识、手段的其他人,依靠代理人的力量,以他们的名义确保自身所希望的结果得以实现。

人类的生存不是孤立的。所以,班杜拉将人类主体的概念加以扩延,涵盖了集体主体(collective agency)的范畴。此概念的发展使社会认知论不仅能够解释个人主义社会中人类的适应和改变,同样也适用于集体主义社会的有关问题。他分析了集体效能感在学校、社区、各种社会机构的成就,以及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的作用。

5.自主学习研究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自我教育,或者说自主学习,所以这里也简单介绍齐默曼的自主学习的理论,之所以放在社会认知理论章节来介绍,是因为齐默曼自主学习的理论是一种社会认知的观点。齐默曼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者之一,也是自主学习的社会认知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不仅在自主学习的界定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对自主学习的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也较前人更为深入。1989年,他在吸收班杜拉的个人、行为、环境交互决定论思想以及自我调节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型。此后(1994,2000),又不断修改完善了这一模型(图2.4)。

图2.4 齐默曼的自主学习模型(Zimmerman,1989,1998,2000)

齐默曼认为,与其他形式的学习一样,自主学习要涉及自我、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自主学习者不仅能够对内在学习过程作出主动控制和调节,而且能够在外部反馈的基础上对学习的外在表现和学习环境作出主动监控和调节。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个体不断地监控和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状态,观察和运用各种策略,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营造和利用学习环境中的物质和社会资源。就自主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来讲,可以按其发生顺序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阶段(forethought phase)、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performance/volitional control phase)和自我反思阶段(self-reflection phase)。在每一阶段,自主学习又受到若干因素或子过程的影响(表2.6)。

表2.6 自主学习涉及的子过程或因素(Zimmerman,2000)

具体说来,在计划阶段,主要涉及任务分析过程和自我动机性信念两个方面。任务分析过程又包含两种子过程,一是目标设置,二是策略计划。目标设置指确定具体的、预期性的学习结果,策略计划指为完成学习目标而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自我动机性信念是学习的内在动机性力量,是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过程具有启动作用。它主要包含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内在的兴趣或价值、目标定向等成分。其中,目标定向是指个体以掌握知识技能还是以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自己的目标价值取向。

在行为或意志控制阶段,主要包含自我控制和自我观察过程。自我控制过程帮助学习者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任务上,它又包括自我指导、使用心理表象、集中注意力、运用任务策略等过程。自我观察是指对学习行为的某些具体方面、条件以及进展的跟踪。准确、及时、全面的自我记录是自主学习者常用的有效自我观察手段。当自我观察不能对学习方向的偏离提供确切的说明时,个体还要启动自我实验过程,亦即通过系统地变换学习的过程、策略、条件等,以求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在自我反思阶段主要涉及两种过程: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自我判断又包含自我评价和归因分析两种过程。前者是指对学习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致程度以及学习结果的重要性的评判;后者是指对造成既定学习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如较差的学习成绩是因为能力欠缺还是因为努力不够等。自我反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我满意,这是基于对自己学习结果的积极评价而作出的反应,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获得自我满意感看得比获得物质奖励更为重要;二是适应性或防御性反应,适应性反应是在学习失败后调整自己的学习形式以期在后继的学习中获得成功,防御性反应是为了避免进一步学习失败而消极地应付后续的学习任务。

尽管自主学习包含着复杂的结构和过程,但是在齐默曼看来,自我效能、目标设置、策略选择和运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成分似乎更为重要也更容易操纵,因此他主张对这些成分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Zimmerman,1997,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