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坦克转向产生的外力矩效果

坦克转向产生的外力矩效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图6.2.4可知,这两个地面转向阻力与坦克平面中心C点的距离都为L/4,将这两个转向阻力对平面中心C点取矩,可得地面转向阻力矩公式为由上式可知,地面转向阻力矩纯粹是地面的横向阻抗力矩,它随车重G、接地段长度L、地面转向阻力与法向负荷比例系数μ的增加而增加。

坦克转向产生的外力矩效果

将坦克在水平地面上、低速、匀速转向时,所受的纵向力(FR1、FR2、F1、F2)和转(横)向阻力(FSq、FSh)这些外力对坦克平面中心C点取矩,就形成了坦克转向时的两个外力矩,这就是坦克的地面转向阻力矩和转向驱动力矩。

1.转向阻力矩

坦克转向时地面的转向阻力矩Tμ主要是地面转向阻力FSq和FSh所造成的。由图6.2.4可知,这两个地面转向阻力与坦克平面中心C点的距离都为L/4,将这两个转向阻力对平面中心C点取矩,可得地面转向阻力矩公式为

由上式可知,地面转向阻力矩纯粹是地面的横向阻抗力矩,它随车重G、接地段长度L、地面转向阻力与法向负荷比例系数μ的增加而增加。可见,履带接地段越长对车辆其他性能方面都是有利的因素,唯独对转向是不利的因素。现有坦克等装甲履带车辆的接地段多数不是太长,主要原因是接地段太长了转向阻力矩大,转向较困难。

同时,地面转向阻力矩还和履带接地段法向负荷分布图形有关。式(6.2.1)是在履带接地段法向负荷为矩形的假设前提下推导出来的。很明显,当接地段法向负荷图不为矩形时,转向阻力矩的表达式也和式(6.2.1)不同。当地面外形不同,如在土岭或土埂上转向时,法向负荷图形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等腰三角形分布,转向阻力矩最小(为μGL/6)。如果在弹坑或凹坑内转向时,法向负荷图形变成中间小两头大的反等腰三角形分布,此时转向阻力矩最大(为μGL/3)。如果在较大的坡道上作上坡或下坡转向时,法向负荷图形变成了一头小另一头大的梯形分布,此时的转向阻力矩介于上述两种极端情况之间。

2.转向驱动力矩

坦克的转向驱动力矩Tq是推动坦克旋转的主动力矩。坦克在水平地面上、低速、匀速、单车转向时,转向驱动力矩由坦克接地段所受的各纵向力对坦克平面中心C点取矩求得。如图6.2.1所示,纵向力对C点的力矩平衡方程式为

因为在水平地面上转向时,已经假设FR1=FR2,所以转向主动(驱动)力矩Tq

由上式可以看出,坦克的转向驱动力矩和外侧履带上的牵引力F2、内侧履带上的制动力F1以及履带中心距B成正比。前边曾讨论过F1和F2的最大值不能超过履带和地面的附着力。履带中心距越大,转向驱动力矩越大,转向越容易。但是,B值过大,将会增大坦克正面中弹的可能性,特别是给铁路运输坦克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近代坦克的B值通常变化不大。

3.转向阻力系数(www.xing528.com)

转向阻力系数用μ来表示,定义为履带接地段单位长度上的转向阻力s和对应的单位长度法向负荷p的比值,即

在坚硬路面,如水泥地面上转向时,地面转向阻力主要是摩擦阻力。转向阻力系数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和转向半径无关,其大小等于履带板与该地面间的摩擦系数

在松软地面,如干燥的草地上转向时,转向阻力系数随转向半径增加而减小,尼基金教授提出了计算平均μ值的经验公式:

式中 μmax——坦克以规定半径Rg=B/2做制动转向时的最大转向阻力系数,该值由实验求得,如表6.2.1所示;

a——经验系数,a=0.80~0.87。

其中,经验系数a最有代表性的值为0.85。将它代入上式,可得如下的常用形式:

表6.2.1 不同地面的μmax

  注:表中数据部分取自尼基金所著《坦克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