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车辆系统仿真理论与实践-差分解法及适用范围

车辆系统仿真理论与实践-差分解法及适用范围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式可以由第n个时间层推到第n+1个时间层,该式提供了逐点计算um,n+1的明显表达式,所以上述差分解法称为显式差分解法。若按下式计算:则式将变成即由式可知,为求um,n+1不仅要知道um,n,而且要知道um-1,n+1及um+1,n+1,因此要用迭代解法,上式即隐式差分解法。由式可得即或写成这说明,对显式差分解法,时间步长τ与空间步长h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见,显式差分解法不适用于高精度的仿真计算。

车辆系统仿真理论与实践-差分解法及适用范围

差分解法是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将变量离散化,进而得到一组代数方程,然后利用已给出的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逐个求解,则可将任一时刻、任一空间位置上的系统中的状态变量的值全部计算出来。

设有一条长为l的细棒,其侧面是绝缘的,t=0时,温度分布为φ(x)。现将它两端接于温度为u1(t)及u2(t)的物体上,试计算不同时刻棒上各点处的温度。

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下式来描述:

式中,K为导温系数,它取决于棒的导热系数、比热容和质量密度。为了解此方程,首先给出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假定0≤x≤l,0≤t≤T,有

其中,式(2.4.2)为初始条件,式(2.4.3)及式(2.4.4)为边界条件。

差分解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取时间变量t的步长为τ,将整个时间分为N份。取空间变量x步长为h,将整个长度分为M份。则在x-t平面上构成一个矩形网格,如图2.4.1所示。

图2.4.1 x-t平面上的矩形网格

图2.4.1中网格交点有

(2)以差分来代替微分,即

(3)将式(2.4.5)及式(2.4.6)代入式(2.4.1),则得

式中,

(4)从t=0开始计算(即从第1列开始计算),u0,0及uM,0如可由边界条件来确定,而中间各点um,0(m=1,2,…,M-1)可由初始条件来确定,即

u0,0=u1(0)

uM,0=u2(0)

um,0=φ(mh)

(5)然后计算第2列(n=1)上各点的值,计算时,两端由边界条件来确定,而中间各点则由式(2.4.8)来计算,例如:

(6)然后计算第3列(n=2),直到n=N为止。

根据式(2.4.8)可以由第n个时间层推到第n+1个时间层,该式提供了逐点计算um,n+1的明显表达式,所以上述差分解法称为显式差分解法。

与显式差分解法相对应,还有隐式差分解法。若按下式计算:

则式(2.4.7)将变成

(www.xing528.com)

由式(2.4.10)可知,为求um,n+1不仅要知道um,n,而且要知道um-1,n+1及um+1,n+1,因此要用迭代解法,上式即隐式差分解法。

采用差分解法时,若时间步长τ及空间步长h选择不合适也有可能产生数值计算发散的现象,即也存在稳定问题。

由式(2.4.7)可得

则误差εm,n应满足

为不失一般性,现假设初始时刻的误差为

其中,k为频率参数,即波数,它是一个任意的实数,1/k称为波长。

为求出满足式(2.4.11)的εm,n,可先假设它为如下形式:

式中,λ(k)为对应于波数k的增长因子,简写为λ。

将式(2.4.13)代入式(2.4.11),得

消去公因子λn eikmh,可得

式(2.4.14)就是差分构成式(2.4.11)的特征方程,它的根为

式中,

为保证误差不恶性增长,即保证计算稳定,要求特征根在单位圆内,即

由于计算中舍入误差是随机的,因此应该认为各种k的频率组合都是可能的,故式(2.4.16)应对一切实数k值均能满足。由式(2.4.16)可得

或写成

这说明,对显式差分解法,时间步长τ与空间步长h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若为了提高精度将h减半,则根据式(2.4.18),τ要减小为原来的1/4,这样总的计算时间将加长8倍。可见,显式差分解法不适用于高精度的仿真计算。

类似地,可得到隐式差分解法的特征方程为

它的特征根为

式中,。因此,不论k、τ、h为多少,都有,故隐式差分解法为恒稳的解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