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招贴广告在宣传“征兵”“募捐”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带动了战后商品广告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商品经济全球化,更加需要广告传播来促进商品流通和市场竞争,伴随印刷技术的革命和电子制版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广告发展的黄金时代。
广告传播的沿革,离不开艺术设计的变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生产力低下,广告的设计制作并没有明确的分工,大都由视觉艺术的创造者——画家们来负责广告的设计工作,依据画家们自身的绘画技能和主观的审美取向来评价广告。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强劲及社会经济的繁荣,批量化的生产改变了“卖方”市场,使之成为“买方”市场,也改变了人们对广告设计的认识观念和思想。把艺术设计看作解决艺术与机器技术之间的冲突手段,是工业革命生产条件下的产物。
在19世纪中叶,英国兴起了争取艺术和手工艺联系的运动,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年)。威廉·莫里斯等人倡导了“手工艺复兴”,呼吁“要为社会考虑更多美的设计”,追求唯美与装饰的审美趣向。威廉·莫里斯晚年设计的书籍装帧,主张画面的二维空间形式,使艺术设计摆脱了当时盛行的三维空间表现模式。
另一位对设计思想有较大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荷兰“新造型主义”和风格派画家的中坚彼埃德·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年)。他于1917年创办了《风格》杂志,主张灵活的面的分割是美学的神,追求明晰、功能的美学原则,强调抽象、简洁、高秩序的形式美。彼埃德·蒙德里安表示:“新造型主义把丰富多彩的自然压缩成一定的关系造型,艺术成为与数学一样精确表达宇宙特征的直觉手段。”风格派反对传统的因循守旧艺术表现形式,用点、线、面、色四大造型元素表现客观事物,认为面的分割是美学精粹,为现代设计的创新起了示范作用。(www.xing528.com)
第三位具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奠基人华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包豪斯的理论集中体现在《包豪斯宣言》中,宣言指出:“……现在,各种造型艺术闭锁地孤立存在着,只有借助所有创作者共同的和相互渗透的活动,才能摆脱这种状况……建筑家、雕刻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作为一种职业的艺术不复存在,艺术家和工艺师之间根本上没有任何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超出个人意志的珍贵时刻,凭借上苍的恩赐,在豁然开朗的罕见时刻或在意志的强烈敲击下,前所未见的艺术可能繁荣。然而,工艺师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真正的想象力的创造根源即建立在这里。让我们建立一个设计家联合会吧!在这个新的联合会里没有造型艺术家和工艺师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差异!”包豪斯理论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它对整个20世纪设计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和客观的法则。包豪斯学校云集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大师:瑞士画家、表现派主要代表之一保罗·克莱(Paul·Klee,1879—1940年);匈牙利结构主义画家莫霍依·纳吉(Moholy·Nagy,1895—1946年);俄国画家、抽象主义画派创始人之一康定斯基(V.Kandinsky,1866—1944年),等等。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求异”的艺术氛围是培育现代设计概念创新意识的催化剂。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包豪斯学校只办了14年,毕业学生520人,但这些人大都成了现代设计思想的传播者,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设计发展。
第四位是法国籍匈牙利人、视觉派艺术的中坚瓦萨拉利·维克多·德(vasarely Victor.de),他以光学探索几何形成倍数变幻中大小、虚实节奏及数学精确性的新颖形式——“视幻艺术”,于20世纪60年代风靡世界画坛。1965年视觉派艺术在纽约举办展览,参展的有15个国家106位画家、设计家的精彩杰作,为全球艺术界所瞩目。视幻艺术广泛地应用于世界各国现代设计领域的广告、服装环境艺术之中,至今方兴未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