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全省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开办妇幼保健站,创办个体、集体保健站、接生站165个,设产床72张,从业人员196人。改革农村妇幼保健组织形式,妇幼保健站派出妇幼保健人员驻乡镇防疫站,参加防保组工作。各市由市、区医院派出驻街道的预防保健所,开展地段防治,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和龙县采取县妇幼保健院派出人员驻乡(镇)抓保健工作,或把乡(镇)的妇幼保健医生编制划归县保健院,以县保健院派员身份在乡(镇)工作。全省90%乡镇卫生院设立防保组,有2名保健医生,每村有1名女乡村医生或卫生员。
1987年,全省个体、集体保健站、接生站发展到169个,比1986增加4个,全民所有制妇幼保健力量不足问题初步缓解。国家卫生部拨款60万元,对榆树等8个县、市妇幼保健机构重点装备。全面实行目标管理,质量控制,推行妇幼保健程序化管理。
1989年,全省出现多种基层防保组织形式,农村大体分两类:一类是防保站完全独立,即防保站由乡镇政府管理或防保站从县防疫站分离出来作为乡镇的分站。第二类是相对独立,乡镇防保站仍然设在卫生院内。城市基层防保组织有三种形式:医疗单位在街道建防保所或在医院成立预防保健科;市卫生局在街道建防保站;市防疫站向街道派驻防保人员。年底,全省有2/3的乡镇成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防保站。白城地区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乡镇防保站197个,占全区乡镇总数的93.4%,共有乡镇防保人员1207人,占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30%。四平市“以医院为中心扩大预防”和磐石县“在乡镇建立相对独立的防保机构和队伍,实行防保工作全员管理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同年,“加强中国基层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项目确定吉林省集安、舒兰、东丰、抚松、洮南5县(市)为项目县。
1990年,全省有95%以上的乡镇建立相对独立或独立的防保站,按规定标准配备防保人员。
1991年8月,全省建立三级预防保健网络,一级为村预防保健室,二级为乡镇保健站,三级为县妇幼保健院(所)及县医院儿科。
1993年,磐石县妇幼保健院收入突破百万元。梅河口、榆树等地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职工集资,兴办副业,改善职工生活。(www.xing528.com)
1994年,全省80%的乡镇卫生院建产房。开展妇幼保健机构分级评审,有13个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标准,占全省妇幼保健机构总数的20%。
1995年11月11日,舒兰市代表吉林省接受“加强中国基层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项目终期评审,项目执行和项目管理达到一类标准,全省承诺的妇幼卫生项目目标如期实现。
1996年9月,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妇幼卫生合作项目新增榆树、通化、乾安、德惠4个地区为合作项目县。舒兰、和龙、集安、东丰、洮南、抚松为社区及家庭促进项目地区。10月29日,经国家卫生部批准,吉林省1996~2000年妇幼卫生合作项目启动,榆树、德惠、舒兰、东丰、集安、通化、抚松、洮南、乾安、和龙10个县(市)参加项目的执行。
年底,通过3年努力,全省改扩建县级妇幼保健院247所,各乡镇卫生院均设立相对独立的预防保健站,并以1∶3000服务人口比例,配备了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村卫生所均配备女乡村医生承担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并负责开展计划生育和优育知识宣传。村级女医生或卫生员51667人。B型超声诊断仪等设备已装备到县乡一级,每个乡村平均装备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常规服务设备27台件。
1998年,对全省18家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评审。延边州妇幼保健院、辽源市妇幼保健院被评定为二级甲等;长春市妇幼保健所被评定为甲等(未设床位);通化市妇幼保健院为二级乙等。一级甲等:榆树市妇幼保健院,长春市南关区妇幼保健院,磐石市妇幼保健院,吉林市龙潭区妇幼保健院、船营区妇幼保健院,图们市妇幼保健院,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和龙市妇幼保健院。全省市(州)及以下妇幼保健站、所58个,床位470张,卫生技术人员2322人。有妇幼保健院20个,床位828张,卫生技术人员2003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