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首次开展股静脉置管技术、血液灌流技术及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技术。同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应用日本进口硅胶管材质的动静脉外瘘,相较直穿动脉患者痛苦大大减轻。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成立,拥有血液透析机1台,开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
1987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冯修普教授在苄合剂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并通过省级鉴定。同年,动静脉内瘘手术和血液透析技术成功开展。
1988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液透析使用中空纤维透析器,碳酸氢盐开始广泛使用,透析并发症进一步减少。同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透析室血液透析机增至3台,其中,2台国产台式透析机,1台日产机。同年,省人民医院成立肾内科,透析室归肾内科管理,科室拥有肾脏病床位8张,对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常见肾脏病独立诊治。同时开展可调钠透析及腹水回输技术,血液透析开始向个体化血液透析工作模式转化。
1989年5月,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病科成立,总院、二部均设有肾病科门诊,徐学明教授为科室主任,病房设23张床位,血液透析机4台,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年住院患者202人次,门诊就诊4644人次,血液透析1590人次。同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开展省内第一例肾穿活检术。
1990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派医务人员赴日本仙台医院进修后,首次将动静脉吻合瘘技术引入,采用患者自体血管,经手术吻合前臂桡动脉及头静脉,无须再用外源性硅胶管接入。
1991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苗里宁等在省科委的资助下,研制成“黄丹结肠透析液”,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新方法。
1992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徐学明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会吉林省分会主任委员,并在延吉市召开第一届吉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会议,当年肾病科即获得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
1993年3月,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在全省首次开展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告别使用动静脉外瘘行血液透析的时代。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第二届吉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会议。肾病科开始应用美国政府赠送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www.xing528.com)
1994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病科扩建后建筑面积达到900平方米,其中血液透析室面积约700平方米,透析机17台。同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腹膜透析系统,腹膜透析水平显著提高。同年,省人民医院对于合并肾性贫血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开始应用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进行纠正贫血的治疗。
1995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开展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清除血液透析无法清除的中、小分子物质,透析并发症减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同年,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瑞典金宝新型血液透析机(1台超AK-100,4台AK-90)以及先进的水处理系统,开始进行碳酸盐血液透析,透析室由2台透析机增至5台。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开展腹膜透析置管术。省内率先引用动静脉套接法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改为动静脉端侧吻合,使动静脉内瘘术更合理、更成熟。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规模扩大,购进瑞典金宝AK-100透析机2台,开展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肾穿刺活检术。
1996年,省人民医院购进德国费森血液透析机4台,透析患者增加至20余人,血液净化方式趋于多样化。开始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同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与省人民医院合作,研制中式结肠透析冲剂,并获得省卫生厅的资助。
1997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开展颈内静脉置管技术及床旁血滤技术。
1998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开展腹水回收技术,并发症及感染发生减少。结肠透析技术有效清洗结肠,清除体内毒素,起到对慢性肾脏病治疗的作用。在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成立吉林省肾脏移植与血液净化中心,进入血液净化、移植技术同步发展阶段。
1999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肾病科年门诊14268人次,住院308人次,血液透析2689人次,腹膜透析置管术16例。引进百特腹膜透析机1台,开展全自动腹膜透析技术,改善透析效果,减少感染发生概率。
2000年7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开展血脂分离术和肾移植手术,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肾病内科开展肾移植手术的医疗单位。同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新增10台日本产透析机,采用贝朗钢制套管针反复穿刺桡动脉或足背动脉。同时采用动、静脉置管术,以股静脉置管为主,透析血管损伤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