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二〇八医院 1946年7月,在原江苏省宝应县太仓镇组建,番号为第七后方医院。1954年10月在长春市西安大路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八医院。
1986年7月,派出医疗队员到农安抗洪一线巡诊,诊治3500人次。11月3日,成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1987年5月,第一例人工授精婴儿诞生。9月7日,全军第二届儿麻后遗症矫形专题学术报告会在医院召开,成立全军儿麻后遗症研究会,外四科主任医师门洪学当选会长,副院长庞伯友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1988年8月20日,大安市月亮泡水库大坝决堤,派出医疗队诊治6194人次,巡诊10000余人。
1990年,吉林省部分地区流行甲肝,治疗甲肝患者500余名。
1991年8月,药剂科被评为“吉林省中药药理毒理实验基地”。
1992年5月,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防治研究中心在医院成立。被国家残联评为“全国助残十佳单位”。
1993年,获得全军优质服务“白求恩杯”。被国务院残委、总后等11个单位联合授予“全国助残先进单位”。
1994年7月25日,通过全军首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1995年6月,“五味治肝片”获国家卫生部新药证书。同年获全军中心医院医疗质控指标综合评定第一名。为全国30个省市和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98000余名儿麻患者进行治疗。
1996年9月,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下发爱婴医院牌匾。同月,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建成并开展艾滋病诊断检测。10月,经总部审定,确定医院全面建设达到三级甲等医院优秀水平。
1998年2月,被军区列入首批“军卫Ⅰ号”工程建设试点单位。8月,派出37名医疗队员分成两组,分别赴大安市月亮泡镇和双辽县卧虎镇执行抗洪抢险任务。12月,经全军计划生育领导小组验收,批准妇产科、小儿科及相关科室为“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技术中心”。
1999年5月13日,“军卫Ⅰ号”工程系统运行,展开135个工作站,运行34个子系统。6月,建成远程医学会诊站,即“军卫Ⅱ号”工程,以电话入网方式开展远程医学会诊。同月28日,沈阳军区“军卫Ⅰ号”工程建设现场研讨会在医院召开。
2000年1月,被评为全军“Ⅰ号工程”建设达标先进单位。5月,由骨科中心主办的全军第7次肢体伤残康复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位于长春市西安大路4799号。展开床位1230张,开设科室55个,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拥有全军骨科中心、全军优生优育技术中心、全军临床药理基地以及军区中医痹症治疗中心。主要担负吉林、黑龙江省及内蒙古部分地区部队官兵医疗保障任务。1986~2000年,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8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46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3奖项。
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 创建于1950年2月。1986年,位于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108号。1月23日,外一科在白求恩医大三院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室间隔修补术,获得成功。8月30日,成为白求恩医科大学教学医院。
1987年,耳鼻喉科开展改良式颈廓清术、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有关论文被全国耳科学术会议选为大会发言。11月7日,新建门诊楼正式启用,总面积2995平方米,整个4楼为口腔科,总面积为750平方米。
1988年,妇科参加全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获省卫生厅集体二等奖和国家卫生部荣誉奖。8月,空军后勤部、卫生部确定口腔科为“空军口腔科中心”。口腔科在口腔整复方面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口内治疗方面达到省内、军内先进水平。8月20日,召开口腔科与吉林化工研究院共同研制的“乙烯基硅橡胶印模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11月30日,器械科与吉林省计算机研究所共同研制的“X线机多参数电脑测试仪”,为国内外X线机参数测试功能最多的一种新式仪器,具有国内最先进水平,从功能上达到国际水平。开展主要新技术有:眼科开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内二科开展连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安装了食管调搏测试仪并展开检查。6月30日,按照空军党委关于加强医院空勤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将中西医结合科改建为空勤科。7月6日,口腔科与长春地质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医用烤瓷粉”省内闻名。开展的主要新技术有:外一科成功进行一例法洛五联症手术;内二科开展应用人工肾进行血液透析;眼科开展人工晶体植入,用小梁切除与虹膜嵌顿并用的方法治疗绝对期青光眼。(www.xing528.com)
1990年9月15日,在白求恩医大三院指导下,首次展开2例肾移植成功。开展的主要新技术有:口腔科“烤瓷牙”“外伤脱落牙种植”“舌癌切除术”;检验科开展的“血清过氧化脂质测定”;眼科开展的“角膜移植”等填补医院的空白。年度开展的27项科研项目,有8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1991年5月18日,外一科首例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二尖瓣置换术”获得成功。麻醉科“ATP控制低BP麻醉”具有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1992年,有2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4等奖。
1993年,口腔科“激光治疗牙周病”“颞颌关节强直假关节成形术”“钛合金铸造种植植入技术”,内二科“碳酸盐血液透析疗法”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94年8月,为三级乙等医院。12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
1995年4月8日,干部病房四层新楼1555平方米正式投入使用。11月,口腔科通过空军重点专科检查,被空军批准为“口腔医学研究中心”。耳鼻喉科、干部病房、空勤科被沈空批准为“耳鼻喉医学研究中心”“老年医学研究中心”“航空医学研究中心”。开展的主要新技术有:干部病房“升脉丸治疗老年心律过缓及病窦综合征”、内一科“肺尔康雾化吸入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科“草药煎剂治疗过敏性紫癜”、外一科“脾切除术后脾片移植”、外二科“槽形钢板固定”等6项均达到军内、省内先进水平。此外,耳鼻喉科开展“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年度获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3项。
1996年9月,眼科成功开展“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空军和吉林省尚属首次。9月16日,经空军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成立驻长部队制剂供应中心。12月,眼科被确定为沈空白内障复明中心。全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有49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
1997年8月,自筹资金修建4400平方米综合楼竣工。全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有30项。
1998年8月,实行计算机局部网络管理,实现了院内微机联网。获军队医疗成果奖3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
1999年5月29日,正式转隶为沈阳军区联勤部建制,受联勤一分部直接领导。内三科“颈动脉加压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干部病房“水蛭素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研究”、妇产科“米非司酮和米索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耳鼻喉科“鼻内窥镜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的应用”“人工听骨的临床应用”、内二科“精纯抗栓酶治疗高黏滞血症的观察”、口腔科“瓷聚合体修复治疗的研究”等获军队科研奖。
2000年,占地面积10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其中医疗面积37660平方米。与建院初期相比,医疗用房增加10165平方米,生活用房增加34134平方米。
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 成立于1963年。1988年迁入长春市,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医疗区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编制干部100余人,聘用医护人员18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70余人,拥有博士和硕士40余人。开设科室24个(肿瘤科、内一科、内二科、体检中心、放射科、妇产科、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军人病区、心理科、麻醉科、五官科、口腔科、肛肠科、检验科、特诊科、药剂科、透析科、传染科、眼科、皮肤科、急诊科、理疗科),编制床位200余张,实际开放417张。连续10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警民共建先进单位,被长春市指定为“见义勇为”定点救治医院。精神卫生科是武警部队东北地区心理治疗中心,承担着武警东北片区10个单位心理疾病患者的收治任务。
1991年8月28日,武警部队司令员周玉书中将来院视察。
1995年10月开始,介入放射治疗逐渐成为医院特色项目。
1998年6月7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长春技术中心在医院挂牌服务。9月3日,完成嫩江、松花江抗洪抢险任务。
2000年10月28日,武警部队副司令员朱曙光中将视察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年均接诊患者15万人次,配有核磁、CT、彩超、伽马刀、直线加速器、DR数字减影X线拍片机、大型C型臂数字减影系统、四维彩超、电子胃镜、血液透析机、重症监护系统、肝纤维化诊断仪等先进医疗检验设备,总价值近900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