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86~2000年的吉林省医疗卫生志中的内科成果

1986~2000年的吉林省医疗卫生志中的内科成果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年,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中医科用“溃疡宁”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并做临床系统研究,总有效率在80%以上。1988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用生大黄、糯米、蜂蜜研制大黄粉合剂,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治愈30例,观察一周未复发。药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白茅根、金银花、柴胡、木通、翠衣、乌药、三棱、大腹皮、鸡内金。10天一疗程,腹水消退后,辨证调养。

1986~2000年的吉林省医疗卫生志中的内科成果

(一)消化系统疾病

1.脾胃病。1986年,长春中学院附属医院胡永盛,善于调理脾胃,尤其强调治病求本,重视全身气机升降。认为升清则脾健,降浊则胃和,调理脾胃升清阳与降浊阴同施,扶脾阳与养胃阴兼顾。例如对于清阳下陷者,用升麻、柴胡升发脾阳的同时,又用泽泻陈皮半夏以降浊阴。即基于脾胃的密切关系,认为清阳不升,必然影响到浊阴下降,故脾胃同理而收效显著。临证用药巧思,用甘温升发元气的同时,反复强调以滋化源,将甘温刚燥之党参黄芪白术与甘凉柔润之生地、麦冬、白芍等巧妙结合。临证还善用对药,如润燥互施:生地与苍术同用、沙参与半夏同用、麦冬与厚朴同用,从而达到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之功效。

同年,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中医科用“溃疡宁”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0例,并做临床系统研究,总有效率在80%以上。吉林市中心医院以“胃痛灵冲剂”治疗胃脘痛。

1988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用生大黄、糯米、蜂蜜研制大黄粉合剂,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治愈30例,观察一周未复发。

1992年,四平市胃肠病研究所于春江研究开发的“胃愈胶囊”,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精心制成的专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特效药物,并在美国东方医学展销会上获国际金奖。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晓辉研制的“结肠散”“结肠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获吉林市科研成果三等奖。

1993年,长春市中医院李玉泉研制的“结肠宁Ⅰ号”胶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应用自制中药灌肠剂“通便止痛露”,配合口服中药,治疗习惯性便秘、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双阳区中医院李久田研制的“疏肝健脾胶囊”“枳实消痞汤”治疗肝郁气滞、胃溃疡等证屡验屡效。

1996年,长春市中医院教授曲生,“培土生金法”(补脾益肺法)治疗疑难杂症。认为气顺血和,与脾肺有密切关系,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营养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肺主调节全身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推动调节血液运行。故此,培土生金可使治节正常,气机调畅,气顺血和。

2000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范国梁,治病皆从中焦脾胃入手。临证不忘脾为后天之本,注重脾胃作用,且用药不伤脾胃,擅用经方乌梅治疗胆胀,开创一条治疗肝胆系统疾病新路。以生铁落、香附、川芎、苍术、生白芍以及神曲组成铁落越鞠汤,治疗郁病,以解决气郁为主,继承不忘创新。以藿香、党参、黄芪、砂仁、柴胡、竹茹、土茯苓当归紫荆皮、酒大黄自创渗湿解毒汤,治疗水毒症,疗效甚佳。

2.肝胆病。1986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尚尔寿,认为臌胀之疾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肝竭脾虚,气化不利,决渎失司,水浊停聚,腹大坚满,总结5条治疗经验。其一,疏肝理脾,行气消臌法。药用醋制柴胡、土炒白术、延胡索、川楝子、陈皮、莪术、姜半夏、茯苓、焦三仙。头晕加天麻菊花;心悸加酸枣仁、珍珠母;便溏加车前子。其二,温阳益肾,健脾化浊消臌法。药用黄芪、党参、茯苓、焦白术、桑白皮、大腹皮、巴戟天、姜皮、醋制柴胡、桑寄生。便溏重加车前子;恶心加姜半夏、竹茹。其三,清热利湿,行气消臌法。药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白茅根、金银花、柴胡、木通、翠衣、乌药、三棱、大腹皮、鸡内金。肋痛加延胡索、郁金;齿衄加石膏仙鹤草;身重加黄芪、葛根。其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臌法。药用三棱、莪术、丹皮、赤芍、红花、延胡索、醋制柴胡、鳖甲、鸡内金、茯苓、翠衣、通草。齿衄加石膏、仙鹤草;心烦口渴加天花粉、知母。其五,滋阴补肾,养血柔肝消臌法。药用生地、沙参、白芍、枸杞子、五味子、麦冬、川楝子、酸枣仁、丹参、翠衣、王瓜皮。失眠加夜交藤、合欢花;头晕加菊花、天麻。

同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从激素与胆石成因方面进行研究,提出雌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与胆石形成有密切关系。并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中证实人参皂苷及绿茶有防石和溶石作用,从而研制出以人参皂苷为主要成分的14味中药制成的“溶石灵”,临床试验证明,溶石总有效率为54.26%。

1992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王雨梅,认为肝病多累及脾胃,出现肝脾湿热或肝气郁结症状,用“培土疏木”或泻肝和胃之法(即以逍遥散加减:原方减当归、白芍,加茵陈、丹参、佛手);肝病发展渐至正虚邪实阶段,出现肝肾阴虚或肝火偏盛等症状,当尊“虚则补其母(常用一贯煎加龟板),实则泻其子(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原方去黄芩、木通,加五味子、枸杞子)”法则治疗;肝病发展至后期,病情由实变虚,甚而耗伤肾之真阴真阳,出现腰腿足软,少腹拘急等症,则以壮水制阳(药用六味地黄汤加龟板、黄柏)或益火消阴(以金贵肾气丸加金樱子为主方)。脉证合参,灵活运用“三法”,慢性活动性肝炎症状逐渐缓解,疾病逐步治愈。

1994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授杨世忠,将乙肝肝硬化腹水分为湿热蕴结型、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和肝肾阴虚型。自拟“益肝消水汤”,主方:土茯苓、猪苓、白茅根、泽泻、大腹皮、茵陈。加减:热盛者加大黄、栀子;气虚者加黄芪、茯苓、白术、薏苡仁;阳虚者加姜皮、桂枝或肉桂;阴虚者加旱莲草、冬虫夏草;瘀血者加赤芍、刘寄奴、泽兰;有癌变倾向者加龙葵子、半边莲、半枝莲。10天一疗程,腹水消退后,辨证调养。诊疗68例,腹水消失率82.4%,有效率95.6%,平均腹水消退时间12天。

2000年,白城市中心医院教授张林,治臌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特色,在“治未病”和“已病防乱”健脾扶正为主,疏肝理血、化瘀解毒的基础上,辨证与辨症相结合,创立“人参鳖甲汤”一日一剂。见症求本,随症加减,选用汤、散、针、丸、膏等剂型。内外合治,外治即体外给药(大龙垂红膏、吹鼻散)。药食并用,食疗以辅助主方的鲤鱼红豆冬瓜汤、芪薏鸭肉白术汤、泥鳅豆腐汤随餐服用。将息调护,戒除烟酒,隔房养精。严格调护“治臌系列方组”,收到满意效果。

(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1.心血管疾病。1986年,长春中医学院教授任继学,用赤芍、桃仁、红花、当归、生地、枳壳、川芎、桔梗、牛膝、黄芪、甘草研制血府逐瘀汤化裁治愈厥心痛。温阳涤痰、活络止痛,用瓜蒌、制半夏、薤白、生槐花、葛根、胆南星、旋复花、郁金、山楂、薏苡仁、乳香、没药治愈厥心。平肝潜阳、开窍醒神,用羚羊角(单煎)、玳瑁、炒水蛭、虻虫、豨莶草、白薇、菖蒲、川芎、地龙、胆南星、珍珠母治愈中风。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用炒水蛭、虻虫、地龙,豨莶草、赤芍、胆南星、法半夏、瓜蒌、丹参、白薇、酒大黄治愈中风。

1988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于作盈,用人参、黄芪、白术、桔梗、丹参、赤芍、甘松、砂仁、当归、檀香补气活血汤治疗心绞痛,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胸痛、心悸、气短、冷汗基本消失,手足冷明显减轻,心电图S-T段、T波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5%。

1990年,全省拟定心绞痛的中医辨证标准,运用益气活血、养阴益气、益气补肾、活血化瘀、宣痹通阳、芳香温通等方法控制治疗心绞痛。对临床常见、死亡率较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以益气活血、通腑化浊、养阴生津、回阳救逆等医理治疗。

1992年,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应用自拟方“保心宁”治疗心血管疾病。图们市中医院采用“丹参决明汤”治疗胸痹。辉南县中医院自行研制“冠心平痛胶囊”“丹参顺脉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1993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用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达98.04%。与单纯服用复方丹参片相比,此法不仅充分发挥复方丹参片的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作用,而且产生速效效应,能显著改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并且对心律、血压血尿常规、肝功均无不良影响。

1995年,长春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授于凯成,认为心源性休克病机主要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阴阳气血亏虚,发展为多脏器同病。益气养阴法,适用于热病伤津耗气,或久病气阴两伤,或心之气阴素亏而合并休克者。治以益气养阴,方用生脉散加味,药用红参、五味子、麦冬、玄参、黄芪等。回阳固脱法,适用于热病寒毒直中少阴,或心肾阳气素亏,突然暴脱而休克,或休克晚期由气阴两脱转为阳脱者。治以回阳固脱,应用参附汤或四逆汤等,药用红参、附子、干姜、青皮、甘草、桂枝、五味子、龙骨牡蛎山茱萸和猪胆汁等。育阴潜阳法,适用于素体心肾阴亏,或热病后期,阴液枯涸,并发休克者。治以育阴潜阳,方用三甲复脉汤加减,药用牡蛎、鳖甲、龟板、生地、麦冬、山茱萸、五味子和炙甘草。

1999年,长春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应用中药结合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治疗急慢性心肌梗死,并在溶栓后用中药治疗、配合中药“降脂液”“通便降脂胶囊”、光量子活性氧液体治疗冠心病,收到较好效果。

2000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黄永生,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首创“先天伏寒”理论,提出“瘀能化水”创新理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出“以通为主,调整肝肾以治心”的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心绞痛,疏肝理气贯穿疾病治疗始终。总结出“阴虚气滞”“气虚气滞”“气血两虚,肝气郁滞”“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四证,创立“稳心1~4号”。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则提出“咽炎一日不除,心肌炎一日不愈”,按急性期、恢复期及迁延期分期而治,研制“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2.脑血管疾病。1988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赵建军等治疗中风手胀,辨证治疗:痰湿阻络型,药用薏苡仁、苍术、陈皮、白芥子、葛根、郁金、木瓜、丹参、伸筋草;气虚瘀阻型,药用黄芪、丹参、赤芍、鸡血藤、益母草、木瓜、地鳖虫、伸筋草;血虚瘀阻型,药用当归、阿胶、生地、白芍、丹参、红花、木瓜、伸筋草、益母草。外用涂药,五味子藤、忍冬藤、青风藤、络石藤、钩藤、红藤白酒浸泡,15天后涂用。针刺双侧合谷穴,每日一次(先刺腱侧,后刺患侧),2周一疗程。总有效率92%。

1990年,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研制治疗头痛新药——头痛灵。图们市中医院与辽宁省人民医院合作,引进“颈动脉注射蛇毒制剂”治疗脑梗死技术;应用蛇毒抗栓酶治疗脑血栓,有效率93.4%。

1991年,吉林市中心医院“血管性头痛的中医药疗法”和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镇痛宁神汤”,对脑血管神经性头痛均有疗效。

1992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等用菊花、枣仁、川芎、钩藤、石决明、白芍、夏枯草、生地黄、蜈蚣,以平肝熄风、敛阴潜阳之法治眩晕。血虚者加当归、黄芪,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1994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盖国忠治疗“风头眩”(高血压病),以肝气上逆和痰浊壅塞为病因,以调畅气血为治则,以降气化痰为治法。方用:莱菔子、决明子、葛根、丹参、天麻、清半夏,水煎服。二诊三诊后,患者自述血压控制在130/85mmHg,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1996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金润泉治疗癫证,七情内伤、痰气郁结、气机不畅,用广木香、郁金、石菖蒲,治癫汤加味。治癫痫病:阳痫用清热镇惊汤加味,肝风痰浊阻窍证用定痫丸加味。常用四磨饮、达原饮、通治癫证主方真珠丸等。治眩晕病:风痰上扰证,平肝熄风汤加味;肝郁脾虚,痰热内扰,加味温胆汤;痰湿中证,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味。

1997年,长春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口服“中风速通Ⅰ号”胶囊和“中风速通Ⅱ号”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脑出血、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及肢体康复、语言康复等,为业界广泛认同。

1998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任继学,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等,提出“气血逆乱、痰瘀内结、水毒伤害脑髓元神”的病机观。创立“破血行瘀、泻热醒神、化痰开窍”治疗原则。研制出醒脑健神胶囊、益脑复健丸、中风脑得平、澳泰乐冲剂、肺宁口服液、反魂草冲剂等10余种新药。

1999年,四平市中医医院对脑梗死急性期,在巩固和完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加针刺康复论治。脑梗死恢复期(后遗症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口服中药、中药泡脚、手法康复治疗,致残率减少,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施以醒脑开窍法,服用中药汤剂,缩短病程,控制复发。

2000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金润泉,认为中风发生不外阴阳之偏胜,气血逆乱,脑脉破损,血流入脑,临床表现出各种证候。鉴别中经络或中脏腑,痹证或脱证,识别风、火、痰、水、瘀等病理变化。中风急性期,常用安宫牛黄丸、石菖蒲、郁金,腑气不通用通腑化痰之剂;恢复期内服益脑复健丸。

(三)呼吸系统疾病(www.xing528.com)

1988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用国产GSW-1型超声雾化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甲状腺术后误咽,药物组成:延胡索、胖大海、木蝴蝶、山豆根、丹参、鱼腥草、菊花、薄荷,水虑后雾化吸入,总有效率100%。

1989年,长春市中医院教授曲生,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瓜蒌、生薏米、枳壳、元胡、金荞麦、浙贝、胆南星、焦三仙“培土生金法”治肺癌。治鼻衄多用黄芪、党参、茯苓、炙甘草、广皮、白术、血余炭、荆芥炭、焦三仙。

1991~1992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筛选古方六神丸制成喷水剂,直接喷药于病变部位,每日4次,每次1ml,治急性喉痹,总有效率近100%。抚松县医院用洋地黄制剂和巯甲丙脯酸治疗重症肺炎,获得成功。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研制的“肺心宁”治疗肺心病,疗效好。

1992年,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开展“冬病夏治”“中药外治”新疗法,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穴位敷药法、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间质性肺病,效果明显。

1993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研制咳喘平气雾剂,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排痰、抗炎作用。“咳喘平气雾剂”方中以味辛苦、性温之麻黄宣肺平喘为君;以味甘苦涩、性平之白果化痰降浊、敛肺定喘为臣;佐以苦参性寒除热而降肺气;使苦寒之黄芩泻火解毒而增加君臣之功。诸药配合共奏清热化痰、平喘止哮之功。治疗哮喘显控率65.7%,有效率94.9%,且起效快、作用时间长,无毒副作用。

1995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董方言等研制的咽速康气雾剂(传统“六神丸”改制气雾剂),省人民医院等据此治疗肺胃实热证、急性咽炎,给药方便,起效快速,对上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观察总有效率100%。

1996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保和丸为主方,消食导滞,清宣肺气,加减三仙,半夏、陈皮、茯苓、连翘、炒莱菔子、前胡、枇杷叶、桔梗、甘草治疗儿科肺系疾病咳嗽(食积内热)。

1999年,四平市气管炎研究所发明国家专利药品“至宝喘咳散”,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采用“穴位贴敷法”冬病夏治咳喘病,有效率达76.3%。长春市中医院应用“三两三”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疗效较好。

2000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王玉,认为肺系病以热、咳、痰、哮、喘五大症状为主,咳嗽内外有别,哮喘治疗当辨寒热虚实。肺病咳喘多由痰作祟,寒邪伤肺最为多见。一旦寒邪闭肺,则可转化痰热成患。认为化痰为治疗肺病咳喘的重要手段,因此临床中善用白果定喘汤和止嗽散两方,每每随症化裁,收效颇著。尤其研制银黄平喘气雾剂,起效快、效果好,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誉为“中药复方制成气雾剂填补国内外空白,尚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水平”。

(四)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

1988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范国梁,以生薏米、茯苓、生白术、砂仁、楮实子、当归、山茱萸、葛根、生地、花粉、二冬、生白芍、藏红花研制建中化淤汤治疗消渴

1990年,吉林市中心医院研制“糖尿病灵”并制成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抚松县医院自拟“胰岛素增效降糖散”系列方剂,疗效明显。

1992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对燥热偏盛、阴精亏耗的“消渴”(糖尿病),研制“消渴饮Ⅰ号”,胃热炽盛重用黄连、知母。肺热津伤重用黄连、天花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缓解。

1994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征,认为消渴病以“散膏”(胰腺)为发病核心,本为虚损之疾,即气血不足,水谷精微利用失常,五脏亏损。治法用药从“散膏”入手,注重培补先后天,以滋阴清热为主,将益气、活血、生津、温阳灵活贯穿始终。临证在“柳氏方”基础上摸索出验方,方中恒用生地、知母、黄连为主药,又以枸杞子、玉竹养阴生津,人参补五脏,丹参养血活血,以少量三棱、白术行气祛瘀。至于中、后期,血瘀之证显现时,土虫、水蛭常用。以五味子敛耗散之正气,以肉桂引火归元。若肢节疼痛加豨莶草,大便秘结加肉苁蓉、当归等等。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87.5%,其中显效率为48.5%。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三多一少”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糖定量,血脂均有显著下降(p〈0.01)。

1997年,吉林省电力医院与石家庄糖尿病医院协作,根据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和相对不足的病因,应用疏肝调气法,从恢复胰岛功能入手,使用胰岛生系列纯中药,辨证施治。

1998年,白城市中医院研制中药“糖宁系列方剂”即糖宁益肾方、糖宁明目方、糖宁止痛方,分别用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000年,长春中医学院教授盖国忠,治疗型糖尿病,诊断为消渴、症属痰瘀互结,治则为化痰活血,药用鬼箭羽、僵蚕、夏枯草、苍术、丹参、葛根、白芥子、牛蒡子,水煎服,停药随访,均无复发。

(五)血液病

1985年,榆树市中医院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血两虚型、瘀滞型。采用滋阴清热法分型治疗,辅以西药激素。运用中医卫气营血的理论,预防为主的方法,防止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治愈好转率提高。在北京全国中草药展览会上,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剂和中药针剂获得好评。

1990年,省人民医院刘大同,自拟解毒补托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阴虚重者加首乌、生地、阿胶;阳虚重者加菟丝子、桂枝、鹿角胶;气虚重者加太子参黄精、白术;血瘀重者加莪术、桃仁、红花;高热者加石膏、知母、大青叶;低热者加白薇、银柴胡、地骨皮;出血重者加仙鹤草、茜草、白茅根。总有效率89%。

1993年,四平市血液病研究所发明国家专利纯中药制剂,治疗血液病“红宝丹”清热解毒,破瘀生新,活血止痛,软坚散结;“生血丸”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固肾、填精补髓、生血止血的功效;“补元散”主治白血病气血双虚、出血、贫血、血小板减少,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显效,并能治疗各种虚症。

1991~1994年,省人民医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联合自制血泉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方药组成:白花蛇舌草、连翘、虎杖、柴胡、葛根、升麻、水牛角、制马钱子、桑椹、赤芍、漏芦、三七紫草、黄芪、党参、女贞子、旱莲草、丹参、当归、陈皮。总有效率达89.2%。

1998年,吉林市中医院治疗血小板减少,将血小板减少患者分型:脾虚型,坚持补脾摄血的原则,用归脾汤加味进行治疗。血热型则本着清热凉血解毒原则,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阴虚火旺型,采用滋养补肾降火的原则,用知柏地黄丸加味治疗。

2000年,长春市中医院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自拟养阴清热抑白汤(生地、赤芍、丹皮、牡蛎、鳖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芦荟、青黛、百合、沙参、甘草、党参、黄芪)结合西药马利兰治疗,患者基本痊愈,经三年追访,未再复发。

(六)肾脏病

1986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小儿急性肾炎,方用昆草、白茅根、土茯苓、生地、金银花、连翘、泽泻、黄柏若干。并按湿热型、风水型、脾气虚型、肾虚型辨证治疗。对于长时间治疗蛋白不消失或加重者,采取脾肾双补之法,药用黄芪、党参、芡实、山药、菟丝子、金樱子、女贞子、白术、覆盆子、山萸肉等。总有效率为95.2%。

1988年,省属医院随着对肾结石病病因病机认识的不断深入,认为结石病是由气化乏力,导致尿中滓质不能及时排出,以致湿热沙石损伤血络,血液外溢,停留成瘀。故提倡以行气化瘀活络为主的治疗原则,临床屡屡获效。

1991年,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李莹,筛选黄芪、生地、茯苓、山药、白术、防己、毛根、枸杞子、黄精、狗脊、川断、双花、蒲公英、川楝子、甘草,研制“益肾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总有效率94.7%。

1992年,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肾炎四补汤(党参、黄芪、茯苓、仙灵脾、补骨脂、附片、车钱、牛膝、泽泻、熟地、焦楂)水煎口服,3个月一疗程,有效率达88%。

1995~1999年,长春市宽城区中医院用系列中药治疗肾炎疗效好,其中,凉血益肾丸治疗肾性血尿,补肾健脾丸治疗蛋白尿。

2000年,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肾病内科,开发尿毒康灌肠液、扶正益肾生血散、枸芪复肾丸等院内制剂,治疗肾病效果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