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省志(1986~2000):中医医疗机构选介

吉林省志(1986~2000):中医医疗机构选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诊疗设备有全身16排螺旋CT机、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核磁共振等,总值近亿元。有国家重点科室3个,吉林省重点专科病诊疗室4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是长春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中医药管理局后备重点建设学科4个。1995年,被评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增设中成药药房、西药房、中草药药房。

吉林省志(1986~2000):中医医疗机构选介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1986年,坐落在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医院总建筑面积达1.64万平方米,设有科室21个。1988年,被列入省属医院,成为吉林省唯一的省属中医院。开放床位300张,医院制剂楼、药库楼正式交付使用,全年收入达到476万元。1988年,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全院床位由原来的300张增至600张。1995年,3900平方米干部病房楼建成投入使用。1997年,增挂“吉林省中医院”牌子。到2000年,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职工936人,床位800张,资产总值3.3亿元,设内、外、骨、妇、儿、眼、针灸、肛肠、急诊等38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8个。诊疗设备有全身16排螺旋CT机、彩色超声诊断系统、核磁共振等,总值近亿元。业务收入突破6000万元。有国家重点科室3个,吉林省重点专科病诊疗室4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7个,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6个。是长春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中医药管理局后备重点建设学科4个。骨伤科为省中医骨病医疗中心,血管病科、糖尿病科、消化内科分别为省心血管病医疗中心、省糖尿病医疗中心、省消化病医疗中心,中医急症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基地。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4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部级168项;完成国家“七五”至“九五”攻关课题。包括国家“863”“973”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课题、国家新药基金课题等。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项。为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省十佳医院、爱婴医院,全国放心药房,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并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诚信单位、省明码标价示范单位、省价格计量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吉林省第二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1986年,位于长春市工农大路43号。设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科、科研科、资料室、器械科、老干部科、纪检委、保卫科、工会、财务科、总务科、中心实验室、中医研究所、老年病研究所、中药研究所及药厂。其中,中医研究所设内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中医基础科、针灸科、五官科、理疗科、电诊科、放射线科、检验科、药剂科及临床药理科等。年门诊量61025人次,住院好转率93.8%,床位使用率87.4%。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呼吸科和心血管科为药品临床研究专业组。1988年,增设五官科、口腔科眼科、理疗科,增设病床50张。1990年,新设老年病疗区,床位42张。1991年,重点抓心病肝病、肾病、肺病和老年性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病、糖尿病等专科专病建设工作。扩大服务范围,开设高压氧舱、体外反搏治疗室、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服务项目。1992年,疗区总数达到9个,床位增至300张,住院好转率95.7%,床位使用率103.8%。1993年,眼科加挂“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眼科医院”牌子。1995年,被评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增设中成药药房、西药房、中草药药房。1996年,投资150万元,购置多导生理记录仪气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至1997年,固定资产增加到2818.14万元,较1986年增加近10倍。1998年,加挂吉林省第二中医院的牌子。通过内引外联方式,增设整形美容科、性医学专科、风湿性疾病专科、肿瘤专科、结石病治疗中心等8个专科门诊。心血管、脑血管、呼吸病专业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中药临床药理基地。1999年,实现药品划价、收款及投药微机联网,推行药品品种和金额双项管理。2000年,医院占地面积3124平方米,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000多万元,大型医疗设备490台件。设30多个医疗科室和辅助科室、15个疗区、14个研究室和测试中心。另设国家级重点专科3个,省级重点专科5个,省内特色专科25个。职工575人,床位382张,年门诊量10万余人次,住院患者3000余人次。

长春市中医院 始建于1954年,前身是长春市中医门诊部。1986年,位于重庆路9号,设内科、妇科、针灸科及2个医技科室。2000年,占地2.02万平方米,地址在曙光路463号。下设两个分院,分别在二道区和顺二条48号和重庆路173号。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病床545张,设内科、外科、妇科、眼科、骨伤科、肛肠科等10个疗区,门诊专科、辅助业务科室30个,医技科室5个,机关后勤科室19个。针灸、按摩、糖尿病、脾胃病、月经病、肿瘤病等为特色专科,骨伤科、肛肠科是省、市重点专科。编制人数748人,万元以上设备245台,年门诊10.65万人次。拥有上千米的制剂生产面积,现代化的净化车间,生产全部机械化。有生产11种剂型94个制剂品种的生产能力。通过吉林省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的验收,壮骨活络胶囊、结肠宁胶囊、厌食灵等多个制剂品种相继荣获长春市科技成果进步奖,被《吉林省医院制剂规范》收载,成为吉林省中药制剂的经典方剂。

吉林市中医院 始建于1952年,1984年7月28日,恢复吉林市中医院建制。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地址北大街德胜路1号。1987年医院扩建,分4个部分:德胜路1号,占地面积1186平方米;船营区永吉胡同2号(制剂室),占地面积622平方米;青岛街49号(住院楼)和春光胡同4号(二建礼堂及四合院),占地面积2777.5平方米。1996年4月,迁入船营区北大街45号,占地面积7107平方米,建筑面积6957平方米。1997年,经过多次扩建改组,职工225人,床位204个,中高级医务人员40人,日门诊量600人。在维昌街、遵义路、吉林大街和龙潭街开设门诊部。建立重点专科、专病门诊。2000年,固定资产1149万元,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00mAX线诊断机等总价值106万元。床位150张,年门诊量约4万人次,年住院患者约9000余人次。工作人员2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3人。设有医疗、医技科室37个和党群、行政科室16个。是二级甲等中医院,长春中医学院教学基地,附设吉林市中医中药研究所。

辽源市中医院1984年4月,在原辽源市工业职工医院的基础上成立。到1991年,初步改造成以中医为主的综合医院,形成了中医内科门诊、中医骨伤科门诊、儿科、皮肤科、针灸按摩科5个中医专科。病房在大外科的疗区内,设立专科病床,成立骨伤、肛肠、眼科3个以中医为主的专科。1993年,建筑面积6797平方米,设9个专科疗区,病床350张。1998年,固定资产达2200万元,职工420人,业务收入700万元,门诊量达16.5万人次,床位350张。2000年,建筑面积2.79万平方米,职工630人,其中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10人。病床500张。设门诊专科专病78个科室,13个疗区,收治病种582个,拥有CT机、X线机等大型医疗设备200台(件),固定资产1亿多元。杏林制药厂是全国中药剂改基地,生产中西药品189种。

白城市中医院 建于1952年6月15日。1993年,白城市撤地设市改为白城市中医院,隶属白城市卫生局

2000年,地址为白城市青年南大街16号。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病床333张,全院职工403人,10个疗区,6个医技科室,20个临床诊室,专家门诊9个,中医专诊专病10个,设有120紧急救援中心、肿瘤防治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形成比较完整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拥有美国产彩超、德国产B超等大型医疗设备,固定资产1100万元。日门诊量340人次,年住院患者5000多人次,年经济收入1829万元。

四平市中医院 始建于1975年11月29日。1977年10月29日,改建成四平市中医医院。1992年,建筑面积5100平方米,病床200张,固定资产281.4万元,职工207人(中医中药人员比例已达到85%),职能科室5个,门诊科室22个。2000年,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职工36人,病床200张,设有内科、外科等30多个临床科室,拥有大中小型医疗设备近800台件。年门诊人次7.81万人次,住院患者3609人,业务收入2000余万元。是长春中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

通化市中医院1955年成立。1959年,通化市市立中医医院改名为通化市第二医院。1963年复改名为通化市中医医院。1985年,通化市中医医院设内科、外科等20多个科室,职工185人,病床120张,年门诊量1.94万人,建筑面积3550平方米。2000年,建筑面积5192平方米,职工16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0人;设有中医及西医15个临床科室和7个专病科室;病床201张,拥有大型X线机、B超仪等检医疗仪器,固定资产400多万元。(www.xing528.com)

白山市中医院1978年,在原浑江市卫生进修学校门诊基础上成立。1986年,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8平方米,设有中医内科、妇科等8个临床科室和4个医技科室,万元以上医疗仪器2台,床位54张,日均门诊量279人次。有职工108人,其中卫生专业人员99人。1987年,担负起浑江中医药学校部分教学任务,并承担长春中医学院的实习带教任务。1993年6月,长春中医学院浑江市中医院教学医院正式挂牌。1994年,住院楼面积3237平方米。1994年4月1日,更名为白山市中医院。1997年,市软伤医院并入,划归为省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1998年8月,加挂白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匾。2000年,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60平方米。下设松江河铁路2个分院,合兴、乐民、林丰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设4个疗区、15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4个特色专科,床位200张,医疗设备159台(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81人,固定资产642.56万元,全年业务收入899.70万元,日门诊量163人次。

松原市宁江区中医院 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扶余镇第一联合诊所。1987年,由于撤扶余县建扶余市,遂更名为扶余市中医院,位于宁江区新城东路26号。1992年更名为扶余区中医院。1995年更名为宁江区中医院。2000年,发展为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有职工243人。设有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科室21个,14个门诊临床科室,10个专家门诊,特色专科门诊达到30个。拥有内一科、内二科、骨伤科、普外肛肠科、妇产科等5个疗区。开放病床200张,拥有全身CT、CR、C型臂X线机等较先进的医疗设备。年门诊量12万多人次,年住院病人3000多人次,年业务收入2100余万元。

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创建于1953年,坐落于吉林市长春路9号。1980年被确定为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试点医院。1986年5月26日,更名为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1995年6月28日经省中医管理局批准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经过多次扩建和创新发展,先后扩建办公和医疗用房3.4万平方米;开创中医药特色专科、中西医结合专科和重点专科;扩建中药制剂室,成功联姻长春中医学院。1995年,每个临床科室都有了5个以上单病种,全院达标的病种共有82个。其中甲级4个,乙级13个,丙级65个。甲、乙、丙级病种的临床疗效分别达到国内和省内、市内先进水平。与单病种和专病相对应的中药制剂有87种,门诊开设11个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诊室。创建国家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重新调整了单病种和专病门诊。在创三甲医院时82个中西医结合单病种基础上,经过评价保留了63个病种,对单病种诊疗常规进行了优化。筛选出包括内、外、妇、眼科及康复科的63个中西医结合单病种和15个中西医结合专病。2000年,占地面积为1.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479万元。编制870名,在岗职工741名;编制床位500张,实开床位500张,年门诊量约20万人次,年住院患者约8000余人次;设有医疗、医技科室43个,党群、行政科室18个;拥有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1个研究所即心脑血管病研究所。拥有大型的医疗仪器设备168台(件),总价值为3198万元。

吉林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 始建于1956年7月,地址在吉林市松江东路55号。1958年正式成立痔瘘科。1975年痔瘘科分出,单独成立吉林市昌邑区痔瘘医院。1981年改为吉林市痔瘘医院。1992年12月,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和吉林市中西医结合肛肠医院合并。1994年,吉林职工医科大学从医院分出,同时有28名职工调入吉林职工医科大学工作。1999年1月,医院选址另建,2000年底竣工投入使用。2000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床位250张,拥有国内外大中型诊疗设备70余件,职工90人,医技科室23个。自90年代以来先后被吉林市卫生局确定为重点专科医院,被省中药管理局命名为吉林省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医疗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病建设单位。

四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1985年9月25日,在四平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平老二院)基础上经过重组成立,院址英雄大街39号。1995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医院。2000年,整体迁至海丰大街1083号。占地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职工302人,床位200张,设有27个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普通外科、创伤外科、骨科、妇产科、肛肠科、内科、软伤康复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风湿病、面瘫等疑难杂症病科等均为省市重点建设科室。拥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100多台件,价值612万元。医院固定资产1468万元。

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成立于1957年。前身是前郭联合诊所,平房,面积为300平方米。1958年更名前郭镇红旗卫生院,医务人员30人,以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为主。1979年后,举办各类培养进修中医药学习班21班次,参加者150人次。1985年,全院有职工199人,病床100张,设4个病区。中医骨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自制研发的中药“舒筋壮骨胶囊”获得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生产。2000年,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床位300张,职工380人,其中中医药人员占全院医药技术人员总数的50%。

延边朝医医院 始建于1984年11月23日,时称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位于延吉市河南街。1986年11月,成立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门诊部,编制15人,1987年2月19日正式开诊。1988年,朝医门诊部改称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朝医医院,编制36人。1993年12月,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附属朝医医院更名为延边朝鲜族民族医医院。1997年1月,朝鲜民族医医院与延边民族医药研究所一个机构,两个牌子。9月,延边朝鲜民族医医院更名为延边朝医医院。2000年,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职工59名,其中副高级以上技术人员13名,中级技术人员24名;床位50张。固定资产630万元。医院诊疗特色是朝医体质治疗。设有脑病科、前列腺科、糖尿病科、心病科、脾胃病科、风湿病科、皮肤科、针灸科等16个临床科室。前列腺科、脑病科、糖尿病科和针灸科是民族医重点专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