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省医疗卫生志:沙土鼠数量和动态初步摸清

吉林省医疗卫生志:沙土鼠数量和动态初步摸清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别在通榆、长岭、乾安、双辽4县开展沙土鼠鼠情监测,沙土鼠的分布、数量及动态初步摸清。动物鼠疫监测主要以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监测为主。监测点用细菌学方法共检验黄鼠2289组42948只,不明病死鼠20组175只,其他动物18组105只;检验各种蚤类2476组38161匹,蜱类5组82匹,均未检出鼠疫菌。对有沙土鼠的通榆、长岭、双辽、乾安县鼠的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全省血清学检验22873份,全部为阴性。

吉林省医疗卫生志:沙土鼠数量和动态初步摸清

1986年,全省设立2个固定监测点,各县(市、区)分别设3~5个流动监测点,每年监测面积占当地灭鼠面积的1/3,3年一个周期,循环流动监测,保证监测覆盖面。3月,发现长岭血凝阳性材料16份。4月,农安县新阳乡发现2份血凝阳性材料。鼠间鼠疫流行范围在扩大,长岭从1985年3300公顷扩大到1986年10000公顷。鼠密度早春时西部地区十几个县平均密度为每公顷0.92只,比1984年同期提高20%,但鼠间鼠疫疫情仍被及时控制。

1987年,全省有7个县达到国家规定标准。1988年,大安县、镇赉县达到国家控制区标准。建立鼠疫固定监测点6处,流动监测点52处,监测面积1398814公顷,占灭鼠面积35.08%。开始试行鼠疫血清学检验质控工作。

1989年4月,对前郭和乾安县鼠疫防治工作进行考核,未发现阳性材料。考核组在两县自行考核灭鼠面积5%的基础上,抽检自行考核面积的20%。以10公顷面积为一个考核样方、用一日钢闸法,进行灭鼠质量考核。根据国家《控制鼠疫工作标准和考核方法》规定,前郭、乾安两县经过40年的长期努力,鼠疫防治工作已达到稳定控制标准。1988~1989年,在黄鼠密度高的地区进行药物灭鼠,灭鼠面积达20万公顷,鼠密度控制在每公顷1.5只左右。1990年,全省15个鼠疫县(市)有14个达到稳定控制标准。

1981~1990年,在12个县(市、区)设立51个固定监测点,338个流动监测点。

1991年,在15个鼠疫县(市)设立18个鼠疫病情监测组,其中,固定监测组4个、流动监测组14个,监测面积达125万公顷,占全省鼠疫疫源面积的31.27%。鼠情监测结果:全省4月份黄鼠密度为0.47只/公顷,在1250030公顷面积上开展疫源检索。用间接血凝方法检黄鼠血清17534份,放免方法检黄鼠血清20387份,均未发现阳性血清。分别在通榆、长岭、乾安、双辽4县开展沙土鼠鼠情监测,沙土鼠的分布、数量及动态初步摸清。同时采取冬季毒杀对策,沙土鼠数量降低,沙土鼠情得到控制。

1995年,省动物鼠疫监测在12个县(市、区)设立监测组,共设监测组170个,其中,设固定监测组45个,流动监测组125个,监测总面积达264万公顷,占全省灭鼠面积的66.3%。动物鼠疫监测主要以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监测为主。监测点用细菌学方法共检验黄鼠2289组42948只,不明病死鼠20组175只,其他动物18组105只;检验各种蚤类2476组38161匹,蜱类5组82匹,均未检出鼠疫菌。用间接血凝方法检验黄鼠血清264807份,其中阳性17份;沙土鼠血清390份,结果均为阴性;其他动物血清1196份,犬血清中做出3份阳性,其余为阴性。用放免法检验黄鼠血清141841份阳性22份,其他动物血清301份,阳性5份,其余均为阴性。

1997年,检测血清24098份,完成任务120.49%。(www.xing528.com)

1998年,全省组建14个监测组,完成2个固定监测点和37个流动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监测面积20.5万公顷,占全省疫源地面积的5.15%。黄鼠数量调查779公顷。对有沙土鼠的通榆、长岭、双辽、乾安县鼠的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全省血清学检验22873份,全部为阴性。在通榆县探索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在鼠疫监测中的应用研究。1991~1998年,吉林省鼠疫处于静息期,除镇赉国家级监测点外,其他县级防疫站鼠疫监测以血清学监测为主,不做细菌性检验。

1998年10月,全省恢复鼠疫强毒室并承担鼠疫细菌检验任务。投入60万元装备鼠疫实验室,其中,10万元用于装备省地方病一所强毒室,另外50万元装备县(市、区)强毒室,11个鼠疫疫源县(市、区)的鼠疫实验室全部按标准建成使用,12个县级鼠疫强毒室恢复标准化运行。在洪水灾害前期,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洪水灾区鼠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吉林省洪水灾区灭鼠方案》《吉林省洪水灾区鼠疫控制方案》《吉林省洪水灾区鼠疫监测方案》,编发鼠疫防治宣传材料。全省鼠疫疫源地受灾县(市、区)分别组成防治监测组8个,分布23个点工作,打样方290个,扑获鼠149只,鼠密度为0.51%;检验黄鼠血清961份,对不明原因死鼠进行细菌学培养6只,结果全部为阴性。小型鼠数量调查,布夹2800个,扑鼠136只,扑鼠率4.86%。家栖鼠数量调查,布块2832个,扑鼠267只,扑鼠率9.43%。

1999年,共组建15个监测组,设43个监测点,完成2个固定监测点和18个洪水灾区流动监测点及23个常规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监测面积25.0万公顷,占全省疫源地面积的6.28%。黄鼠密度为0.53只/公顷;对通榆、长岭,双辽、洮南、乾安县的沙土鼠分布数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密度为0.38只/公顷。全省血清学检验6997份,全部为阴性。

2000年,全省组建15个动物鼠疫监测组,完成2个固定点和39个流动点的黄鼠监测任务,其中,洪水灾区完成17个流动点,常规监测完成21个流动点;完成3个流动点的沙土鼠监测任务。间接血凝方法检验黄鼠血清20500份,对不明死鼠进行细菌学检验,未发现阳性材料。1991~2000年,吉林省鼠疫监测仍以病原学及血清学为主,10年共采用鼠疫细菌学方法剖检活黄鼠11589只,另有长爪沙鼠各种蚤、蜱等,未检出鼠疫菌。采用IHA方法检验黄鼠血清230211份,长爪沙鼠血清178份,检验结果均为阴性。(见表2-31)

表2-31 1986~2000年吉林省鼠疫监测点统计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