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滇东北,有一种药叫“云南黑药”,它的前身就是“三乌胶”,可谓家喻户晓。但凡人们中风瘫痪、口眼歪斜,风湿、肢体麻木,必前往购之。三乌胶是以草乌、川乌、何首乌为主药的中药珍品。1995年12月,三乌胶产品在全国民用高新技术名牌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会泽中医药的发展始于明代。在明代,本草学家、嵩明人兰茂就到会泽采种药物、带徒讲学。会泽中药材丰富,有4类248种。历来重视中药材的加工、炮制,民国时期常用药材的炮制就达百余种。在中成药中,三乌胶为会泽特产。最初,仅靠人工熬制。民国初年,用草乌、川乌、何首乌熬三乌汤,能除寒湿、强筋骨,起初熬制后,亲友共服。后制成膏状,名三乌膏,民国27年(1938),部分中医药人员自发组成中医药社会学术团体——会泽县“医师工会”,“医师工会”会员王相谷熬制三乌汤,服用范围扩大,王氏病故,随之中断。1959年,再熬供临床使用,虽有疗效,因保管、运输、贮存困难,不便推广。
清乾隆四十年(1783),江西临阳同乡会馆就在会泽建药王庙,清嘉庆年间,来自江西樟树镇的雷曰太一家就在会泽开设“万元堂”,自行加工炮制多种中药材供应市场,医药兼营,“万元堂”以加工认真、炮制精细见长,到雷体仁时已历6代。1959年,东川市药材公司成立,雷体仁负责筹建药材加工厂并主持生产。在总结前人熬制“三乌汤”的基础上,重新组方,反复研制,创制成对风湿病具有特效而驰名全国的“三乌胶”。经雷体仁改革工艺、制成固体、片状、富有光泽的三乌胶,销售到省外,疗效甚佳。他将几十年的经验、心得整理为《中医咀片制作》《中医炮制修法》《中医成药处方制作》《贵重药材鉴别》等资料,毫无保留地献给药材公司,并在加工厂付诸实施,成效显著。
雷体仁1907出生于会泽钟屏镇,幼年丧父,11岁开始研读本草,学习医书古籍,长期自学钻研,精于中医理学,特别擅长药材的识别、筛选、加工、炮制等技艺。万元堂创造的“八宝红玉丹”“冰梅上清丸”“加味玉真散”,因组方严谨,炮制精细,疗效佳,价格廉,在民间享有盛誉。(www.xing528.com)
雷体仁致力于发掘地方医学遗产,为发扬光大“但愿世间疾病少,何妨我家药箱多”的祖辈医德,他一生摘选医籍,广收民间单方,整理出《药用食物备要(食物疗法)》《简明单方•附单方便治方》等合编成册,附有医学名与俗名对照,方便患者选用。
雷体仁晚年方始行医,认真切诊,从不推诿,处方用药丝丝入扣,疗效甚佳,对儿科急、慢惊风重症及内科癫、狂顽疾疗效特别显著。常因痔疾肿痛流血,站立为患者诊治。后患中风,卧床不起,仍有诸多患者上门求医,均热情接待,细心诊断,口授处方。对此,患者无不感激。1977年雷体仁因病去世,终年7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