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复会泽史话,黄毓英的首功

光复会泽史话,黄毓英的首功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毓英时任滇军排长,奔走宣传,被当局下令免职。傍晚,黄毓英在给士兵分发弹药时,被反动军官唐元良发现,他当机立断,开枪击毙唐元良,打响了重九起义的第一枪。黄毓英“冒奇险,建殊勋”,被誉为“光复首功”。黄毓英任第二梯队大队长,率部支援川、黔革命。1912年5月7日,黄毓英奉命回滇,行经思南府属地,这一带山高路险。

光复会泽史话,黄毓英的首功

黄毓英(1885~1912),字子和,云南会泽金钟人,光绪年间进士黄德润之子。黄毓英早慧聪颖,四岁能识字背诗;性格刚毅,遂以“子和”字诫之。是一位“要中华,不要文凭”“要革命,不要结婚”的革命家,与杨振鸿、马骧被称为“云南革命三杰”。

黄毓英

1903年,黄毓英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学习陆军,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善于思索,成绩优秀。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因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愤而退学回国至上海参与创设中国公学,次年复东渡日本留学。

1908年,总部决定派他和杨振鸿急驰回国,充实云南河口起义领导骨干。距毕业仅一个月,黄毓英毅然决定“取其实,遗其名”,取道香港赴河口,至香港得知起义失败,便改道新加坡找到孙中山,取道缅甸入滇,途经仰光,筹创《光华日报》,成立同盟会仰光分会,被选为会长,他奔走于缅甸和腾越一带,在土司清军、义士中鼓动革命,待机举义。辗转于盈江、腾冲等地,奔走于保山大理之间,进行革命活动,长期出入不毛之地。1910年,创设自治团体会,联络边防营与新军,被滇西各属推为主盟人,统全滇革命军。随后至昆明,进入云南新军,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期间,其父多次来信,催促他回家结婚,他回信说:“国且将亡,家于何有?且革命者,固九死一生,若有妻子,则生足以累已,死又累人,愿鉴愚衷,勿复相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毓英时任滇军排长,奔走宣传,被当局下令免职。同年10月28日,革命党人再次密议于唐继尧家中,共商起义计划。蔡锷见他:“头角峥嵘,目光四射,大奇之。”有人对发动起义迟疑未决,黄毓英主张立即起义,并说:“今事已急矣,君踌躇,我必先发,事败被获,必首诸君同谋。我死,君等度不能幸生。”并力主蔡锷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遂定于10月30日夜三鼓举事。傍晚,黄毓英在给士兵分发弹药时,被反动军官唐元良发现,他当机立断,开枪击毙唐元良,打响了重九起义的第一枪。他英勇顽强,身先士卒,率领敢死队,翻越昆明北门城墙,破开城门,大部队迅速包围五华山、军械局,同守敌鏖战,战斗结束时,已浑身是血。黄毓英“冒奇险,建殊勋”,被誉为“光复首功”。

云南都督府成立后,出兵援蜀、援黔。黄毓英任第二梯队大队长,率部支援川、黔革命。深受川、黔人民欢迎。1912年5月7日,黄毓英奉命回滇,行经思南府属地,这一带山高路险。大队先行,毓英单骑断后,于路旁草丛中埋伏的匪徒,忽向其连发数枪,他猝不及防,连中数弹,遇害身亡,年仅28岁。三迤人民为其铸铜像,并于翠湖兴建“黄武毅公祠”,孙中山题匾“乾坤正气”。时滇军都督蔡锷为其撰写了《黄武毅公墓志铭》。

黄毓英与唐继尧是同乡,早年留学日本时,资助过唐继尧,两人是生死患难的故交,唐继尧得知黄毓英将军遇刺身亡后,满腔悲愤,无处诉说,只得向苍天发问,以问天为题,写下了悼念黄毓英将军著名的《问天歌》[17],以释痛苦之情。其中有两段这样写道:(www.xing528.com)

问天歌,问天歌,歌长又奈将军何?

汉家光复功最多,援川奏凯到牁牂。

狭路偏逢许贡客,大星耿耿堕天河。

问天歌,问天歌,歌长果奈将军何?

营门大树尚婆娑,不见将军树下过。

自古英雄谁不死?话到来歙泪滂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