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昭平县革命老区抗日民主运动

昭平县革命老区抗日民主运动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建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昭平联营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桂林事务所疏散到昭平后,在张锡昌、周匡人、徐寅初的领导下,按照“发展工业,生产自救,抗日救国”的宗旨,积极与各民主党派进步人士和开明绅士密切合作,建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桂林事务所昭平联营处,努力开展推销当地产品、运销原材料、运输服务等各种业务活动,促进敌后地区昭平的经济建设,繁荣市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

昭平县革命老区抗日民主运动

(一)出版《广西日报(昭平版)》

1944年6月,桂林大疏散前夕,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员张锡昌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做好与桂林文化界的团结工作。张锡昌安排好疏散工作后,便同周匡人、徐寅初等率领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桂林事务所及有关人员,欧阳予倩率领的广西艺术馆的部分人员,陈劭先、陈此生等带领的广西建设研究会的一批成员,以及千家驹、莫乃群等人一路乘船来到昭平。新知书店秦记西南印刷厂人员带着印刷设备、《大公报(桂林版)》的报务人员,以及国民党广西省教育厅电化教育处收发报机和广播设备也转移到昭平。

文化界和爱国民主人士从桂林到昭平后,成立了昭平民众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在张锡昌的提议下,由陈劭先、欧阳予倩、张锡昌、莫乃群、千家驹、胡仲持、徐寅初、周匡人等组成的广西日报社务委员会成立,推选陈劭先为主任委员(后由欧阳予倩继任),莫乃群任总笔兼发行人,胡仲持为总编辑(不久,因胡仲持生病,由莫乃群兼任),徐寅初为经理(后由张锡昌兼任),下设编辑、印刷、营业和经理4个部,新知书店和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桂林事务所的干部分任其事,华昌泗也在经理部工作。广西日报社利用收发报设备收录国内外电讯,又向广西企业公司经理何海筹借了3部收报机,请《大公报(桂林版)》的人员临时培养了一批报务干部。就这样,《广西日报(昭平版)》有了国内外的电讯包括新华社的电讯来源。印刷设备是秦记西南印刷厂的,该厂经理诸建才(诸宝愁)不但对报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其本人也参加报社工作。经过几个月的筹备,最初出油印试版,由华昌泗刻写设计版面,有时套色印刷。1944年11月1日,一张四开的铅印报纸《广西日报(昭平版)》正式出版。

《广西日报(昭平版)》社址在昭平县城厢镇平安街4号。1945年1月,日军进犯蒙山,昭平吃紧。《广西日报(昭平版)》1月27日暂停刊,向东迁至距昭平县城60多千米的黄姚镇迎秀街4号,于2月21日继续出版。

张锡昌、欧阳予倩、千家驹等人发起创办《广西日报(昭平版)》后,为了在昭平开展敌后斗争,迫切想与广西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欧阳予倩为此找庄炎林(中共广西省工委交通员)说明情况,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听了庄炎林的汇报,经过慎重考虑后表示赞成。

从桂林疏散到昭平的爱国民主人士中的一部分人同张锡昌与庄炎林的关系很好,他们共同参与《广西日报(昭平版)》的工作,实际上正是在张锡昌的带领下工作。张锡昌亲自写社论、搞编排,中共广西省工委有什么意见就和他谈,有的重要社论就是中共广西省工委的意见。1945年春夏之交,钱兴派联络员卢蒙坚来到黄姚,经庄炎林、欧阳予倩介绍到报社做译电员,以合法的身份和这些民主人士取得联系,用建议的方法传达党的意见,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在党的领导下办好《广西日报(昭平版)》。

抗战时期的《广西日报(昭平版)》(昭平县委宣传部 供图)

1945年3月1日,《广西日报(昭平版)》发表黄姚中学校长千家驹的《新年数愿》。当时,《广西日报(昭平版)》发表的社论、短评、杂文小品等文章对于发动群众团结抗日,树立持久战的决心,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广西日报(昭平版)》坚持民主办报、群众办报方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报刊迁到黄姚出版后,扩大了销路,除黄姚至昭平和黄姚至砂子、马江两条线外,还向贺县公会、八步发展。社务委员会采取驿站快递的办法,报纸每天早晨5时许出版即交报差,以三十里为一站,快速传递。这样,当天下午便可送到八步。由于报纸言论进步、消息灵通、编排活跃,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广西日报(昭平版)》还流传到粤西的连县、怀集,湘南的江华、临武等地,每天发行量近3000份。该报自创刊日起至停刊迁回桂林(除中间出版不编号外)共出版295号。

《广西日报(昭平版)》黄姚旧址(昭平县委宣传部 供图)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30日,《广西日报(昭平版)》停刊,报社迁回桂林。

(二)创办黄姚中学

1944年12月,转到黄姚的爱国民主人士使黄姚镇文人荟萃、市面繁荣,与此同时转移来的众人也面临失业等诸多问题。张锡昌、何香凝、梁漱溟等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筹办一所学校,既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又解决革命人才培养问题。后经多方协商并经当局许可,在当地开明绅士的支持下,经过30多天的紧张筹备,临江中学黄姚分校(后称黄姚中学)于1945年4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千家驹任校长,共产党员刘彦邦任教导主任,何香凝、梁漱溟、欧阳予倩、周匡人与当地开明绅士李上权、曾祥祯等11人为校董理事,张锡昌任政治历史辅导员。

黄姚中学的创办,不但为昭平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而且为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由英家转移到黄姚隐蔽,并以黄姚中学为阵地建立直属党支部,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省武装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www.xing528.com)

千家驹离开黄姚后,黄姚中学校长由刘彦邦接任。刘彦邦以民盟成员的身份团结当地绅士办学,周密地安插了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知识青年到学校任教职员工或学生,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中共广西省工委迁至黄姚后,以黄姚中学为阵地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启蒙教育,把学校办成一所桂东新型的进步学校。在地下党员的精心教育培养下,黄姚中学诞生了一批革命人士,随后他们被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当年参加中共黄姚支部所组织的读书会的师生,许多人后来成为开展昭平革命斗争的骨干,为解放昭平作出了贡献。

(三)建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昭平联营处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桂林事务所疏散到昭平后,在张锡昌、周匡人、徐寅初的领导下,按照“发展工业,生产自救,抗日救国”的宗旨,积极与各民主党派进步人士和开明绅士密切合作,建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桂林事务所昭平联营处(简称工合昭平联营处),努力开展推销当地产品、运销原材料、运输服务等各种业务活动,促进敌后地区昭平的经济建设,繁荣市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

1944年10月中旬,工合昭平联营处在昭平民众抗日自卫工作委员会经济部给予的经费支持下,会同广西日报社等单位分别前往昭平的16个乡镇30个村街,对当地的土地关系、租佃制度、田赋捐税、劳役教育、土特产品、手工业生产、民族风情与社会状况等进行调查。周匡人、陈兴中、孟用潜、陈翰笙、勇龙桂等人自始至终参加了这项工作,最后将调查资料综合起来形成专题文章《昭平农村经济和手工业概况》,由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钱兴参与审稿。这篇调研报告在《广西日报(昭平版)》发表,为昭平进一步开展抗日工作打下思想和理论基础。

1944年10月底,梧州、钟山、平乐等地相继沦陷后,疏散到昭平的各行业人员越来越多。为解决这些失业人员就业问题和发挥各行业的经济作用,工合昭平联营处组织专人进行调查登记,成立桂东印刷出版工业生产合作社,承印《广西日报(昭平版)》等报纸;组建缝纫、皮革加工部,先后生产子弹带、干粮袋、衣服等总值达130多万元(旧币)的物资;设立业务办事处,运销农副产品。当时,昭平地区茶油、桐油、竹纸年产量有300余万担,因交通不便难以运销外地,工合昭平联营处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桂林事务所迁回桂林,工合昭平联营处的活动就此停止。

(四)成立民盟黄姚支部

1944年11月,在桂林沦陷前,中共桂林文委书记狄超白赶回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桂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情况,周恩来指示狄超白继续回广西活动。1944年9月19日,民盟在重庆召开会议,发表对抗战阶段的政治主张,建议各党派联合政权实行民主政治。董必武、王若飞指示狄超白以救国会成员的身份加入民盟,并回广西与李济深、何香凝、梁漱溟等民主党派人士广泛接触,筹建民盟总支部。

1944年冬,狄超白冒着战火辗转到达昭平黄姚,向张锡昌、周匡人传达了周恩来关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已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吸收无党派人士,以个人身份入盟,民盟成为有党派与无党派的广大民主人士的联盟。在桂东的文化教育界人士可以参加,建立组织,把工作做得更好”的指示;同时,还向梁漱溟传达了民盟总部的指示,由后者负责在桂东地区筹建中国民主同盟东南总支部,推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等省的民盟工作。经过狄超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张锡昌、周匡人、千家驹、徐寅初、莫乃群、欧阳予倩等人先后加入民盟,以黄姚中学和广西日报社为据点,团结和组织各民主党派进步人士开展抗日救国民主运动。

1945年1月,民盟黄姚支部成立,主任徐寅初,盟员有徐寅初、欧阳予倩、张锡昌、狄超白等16人。不久,根据狄超白传达的精神,梁漱溟、张锡昌等在八步临江中学召开会议,商议在八步、黄姚2个支部的基础上成立民主同盟东南总支部筹备委员会,推选梁漱溟、陈此生、张铁生等为委员。在会上,梁漱溟代表民盟总部宣布筹委会正式成立,负责管辖粤、桂、湘、鄂、云、贵、闽等省区,以及组织海外的民盟开展抗日救国民主运动,制定的工作原则是“工作公开,组织秘密”,出版《民宪》杂志,广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广西省工委非常重视民盟的工作,钱兴曾多次在黄姚会见张锡昌、周匡人、徐寅初、欧阳予倩等,共同研讨国内外形势以及开展桂东敌后民主运动等有关问题,对民盟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加深广西地下党组织与民盟的亲密团结、互相配合、并肩战斗的情谊。

民盟黄姚支部全体盟员团结一心,不断揭露和抨击国民党的错误路线和弊端,广泛宣传争取民主自由的正确主张,刺中了国民党的要害,因此受到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的指责。然而民盟黄姚支部表现出顽强斗争的精神,坚决顶住逆流,为“民主、自由、团结、进步”的事业继续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盟黄姚支部的成员陆续离开黄姚,民盟黄姚支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也随之解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