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ETH建筑设计教案为例
2007年10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中国留学生王英哲,通过网络日志,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下了他选修的一个三年级设计作业全过程[1]。该作业由Hans Kollhoff教授[2]主讲,助教担任桌面一对一评图。题目是“世界上最平凡的建筑任务,但同时却也是最难的之一:一座城市的居住和商业建筑”[3],面积3100平方米,高度5-6层,底层(或底部两层)为商业。
作业时长12周,采用ETH设计教学里常用的“高度结构化的”[4]课程安排:第1~4周为每周一次的“热身练习”(Vorübung),包括《售楼书海报》《立面浮雕》《居住空间向外眺望》《建筑入口》4个小作业;第5周Kollhoff带领学生去意大利,进行针对性案例实地参观;第6~12周,为主体设计。
该教案非常有价值,触及国内建筑教育界普遍忽视的一个重大基本问题:如何构建一套高质量的设计教学法(Pedagogy),扎实传授做有品质(Quality)的建筑。(www.xing528.com)
所谓设计教学法,是指教设计的方法,它包括教学目标(又可分大目标、分项目标),过程控制,具体作业设置(how to learn),作业的学术与实践性要求(academic and practical),设计方法与技巧传授(how to design),观念、理论与知识传授(what to learn),评价标准制定(Judgment),教学组织(包括师资分工与协调、师生交流与协调)等。张永和在一次访谈中谈道:“像麻省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念三年半,首先有一个教程,然后还有一个东西叫教学法。就是说你每学一个东西是怎么学的?老师是怎么教你的?是通过什么样的练习你学会的?它是一个很完整的系统,然后出来了一个学生,刚刚能够毕业的,我们知道这个学生他学过什么、他能干什么、他理解了什么。实际上是这么一个东西才叫教育。”[5]
所谓有品质的建筑,是指大部分从业建筑师日常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大部分从业建筑师的日常工作就是要努力建造“有品质的产品(Products with Quality)”,少部分建筑师由于自身天赋及机缘巧合,会致力于创作“优秀作品(Excellent Works)”。“产品”与“作品”各有其功效及适用市场,无法相互取代:“作品”中产生的前卫理念,可以启迪“产品”不断扩大视野,“产品”中空间、建构、基地、功能、技术等方面的扎实作法,则是“作品”落地为建筑作品而非艺术作品的关键。而目前,国内专业界说到建筑设计时常用建筑创作一词替代,恰好证明了王群所说的“误区”之普遍:“中国建筑学教育中有一个误区。我们通常会把建筑学的学生培养目标确定为像柯布或者密斯那样的大师,但事实上,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成为柯布,也不可能成为密斯的,他们的工作往往是在另一个层面进行的,那么,怎么使这大多数的建筑师所做的大量性的工作更加有品质,而不是仅仅成为一种景象建筑,这其实是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问题。”[6]
构建有效的教学法培养创造“有品质建筑(产品)”的建筑师,需要我们克服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三种教育倾向:1)将设计学习漂浮在玄虚概念,落实不下来到“物质(physical)”的层面;2)将设计成果停留在“表现图”视觉图像,进入不到材料、结构、构造、细节层面[7];3)用风格(Style)角度将“建构(Tectonics)”解读为节点、材料堆砌、炫技的“材料、节点表现风格”。而Kollhoff的教案,在如何构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法,扎实传授做有品质的建筑的方面,则会带给我们很多针对性的启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