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理工科学生的普遍问题:视野窄型详解

中国理工科学生的普遍问题:视野窄型详解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从表面看上去,功能是比较容易有标准答案的,他们的图纸、模型,就会按照作业要求、功能类型一一给出解答,其结果,完成度往往都不错,但会缺乏一种建筑形态、空间内容、空间气氛的整合,功能理解往往会比较表面、单一,常常会让老师觉得有些“土”,缺乏“建筑感”和新意。

中国理工科学生的普遍问题:视野窄型详解

这种类型的学生,由于从小到大,一路全身心扑在考试、读书上,除了功课以外,所知甚少,生活经历、知识面都非常窄。这样的学生往往会以做功课的观念,希望在设计过程中找到(或要教师给他)一个“类教科书”的标准答案才能前行,否则,就会很困惑。由于从表面看上去,功能是比较容易有标准答案的(在标准图集中),他们的图纸、模型,就会按照作业要求、功能类型一一给出解答,其结果,完成度往往都不错,但会缺乏一种建筑形态、空间内容、空间气氛的整合,功能理解往往会比较表面、单一,常常会让老师觉得有些“土”,缺乏“建筑感”和新意。

我们商量出来的对策是,先不要急。第一,首先要认可这类学生,能很快学会画图、做模型等基本方法,能把完成度做到位,即使“土”,其实在低年级已经很不错了!更进一步,就要建议他们在做设计时,尝试在每个步骤中,采取“多方案比较”的方法,逐步打破想问题只想找一个标准答案的习惯。第二,作为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偶尔闪现出的感性一面,尽力挖掘,争取把他们自身“社科、人文”的一面激发出来。可以建议他们多回忆、反思一下自己成长的经历,建议他们多看电影、展览,多走出教室去和人交流,多看些社科人文类杂书。可以追问他们,最近看了啥展览?啥电影?啥动漫?啥游戏?啥小说?吃了什么好东西了?衣服为什么这么穿?……要不断提醒他们,世界不是黑白的,而是灰色复杂微妙的,要学会细致分析,老师不是绝对权威,要学会反思、质疑老师的答案。第三,在课程设计上,教师要下一番功夫,通过学术与实践思考,将学科前沿与基础教学做深度结合,使训练课题具有清晰的学术概念与判断标准,并依照设计思维逻辑、设计行为特征,划分为可教、可学(teachable)的步骤,帮助此类学生有个学习习惯的缓冲,逐渐进入状态。(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