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教育笔记:适合某类学生,帮助更多!

建筑教育笔记:适合某类学生,帮助更多!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深知自己只对某类学生比较拿手,我的教学日记中某些部分能对我不太拿手的学生有所帮助,我已觉得是超额收获了。例如现代建筑过分理性冷冰冰,才产生后现代的……初始构思完美更重要,还是将一个初看上去不太完美的构思慢慢发展、完善更重要?别求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这个东西。

建筑教育笔记:适合某类学生,帮助更多!

坦率地说,我不是那种“有教无类”的老师。我深知自己只对某类学生比较拿手,我的教学日记中某些部分能对我不太拿手的学生有所帮助,我已觉得是超额收获了。

【问1】:

老师您觉得,教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呢?

【答】:

建筑设计教学中,能教70%的基本方法、观念,笔者以为就相当厉害了。剩下15%,老师恐怕更多地要去启发、引导。还有15%,的确是学生自身的东西了。老师能控制、影响到80%~85%,我以为已经是超级极限。正如康德所言:“大学不是为蠢才办的,大学对他们无能为力;大学也不是为天才办的,他们会找到自己的路;大学是为那些资质一般但经过努力能够达到一定标准的人办的。”

所以我们才说,3%~5%的优秀学生,碰到什么样的“烂”老师,到最后,还是会优秀的(前提是价值观不要中途转弯,一直努力),只是,时间上,可能会被“烂”老师错误引导,耽误、荒废得长久一些。以我观察,严重情况下,也是有完全被荒废的可能。但如果碰到好老师,就会如虎添翼、突飞猛进,这叫“锦上添花”。

老师最能起作用的,恐怕还是针对那70%~80%的大部分学生,这叫“雪中送炭”。还有10%不学的学生,上帝拿他们也没办法,这叫“朽木不可雕也”。

【问2】:

老师,学习建筑设计,灵气和悟性是不是很重要呢?我们老师总是叫我们悟,怎么悟呀?很玄呀!

【答】: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过:“凡是能够说清楚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这个说清楚(放在教学上,就是所谓的teachable)与保持沉默(由学生自己领悟的)的比例,由于每个教师对建筑学(教学)认识的不同,结论会有很大差异。就笔者个人教学观来说,能够说清楚的比例应该可以达到80%~85%,远高于今天很多教师认为的50%~60%。

今天国内很多设计教学,其实还是沿袭传统路数:以功能泡泡图对错为标准,把平、立、剖摆平,立面形态模仿(抄袭)最新潮流,再扯上些热点话题做设计概念,剩下的,就要靠学生的“灵气”与“悟性”了。另外,很多设计课老师不进行学术研究与思考,只会画图实践,秉持的观念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做理论研究的老师,由于对设计行为缺乏身体体验,也无法在研究中为设计提供精确有效的助燃剂。这种“设计与理论”的割裂状态,更加剧了传统设计教学中“说不清、不可教”的比例。

笔者以为一个触及当代设计本质、能更高比例清晰解释专业问题、更有效率训练学生设计能力的教学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教学展开前,要厘清下述问题:实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方向确定;学术研究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理论教学与设计教学如何结合;设计教学与实践性、实验性、先锋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为设计教师,在自身学术(倾向性)研究的基础上,把设计行为,作为一种理性思维模式、一套专业方法技能、一个可以控制其发展的研究过程(Design by Research),结合相关的知识与理论基础,在不同学习阶段,确立不同的训练目标,传授到不同的深度与广度,并借此启发学生的自我创造性。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对设计教师在学术与实践两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

想要成为一名建筑大师,天赋与灵气的确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并非设计教学的责任。设计教学的责任,是培养出好的建筑师,而在好的设计教学中,灵气与悟性并不那么重要。另外,笔者通过实践也发现,所谓灵气与悟性,也是有方法可以一点点挖掘、强化的。

【问3】:

设计一定要非常理性吗?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吗?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呢?除了说服甲方,还有什么好处?感性一些的设计不好吗?例如现代建筑过分理性冷冰冰,才产生后现代的……

【答】:

理性与“冷冰冰”没神马必然关系;后现代的产生也不是所谓的反现代;理性地做设计,与甲方没神马关系……这些似是而非、望文生义的言辞、说法,显然大多数来自你的老师和中文教材,真是害人不浅,我这里没空展开批驳。

理性做设计的最主要目的,是帮助你能明晰地控制设计的进程和结果。正如一个大脑清醒、理智的人做事情,他往往会将前前后后想清楚,然后步骤分明、目标清晰地做下去。

作为初学者,感性可以帮助你发泄情绪,可以撞大运得个好分数,但更多情况下,其实是个陷阱,千万要不得,否则万劫不复!

当然,假如你是个天才(我们看到的很多范例其实都是天才之作),理性与感性,可以随便你来。假如你已将设计的各种理性套路弄得滚瓜烂熟,这时,感性又是个打破“套路”的有力工具。

【问4】:

我最近挺疑惑的,因为自己的设计总是处于中上程度,还没有质的飞跃。每次都是一开始的构思不错,但是做到后来却失去了最初的感觉,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构思。所以总是从头修改方案,以至于到了最后交正图的时候柱网都还没有排。我应该怎样才能跨过这个坎儿呢?

【答】:

方案可以改到天荒地老也没有止境,但任何工作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先从控制进度、控制成果完成度开始:图要基本完整,该画的都画全了;技术问题要基本解决,结构、消防、日照、基本尺度等问题,至少大差不差……先做到一个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保证基本工作质量的人,然后,才是更上一层楼

初始构思完美更重要,还是将一个初看上去不太完美的构思慢慢发展、完善更重要?从培养设计思维、学习设计方法、养成良好工作习惯的角度讲,我倾向于后者更重要。因为在发展、完善构思的过程中,能学到更多东西,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为理性与扎实的基础。网友南蔻对荷兰建筑学教育有这样的观察:“荷兰人教书比较希望看到一个灵感马上定型,然后80%的精力用在不断修正上。最开始的灵感多烂似乎都不是决定性的,所有方案,如果方向正确的话,或多或少都是殊途同归。”

别求完美,世界上没有“完美”这个东西。别像迷恋初恋一样迷恋“最初的好构思”,最后和你结婚的,往往不是初恋,做设计,同理。

【问5】:

今天被我老师说,你这样子,一辈子也成不了建筑师。该怎么走?

【答】:

问他理由,让他说出理由一、二、三,否则告他侮辱人。或者可以在私下与同学们一起笑话他,连话、道理都说不清,只会发感叹的人,不配做老师。

如果他能说出理由,你就要自己好好思考,哪些认可,哪些不认可?

另外,干嘛一定非要做建筑师呢?

【问6】:

今天专业课上跟一个别的老师眼中方案设计能力很强的老师争论了很久。我说我们现在三年级了,从拿到一个任务书开始就应该去查我们这次设计的背景,比如展览建筑所展示东西的文化背景等。他很淡定地说了一句:你想得太多了,没必要去了解它的历史,那只是一种元素,你们只是设计一个建筑而已!!还说要去看别人的方案,然后运用到你的设计中这样最有效率!这不就是抄袭嘛!!我当时那个心啊,想想中国建筑的现状我就很郁闷,老师尚且如此!能有主见并坚持下来的学生真的很少!

【答】: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老师,才更需要你们新一代用更好、更棒的东西来取代他们,确立、完善你们不被他们影响的崭新“自我”。

他们已经玩儿完了,你们也准备跟着一起玩完吗?

当然了,也要学习老师话中的积极成分,比如阅读范例,学习技法,学习观念,这可不一定就等同于“抄”呀。

【问7】:

我曾被一个老师要求改方案,直到二草之后还改!改没问题,但至少要告诉我问题是哪方面的,或者指个努力方向吧!直到现在我都有设计阴影,碰到需要自己做决断的就怕,只愿意画施工图。

【答】:

一定要迈过阴影,硬卡着自己做几次决定,慢慢就好了,下决断没多可怕。

另外,假如老师没讲清楚问题或方向,你自己就要想方设法逼问他,逼问的方法一定要具体,包括:1)把你的困惑,比较清晰地1、2、3、4一条条告诉他;2)告诉他,你可能的改进方法,1、2、3、4一条条让他来做选择……

【问8】:

老师,最近同济开展“实验班”的面试。面试老师说我们这些同学幼稚,缺乏独立个性和思考能力,看到您的一些文章觉得也是这个意思。

【答】:

别把我们这一代想得有多好。每一代中国人中能独立思考的人总归是少数。

我们那个年代,因为各方面物质条件不是很好,至少在生活自理上,那时的大学生的确比现在大学生显得成人化、独立性强一点。另外,那时候的重点大学,是一种时代骄子式的精英教育与精英感觉(我们那时只分重点和非重点大学。以我观察,那时非重点大学学生的基本素质,比现在扩招后的所谓名校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不差)。上述两个因素加起来,比如都拿同济大学来说,过去能够独立思考的人的比例,肯定比现在多很多。

但放到整个一代人来看,中国永远是缺乏独立思考人群的。每一代比例我估计差不多。

【问9】:

作为学生可以感觉到不同老师、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这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冲击,但也往往会觉得去改变或者颠覆已经形成的一个对于建筑学的基本认识和个人好恶观,会很累。

【答】:

我这个年龄段,上下10岁(30~50岁),在国内接受的建筑学本科教育(包括国内顶尖的建筑学学校),其实都是跟“国际脱轨”的。因此,在今天,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建筑学老师,我们都要面临深刻的知识与观念更新。老师尚且如此,何况学生!改变是必须的!

据我观察,当下中国建筑学教学的事实是,除了顶尖的几个国内建筑学校(不超过三个),绝大部分学校在根子上仍然是与“国际脱轨”的。即使在上述顶尖建筑学学校里,观念“与国际脱轨”的人也比比皆是。

当然,是“与国际接轨”好,还是“与国际脱轨”好,这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当然,“与国际接轨”里有水平高低之分,“与国际脱轨”里也有水平高低之分,这是又一个需要小心鉴别的问题;最后,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轨道”,那更是一个巨大、深刻而艰难的问题,但也是我们必须要直面解决的问题!

【问10】:

国内不重视基础教育,其实底子都在一、二年级,真是悲哀……一、二年级主要是深刻的身体记忆,有些思想的东西到高年级会慢慢反馈出来,这样再往上就能接得上了…… 其实基础教育的老师最辛苦,但现在国内却总是在搪塞基础教育。

【答】:

建筑基础教育的老师(一、二年级)的确最辛苦:要身体力行手把手地教,要跟学生十几年教育形成的错误观念(有影响专业的,也包括影响学习甚至做人的)作斗争,还要跟自己身上曾经接受的陈腐的专业观念抗争。

建筑基础教育的老师对建筑学的学生来说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身体记忆与基本观念就是这个时候形成的,特别在今天,中国学生到了高年级,往往心态就开始被社会环境影响,沉下来的时候越来越少。基础时段,最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基本的专业价值观。

同时,建筑基础教育的老师对一个教学机构来说也相当关键。基础教育绝不是简单的基本功灌输,它其实是一个教学机构基本学术倾向的最主要载体。因此,我觉得,做建筑基础教育的老师,虽辛苦,但特别有成就感

【问11】:

您曾说过:“不在名校读本科,会亏下了一些‘重要’东西”。老师能否具体说一下吗?

【答】:

这很难完全讲清楚的。我只能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比如学科观念。任何学科,尤其人文学科方面,包括我们专业,其实都是有不同学术观点的。但很多中国同学,其实一直是以学生、考试、读学位、看课本的心态在学习,下意识认为研究生学的自然比本科生高级,本科阶段我成绩好,就说明我已学好了。其实,很可能研究生阶段,你是在一个完全不同于你本科阶段的学科理念下学习的。如果这个不搞清楚,用(本科形成的)旧有观念肢解后面碰到的新东西,那后面学的基本都会是一串串误解。在国内,从外校过来的同学身上,在国外,从留学读研究生的中国同学身上,我都看到了这一点:即用原来习得的“旧”方法,重新解构别人原本骨子里不同于你的东西,结论就有些张冠李戴了。

还有,更好的学校与学习环境,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聚集了更优秀的一批人。因此,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基本的学习标准(甚至是下意识的标准),都可能会和你在原来学校已养成的习惯非常不同。可是,如果你不主动观察、体会、修正,这些非常本质的东西,也无法简单地体现在你学的那几门研究生课程上。

【问12】:

现在大三刚完,一些同学出去实习了,去公司、设计院的都有。我问了下去实习的同学,他们说一去人家就问施工节点图会画不,然后他傻眼。我想问问现在出去实习好,还是把基本功打扎实(实话实说我是真的觉得自己懂得的太少,特别是规范、施工类的知识,去了的话打酱油了滴)。其实我还担心,一旦去了公司会不会被格式化了,就是把一些该有的气息消磨了。然后就是如果出去实习,去什么样的单位比较好呢?还有就是英文与以后就业的联系是怎样的呢?(www.xing528.com)

【答】:

打酱油没啥,施工实地看看,画画节点,打打下手,都挺好。

画节点当然是到设计院、公司里学,一般的老师怎么会弄得非常清楚呢?

干事主动点,别不会就闷在那里,不会就问,没啥不好意思。

搞清楚哪里不会,问人也要问到点子上,或者请教别人,或者用心看别人怎么做,自己琢磨着主动学。

啥叫基本功?啥叫自己的气息?先积累吧,乱积累也无妨,只要大方向对,都没问题。积累多了,自然就知道了。

英文当然重要,英语的应用能力更重要,这还用说?

【问13】:

我是今年刚毕业的建筑学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心想到前沿事务所去,但在面试几家之后,考虑到可能在初始阶段无法提供更为扎实和系统的培训(比如一般方案只能做到扩初阶段),还是决定去了大型的设计单位。但是慢慢地,在各种施工图和非常非常实际的项目面前,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现实,而离建筑越来越远。虽然我一直告诉自己,潜龙勿用,苦尽甘来,现在耐下心来把基础打牢,以后就可以走得更远。但是我怕自己越走就真的偏掉了。是不是接受一个建筑从方案到实施的全过程是必须的呢?在各种施工图中摸爬滚打是不是必须的呢?

【答】:

如果你想做一个真正的建筑师(而不是很多媒体上的用嘴、用照片来做建筑的建筑师),这个阶段我认为是必须的。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我觉得其实是,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专业信息源、朋友圈、关注领域,不被日常生活所腐蚀,变成得过且过。“勿忘初心”你做得到吗?

做建筑师,可以在上百人、上千人的国家大院、私营大公司里,也可以在只有十几个、几个人的小工作室里,这其中蕴含的项目类型、工作方式、赚钱模式,乃至生活方式,差别很大。建筑可以很现实,也可以很理想,还可以是各种现实与理想不同比例调适出来的混合物。你自己的专业价值观(趣味)喜欢哪一个呢?你当下的专业能力、专业特长适合哪一个呢?你长远的计划又是怎样的呢?……

生活中、专业里有各种各样的范本,我想,在认清自己的基础上,必有一款适合你!

【问14】:

老师,您觉得我们是应该更多的开阔眼界,游学呢,还是在大院体制内越走越远?

【答】:

学到你觉得没有更多新东西可再学的时候,就可以换个学习领域了。

有机会,出国看看是好事,但要真的沉进别人文化、生活中,去学到真东西,而不是采风、旅游、拍照oh yeah,或者人云亦云地挤在中国人的小团体里,相互温暖一番。

【问15】:

老师,现在做设计,总是怕不符合规范要求,这个东西真是束缚设计的创造性呀!

【答】:

设计规范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规范跟人体工效学有关(也就是基本的尺度合理性)。比如:基本行为的尺度、光线的一般照度、基本家具的尺度等。它针对的是“一般人”使用的舒适性(仍然会有区别,比如中国南方和北方的数据就不大相同)。但针对这个规范,如何用,则是设计师可以决定的。假如你在某个设计里,就是为了方便大众使用,那就要按照一般规范来做。但假如,你是有意反着来,而且有充分依据这么做,那就反着来呀。比如你就可以把某个通道设计得特别狭窄,从而制造让人们彼此贴身而过的“非常”体验,又或者,做得超大,让人迷惑,这究竟是过道呢?还是某个停留空间呢?

还有一类规范是人们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制定出来的。比如:城市规划红线、日照间距、城市设计控制线、防火要求、停车要求等。这些规范除了要“记住”“遵守”外,我以为还应该搞明白(或推测一下)它要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当初制定规范的,一定是些聪明而理智的人,红线可能今年5米,后年也许会变成10米,但要解决的“问题”没变,你知道了“问题”,就可以和早先那些聪明人一起,合力去对付某个问题,灵活性就会大很多,而不是变成束缚你“设计自由创造”的枷锁。那些只会让你记住数字却讲不出理由,并称这种行为是尊重权威、尊重规范的人,本质上要不就是懒人,要不就是蠢蛋。

【问16】:

您认为建筑学这一行有没有标准答案呢?

【答】:

我认为这个行业不存在绝对正确的标准答案。但也同样认为,在某个特定阶段、某个特定领域、某个特定时代,相对的标准答案(专业原则、专业价值观)是必须要有的。但一定要将前提条件搞清楚、弄明白才行。

【问17】:

我们似乎又在重复大跃进的“多快好省”,但我认为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以前常说“量变到质变”,现在我们正在解决一个量变的问题:汽车的产量、钢材的产量、每年600多万的本科生、留学大潮及铺天盖地的建筑工地,等等,先把数量搞上去,质变只是个时间的问题了!我相信肯定会出现的。

【答】:

真心希望如您所言,时间会解决一切,但我骨子里其实不是最信。

不过只是坐等变化,我还是不大服气、不太认命。

因为我总觉得,每一个个体,在他自己的位置上,还是能够找到一些空间发挥自身能动性的,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办法去超越时代、超越环境(无论那个超越的度有多少),关键是,自己有没有意识,有没有愿望,有没有能力,有没有行动。

所以,我会反思到教育上,想一想,作为教师,我该怎么办?

【问18】:

当时参观2010上海世博会的英国馆时,几乎所有的参观者都在旁边说,这有啥好看的,什么都没有。对于使用者和设计者的对话障碍,您怎么看?

【答】:

我挺喜欢英国馆的,主要是从建筑师做设计(同行)对我的启发角度来说的。你转述的旁观者的话,以我理解,是从对世博会馆在他们心目中“应该怎样”的预期值来谈的,比如,里面应该有很多能代表某个国家的“标志性”展品,外面的建筑形态要有象征意义等。这两个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普通大众的预期值与设计者的预期值之间的差异,恐怕永远难以完全弥合。若完全等同,很可能是一种彻底的媚俗,但若完全不匹配,问题也很大。这其中有个通过设计、通过言论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王澍不是曾给不喜欢宁波博物馆的大众做了2个多小时的讲座,然后扭转了大家的印象吗?设计者就是要不断通过各种方法,向使用者(包括社会公众)表达、解释设计意图,以增进理解。过去有种观点认为向公众解释太通俗、太不专业、太小儿科,其实建筑本身就是生活、文化中的产物,不跟使用者进行主动沟通,才是不专业呢!

【问19】:

那天我问您:“是谁告诉我们建筑是空间的?”其实我是想说:“是谁骗我说,建筑就是空间?”现在我经常会给甲方弄得迷失了判断标准,后来才发现可能自己的标准是有问题的。

【答】:

这个问题恐怕要放在特定条件下来探讨。

虽然,建筑学在本质上,的确是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从教学上看,在本科生阶段,特别在低年级,有些标准还是要明晰的。不能无标准、貌似很正确(其实是没观点)地含混说,这也可以、那也可以。

在特定学校、特定阶段里,明晰出的那个标准,其实就是这个学校、这个年级、这个教师所持的建筑学观点,即教学特色,虽然从本质上说,其实就是一种个人化的“偏见”。

当然,这些“偏见”的标准,它们是如何出现的?有多少人同意?在什么时候该如何强调?看一下建筑历史,观察一下建筑教育的特征,考察一下教育者的学术观点,也都是有道理可循的。

市场上的标准又是另一回事了,不能随便和专业标准、教学标准划等号,但也并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说,学校里太象牙塔了,理论不符合实际,要改!

设计市场(特别是中国当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每个案子的标准要一个个来看。不同背景、不同实力、不同兴趣的业主,在不同政策制约下,做一个项目的背后动因非常复杂,这个要靠很多实践经验才能有效判断。

最好的从业状态,我以为是在满足业主(合理)要求的情况下,同时做到建筑学专业意义上的优质。这是一个巨大的、专门的话题,很难用一句、两句话讲清楚。

【问20】:

抄绘大师方案平、立、剖,真的是一个提高设计能力的好方法吗?我现在抄了有一个月……基本刚开始抄绘的都快忘记完了。

【答】:

才抄绘一个月就想看到成果,这对建筑学来说未免太着急了点儿。

建筑学的学习,与你在初高中习惯的数学、物理那种偏重知识性的学习本质上有很大不同,不是画过一遍,读懂课本原理,就可以掌握、运用了。

建筑设计的学习,属于实践能力的培养,类似学做菜和游泳。你应该很容易理解,背会菜谱不能保证你成为好厨师,记住示范图上的分解动作不能保证你下水不被淹。做菜、游泳、学建筑设计,这几种行为其实都很类似,都需要通过长时间、反复、并带着思考的(身体)练习,才会见到效果。读懂菜谱、记住分解动作,是学做菜、游泳的第一步,抄绘是学建筑设计的一个基础方法。

抄绘的时候,除了通过临摹,学习到一些建筑的基础知识,比如平面、立面、剖面、总平面,体会到不同建筑师的风格特征外。还要开动脑筋,进行一些带有分析性质的提炼,比如对原始图纸,进行二维或三维的抽象图解,解析出空间序列、结构体系、形态构成、建构做法、流线处理……

这种“临摹+分析”的抄绘在坚持几年之后,一些东西就会转化成你的身体记忆,就会或明晰(比如某些具体做法)、或潜移默化(比如某些设计感觉、设计观念)地影响你的设计了。有些建筑师甚至直到老年,都会抄绘经典作品呢。

【问21】:

设计老师在课上总是会直接说这里不规范、那里不现实,拿起笔刷刷刷地一通改,最后,全班的方案改得都差不多,然后我就没热情了……

【答】:

这种现象其实在国内高校蛮普遍的,也因此,老师会埋怨学生好高骛远,学生会说老师头脑僵化,谁瞧谁都不顺眼。

我个人认为,这里其实有个比较根本的基本前提双方都没有厘清:从教育者角度说,我们究竟是培养一毕业立马就能上手工作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呢?还是培养有雄心、有斗志,准备推动专业向前走的“创新型”人才呢?从求学者角度说,你是如何判断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劣势呢?你明白这个行业其实是有很多种从业方式吗?你是准备如何先取长补短学习,再然后扬长避短地培养自己呢?

“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在社会中各有其发挥空间,本质上并无高下之分。但由于本专业有下意识追求“构思”倾向,导致做方案的才子远多于画施工图的工程师,所以,国外很多事务所专门画施工图的人,就比擅长做方案的才子们牛得多,无论是专业地位还是收入都高很多。

国内常说的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个人以为就是一个自己骗自己的“语言”把戏、自我意淫。所谓平衡到各个点、拿捏得当一碗水端平的主儿,有几个?大部分人其实都各有其擅长的思维类型。而且,所谓“实用型”里面,必然、也应该包含一定的创新,所谓“创新型”,也必然要有根有据、扎实突破才算靠谱。两者并不像词语上那么截然对立,但在思维模式、培养模式、工作模式上,的确侧重不同。

厘清这样的基本前提,其实就是一个创造自己学校专业特色的机会(专业特色当然还有其他影响因素,比如对专业发展方向明晰后确定的独特的专业价值观……)。但现实是,大家往往多不大动脑筋,闷头按照所谓教学大纲去求统一,而学生也往往很难有清醒意识,发现并培养自己独立的特色,总是向教科书里大师们的标准行为看齐(上述师生“不动”或者“不会动”脑筋,原因简单来说,都是大的文化背景和小的体制背景造成的,这里不展开谈论)。

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只有将这个前提厘清了,下面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就会迎刃而解:老师是否需要在设计课上重点讲现行规范并拿规范卡人?全班的方案是要在构思层面百花齐放,还是在基本完整、平实的基础上,在构造、精细度、造价控制上作出各种有趣的构思?不同年级采用什么样的控制倾斜手段,往哪个方向倾斜?……

这里还要特别提请每个同学注意,这可不只是一个跟你没关系的“体制大问题”,即使学校依旧模糊成一片,又或者即使你进入了一个很有特色但是和你个性不相符合的学校,你自己还是要主动地去创造空间,摸索、培养你的特长,并由此逐渐清晰你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与定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