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的大千世界,个体经历总是有限的,如果碰到自身生活中不曾遇到过的使用者与生活方式时,就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尽可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
一种方法是挖掘自身的人脉资源。比如设计一个大学生宿舍,同学们可以很容易从自我经验中获得灵感,但假如设计一个老年人退休公寓怎么办?我想也许可以从自己家的老人那里获得具体帮助,再由这种个体经验推广到更多类似人群,去推测相关使用者可能会有的生活方式。
一种方法是换位体验。在法国设计师菲利普·史塔克(Philippe P.Starck)与英国BBC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系列片《为生活设计》(Design for Life)中,设计师们在为盲人、残疾人、街头流浪汉做设计时,就尝试着把自己的眼睛蒙上,让自己坐在轮椅上,或到街头露宿一晚等方式进行换位体验[4]。
当然,还可以用一系列更加科学、理性的方法,比如各种观念控制下的图示(Mapping)、图表(Diagram),大数据统计分析,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类学角度的问卷调查、观察追踪、集体或个体访谈,围绕课题阅读相关书目、资料等方式,去对超越个人经验的建筑类型、使用者进行研究分析,逐渐接近。
在培养同理心、理解力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一点,作为设计师而非研究者,不能满足于一个漂亮的类似科学研究的理性报告,或言辞层面的逻辑论证。设计师的目标,是要将这些调查结果(换位体验感受、数字、图形)、阅读体会(文字),通过“自我建筑意识”的再解释,具体落实在设计层面,以完成一个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设计,达到影响使用者身体、心理与情感的目的。
一次参加某知名建筑院校二年级期末设计作业评图。结束总结时,很多海归青年博士、博士后教师不断提醒同学,要多读书,并且要读经典,对此,我表达了不太一样的看法。我跟同学们说,低年级刚入门学设计时,我不太建议读太多深奥、太多文字的书,而应多阅读些设计案例。但这个阅读,不仅要读形态(Form),更要去读、去揣摩设计师的设计过程(Process)与思维方式(how to think)。同时,还要加强身体的一手感知,多去实地亲身体验建筑与城市,观察人们的真实生活,从细微处发现各种打动你的细节。我建议同学们,要一个猛子扎进真实的生活当中,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睁大双眼,打开毛孔,流点血,磕破点皮,都不用太怕。学习生活、了解生活之后再读书,知识才会更容易长进自己的大脑与身体里,否则,很容易成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所说的“脑子里给别人跑马的读书者”。这也是我们在设置交大二年级所有设计作业时,都是围绕学生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的功能类型,以及真实的校园基地展开的根本原因。(www.xing528.com)
【注释】
[1]1964年11月~1965年2月,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次题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主题展览,随后出版了同名著作。他科学公正地评价了平民大众建筑,在建筑理论界引起极大反响,开拓了一个不同于西方传统主流的建筑学视角。
[2]语出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ÌawMiÌosz)。
[3]译自:Peter Zumthor.Thinking Architecture[M].Birkhauser Architecture, 2006:9-10(1st,1998).
[4]参见:法国设计师菲利普·史塔克与英国BBC电视台合作拍摄的系列片Design for Life。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