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群体创业影响研究

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群体创业影响研究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形成建业创业的社会群体是推动广大高校毕业生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有效措施,是高等教育合理分流影响社会合理分层流动的良性路径。在行业或系统建业创业群体形成过程中,高校学生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显示自己的力量,又要正确认识个人的地位,遵从集体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行业或系统建业创业群体的形成显示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力量,代表着高校毕业生行业群体的地位提升。

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群体创业影响研究

建业创业群体是高校毕业生整体优秀形象的代表,是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成果体现。形成建业创业的社会群体是推动广大高校毕业生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有效措施,是高等教育合理分流影响社会合理分层流动的良性路径。

其一,形成某一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建业创业群体。根据学科专业方向,每一行业或系统都汇聚了大批的高校毕业生。围绕学科专业,高校毕业生以系统内的单位或组织为团体,以事业发展为纽带,专家带头,群体跟进,精诚团结,结队偕行,行业业绩将很快凸显,创业群体将很快形成。在行业或系统建业创业群体形成过程中,高校学生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潜力,显示自己的力量,又要正确认识个人的地位,遵从集体的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行业或系统建业创业群体的形成显示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力量,代表着高校毕业生行业群体的地位提升。

其二,形成全国范围的高校毕业生建业创业群体。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军事学十二大学科门类囊括了现代社会的每个领域,各个行业或系统组成了我国的各项事业。当各个行业或系统都出现高校毕业生建业创业群体的时候,全国范围的高校毕业生建业创业群体才会形成。全国范围的高校毕业生建业创业群体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分布密度的提高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正如同建业创业需要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一样,高校毕业生建业创业群体的形成也需要大学生的个人努力和团体协作。

[1]陈新忠,李忠云.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5(7):92-94.

[2]瞿振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应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J].中国高等教育,2009(1):11-13.

[3]王建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2):15-19.

[4]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5):7-12.

[5]陈新忠,程华东.回眸与展望:高校领导的转型与超越[J].高教探索,2009(3):33-36.

[6]姜晓明.校长二人谈[J].新闻周刊,2003(6):50-51.

[7]陈新忠,李忠云.大学经营及其风险防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79-81.

[8]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9-07-18(02).

[9]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0-02-25)[2010-02-28].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100225_402622945.htm.

[10]陈新忠,李忠云.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5(7):92-94.

[11]Hiroshi Ono.Who Goes to College?—Features of Institutional Tracking in Japanese Higher Educ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1(2):161-195.

[12]林薇.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的历史回顾[C]//张斌贤,王晨.大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57-259.

[13]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36-537.

[14]张迎社,杨党辉.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及改革建议[EB/OL].(2009-05-31)[2009-12-31].http://zx.jconline.cn/Contents/Channel_3917/2009/0531/224552/content_224552.htm.

[15]陈新忠,李忠云.我国研究型大学实施战略控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6(11):32-33.

[16]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27)[2008-11-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18/info3318.htm.

[17]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1993-02-13)[2008-11-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34/info3334.htm.(www.xing528.com)

[18]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1998-08-29)[2008-11-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26/info1426.htm.

[19]陈新忠.研究型大学战略控制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20]刘向兵,李立国.我国研究型大学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7):42-44.

[21]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1998-08-29)[2008-11-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26/info1426.htm.

[22]赵瑛.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1999(1):35-36.

[23]刘志坚.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4):111-113.

[24]冷青峰.美、英、日的大学生就业及其启示[J].学习月刊,2005(4):43-44.

[25]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5):42-45.

[26]杨伟国,王飞.大学生就业:国外促进政策及对中国的借鉴[J].中国人口科学,2004(4):36-37.

[27]范霞.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09(8):158-160.

[28]董泽芳,李晓波.试析我国高等教育分流中的结构失衡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25-30.

[29]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5):7-12.

[30]陈新忠,李忠云.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对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5(7):92-94.

[31]“高净资产”是指除房地产以外,个人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资产。

[32]蔡克勇.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8(5):7-12.

[33]陈新忠,柯昌杰.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创造[J].教育新探索,2005(2):61-63.

[34]陈新忠,程华东.回眸与展望:高校领导的转型与超越[J].高教探索,2009(3):33-36.

[35]颜一.流变、理念与实体——希腊本体论的三个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93-94.

[36]李忠云,陈新忠.大学经营理念探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3-1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