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分流对流升意识的影响

高等教育分流对流升意识的影响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借鉴美、英、德三国高校学生促进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经验,我国高校学生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中需要不断提高流升意识。流升意识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社会地位的思想观念,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思想意识。我国高校学生要打破“初职定终身”的传统职业观念,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竞争意识,在求职就业中走向建业创业。

高等教育分流对流升意识的影响

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活动主体,是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需要作出努力的重要内在因素。美、英、德三国的高校学生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自由择业的局面,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他们更多表现出的是一种坦然从容和努力进取的精神风貌。美国高校学生在劳工部、高等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创造的就业环境中,及早制定职业规划,加强职业能力培养,自主择业,勇于创业英国高校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借助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就业和养老金部的职业介绍中心、人际关系网络等外部力量,获取工作机会,找到相应的职业;德国高校学生在就业中突出“自我负责”,在求职过程中自主决策,没有依赖心理,敢于竞争,富有创新意识,越来越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三个国家的高校学生大都将高校的学习生涯看作是自己步入社会前的知识积累和职业准备,把高校毕业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看作是职业实践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将自己融入社会分层流动的过程看作是循序渐进的活动。借鉴美、英、德三国高校学生促进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经验,我国高校学生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中需要不断提高流升意识。流升意识是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流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社会地位的思想观念,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思想意识。我国高校学生要打破“初职定终身”的传统职业观念,加强专业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竞争意识,在求职就业中走向建业创业。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77-178.

[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4-138.

[3]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1.

[4]John S.Brubacher,Willis Rudy.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7:8-9.

[5]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85-186.

[6]常永才,张红梅,哈经雄.高校参与科教兴农的机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3-126.

[7]“威斯康辛思想”是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 Riehard Van Hise)提出的一种以直接服务社会为核心的大学办学思想。1904—1918年,他任威斯康辛州立大学校长期间,对学校进行了社会服务取向的大力改革,以教学、科研为基础,通过培养人才和输送知识两条渠道,着力发挥学校为所在地区服务的职能作用,有效促进了全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威斯康辛思想在美国高等院校中引起强烈反响,为众多州立大学、私立学院接受和效仿。到20世纪初期,连素来具有优秀学术传统并自视清高的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常春藤联合会”中的名牌大学也受此影响,将“为社会服务”作为职能之一。

[8]“康奈尔计划”是康奈尔大学制订实施的一项利用学校资源为纽约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计划。作为一所根据《莫里尔法案》建立起来的“赠地学院”,康奈尔大学立足当地“农”、“工”实际开设学科、专业,有目的、有计划地服务地方农业发展和工业改革,有力拉动了纽约州的经济增长,也对全美的农业生物技术机械制造与工程等领域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

[9]《军人权利法案》又称《1944年军事人员再适应法案》(the Servicemen'Readjustment Act of 1944)。

[10]Keith W.Olson.The G.I.Bill:the Veterans and the Colleges[M].Kentucky: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74:17-18.

[1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27.

[12]David D.Henry.Challenges Past,Challenges Present:An Analysis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Since 1930[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75:66-68.

[1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4.

[14]20世纪80—90年代,美国贸易赤字攀升,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比重增速缓慢,而进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比重增速迅猛。美国大学入学委员会调查显示,1963—1980年大学新生入学的语文、数学成绩下降了40—50分,学术性向测验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和比例明显下降;许多公立高校不得不开设数学、科学、阅读、写作等补习课程,80年代初数学补习时间占到该门课程的四分之一。卡内基基金会的调查也显示,美国本科教育与西欧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甚至不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作为知识创新源头的美国大学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公众普遍认为美国大学国际竞争力正在下降。

[15]徐小洲.高等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1.

[16]于富增.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比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

[17]左崇良.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6(5):74-76.

[18]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45.

[19]左崇良.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6(5):74-76.

[20]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36.

[21]左崇良.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6(5):74-76.

[22]Frans Van Vught.Higher Education Policy: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Oxford: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Pergamon Press Ltd.,1994:65-74.

[23]左崇良.美国高等教育分流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6(5):74-76.

[24]汪开寿,唐祥来.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与我国的政策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6(6):31-35.

[25]周保利,刘国学.美国大学教育捐赠制度的特点[J].教育与经济,2009(1):68-71.

[26]胡娟,张伟.哈佛大学资金来源、筹资模式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5):104-109.

[27]汪开寿,唐祥来.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与我国的政策建议[J].比较教育研究,2006(6):31-35.

[28]Gary Rhoades,Barbara Sporn.Quality Assurance in Europe and The U.S.:Professional and Political Economic Framing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e[J].Higher Education,2002(43):355-390.

[29]周廷勇.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演变及其新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9(3):21-26.

[30]代花,江伟.美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79-82.

[31]周廷勇.美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演变及其新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9(3):21-26.

[32]Dill,David D.,Maarja Soo.Academic Quality,League Tables,and Public Policy: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University Ranking Systems[J].Higher Education,2005(49):495-533.

[33]Dichev I..News or Noise?Estimating the Noise in the U.S.News'University Ranking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1(42):237-266.

[34]Mcdonough P.M.,Antonio A.L.,Walpole M.B.,Etc.College Rankings:Democratized Knowledge for Whom?[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98(39):513-538.

[35]代花,陈世庆.美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83-86.

[36]赵瑛.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1999(1):35-36.

[37]范霞.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09(8):158-160.

[38]陈帆.中美大学生择业差异比较分析[J].红旗文稿,2009(11):30-32.

[39]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1.

[40]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1-62.

[41]Walter Ruegg,Ed.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ume Ⅱ)[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312-316.

[42]Konrad H.Jarausch,Ed.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Learning(1860-1930):Expansion,Diversion,Social Opening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England,Germany,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301-302.

[43]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0-151.

[44]Konrad H.Jarausch,Ed.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Learning(1860-1930):Expansion,Diversion,Social Opening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n England,Germany,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218-219.

[45]Walter Ruegg,Ed.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Volume Ⅱ)[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302-303.

[46]Helen M.Jewell.Education in Early Modern England,Great Britai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8:28-29.

[47]W.A.C.Stewart.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9:275-278.

[48]Brian Simon.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Order:1940-1990[M].London:Lawrence& Wishart Limited,1991:36.

[49]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英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40.

[50]Michael Shattock,Ed.The Creation of A University System[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6:73.

[51]Brian Simon.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Order:1940-1990[M].London:Lawrence& Wishart Limited,1991:236-237.

[52]W.A.C.Stewart.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9:689-692.

[53]国家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32.

[54]Michael Shattock,Ed.The Creation of A University System[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6:72.

[55]W.A.C.Stewart.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9:275.

[56]王承绪.世界教育大系:英国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467.(www.xing528.com)

[57]Maurice Kogan,Stephen Hanney.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M].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0:50.

[58]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for the United Kingdom 1997-1998[M].Cheltenham: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 Limited,1999:5.

[59]W.A.C.Stewart.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9:278.

[60]Maurice Kogan,Stephen Hanney.Reforming Higher Education[M].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0:51-65.

[61]Peter Gordon,Richard Aldrich,Dennis Dean.Education and Policy in England in the Twenty Century[M].London:The Woburn Press,1991:235.

[62]Brian Simon.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Order:1940-1990[M].London:Lawrence& Wishart Limited,1991:36.

[6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英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81-283.

[64]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0.

[65]W.A.C.Stewart.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9:697-698.

[66]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0-402.

[67]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英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81-283.

[68]1965年4月27日,英国教育和科学部大臣克罗斯兰(Anthony Crosland)在演说中宣布高等教育实施“双重制”(Binary System,也称“双元制”)。按照双重制,英国高等教育被分成以大学为代表的自治部门与以技术学院和教育学院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两部分。大学在上层,自行治理,可以获得联邦政府资助,且有学位授予权;其他院校在下层,属地方管理,经费由地方资助,且无学位授予权。双重制出台后招致一片批评声,克罗斯兰本人在5年后的一次谈话中也承认“犯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错误”。

[69]W.A.C.Stewart.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9:710-711.

[70]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62-64.

[71]刘志坚.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4):111-113.

[72]孙英浩.欧美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71-72.

[73]冷青峰.美、英、日的大学生就业及其启示[J].学习月刊,2005(4):43-44.

[74]刘志坚.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4):111-113.

[75]余国林.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9(8):149-150.

[76]刘志坚.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4):111-113.

[77]冷青峰.美、英、日的大学生就业及其启示[J].学习月刊,2005(4):43-44.

[78]刘志坚.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4):111-113.

[79]江庆.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模式及其改革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4(4):32-35.

[80]刘向东,张伟,陈英霞.欧美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5):97-102.

[81]方志.《泰晤士报》大学排名指标体系及其启示[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1):81-84.

[82]刘志坚.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4):111-113.

[83]鞠殿明.美日英三国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10):68-70.

[84]刘志坚.英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4):111-113.

[85]李嘉.英国毕业生就业也挺难[J].21世纪,2005(4):36-37.

[86]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00.

[8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5.

[88]Daniel Fallon.The German University:A Heroic Ideal in Conflict with the Modern World[M].Boulder: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0:9.

[89][美]J.W.汤普森.历史著作史[M].孙秉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04.

[90]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68-169.

[91]德国大学入学前教育年限为13年,法律规定男子有一年义务兵役。大学学制一般为7—8年,大学生一般28岁或29岁左右毕业。(参见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11-412.)由于普通大学学制过长,许多大学生中途辍学。

[92]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6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300-301.

[93]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49.

[94][德]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滕大春,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26.

[95]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7-158.

[96]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8.

[97]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96.

[98]Daniel Fallon.The German University:A Heroic Ideal in Conflict with the Modern World[M].Boulder:Colorado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1980:63.

[99]符娟明.比较高等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8.

[100]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4-405.

[101]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36-537.

[10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49-551.

[103]刘桂芬.德国高等教育分流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4):79-81.

[104]“习明纳”(Seminar)又名“研讨班”,是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授将若干学生组成研讨小组,指导学生就某些专题展开讨论,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能力。

[105]刘桂芬.德国高等教育分流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7(4):79-81.

[106]刘和忠.德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1(5):42-45.

[107]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67.

[108]Charles E.McClelland.State,Society and University in Germany:1700-1914[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243-244.

[109]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66-167.

[110]刘向东,张伟,陈英霞.欧美高等教育机构经费来源及其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5(5):97-102.

[111]张朝然.德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及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76-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