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分流方式及其社会影响

高等教育分流方式及其社会影响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选取科学的分析维度进行研究。根据高等教育分流的过程及其结构,我们以高等教育分流的八种形式为分析维度探讨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高等教育流量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因此,高等教育流型对社会成员分层流动影响重大,对社会成员未来地位的获得至关重要。其五,高等教育流域。其六,高等教育流向。

高等教育分流方式及其社会影响

分析维度即分析层次和分析角度,是对研究对象的剖析设计。合理的分析维度是认识事物的量尺,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选取科学的分析维度进行研究。根据高等教育分流的过程及其结构,我们以高等教育分流的八种形式为分析维度探讨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

其一,高等教育流源。所谓高等教育流源,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的来源,包括地域来源、家庭来源、学校来源、成绩来源、操行来源和素质来源。从地域来源看,受教育的社会个体来自东部还是中西部,城市还是农村;从家庭来源看,受教育的社会个体来自工人家庭还是农民家庭,贫穷家庭还是富裕家庭;从学校来源看,受教育的社会个体来自城镇中学还是乡村中学,重点中学还是一般中学;从成绩来源看,受教育的社会个体是拔尖还是优秀,良好还是较差;从操行来源看,受教育的社会个体是道德模范还是品德尚可,操行标兵还是品质恶劣;从素质来源看,受教育的社会个体是各科均衡还是单科优秀,身心俱佳还是分数挂帅。分析高等教育流源,我们可以比较社会个体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中的前后变化,观察社会个体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中的地位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其二,高等教育流量。所谓高等教育流量,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的数量,包括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所有培养对象。为清晰认识高等教育流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流入量、流中量和流出量三种。流入量是指每年高等教育机构招收学生的数量,如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万人,比上年增加42万人[67];流中量是指每年高等教育机构在读学生的数量,如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达到2907万人,比上年增加207万人[68];流出量是指每年高等教育机构毕业学生的数量及社会上已有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如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512万人,比上年增加64万人,截至2008年,全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已达到1.19亿[69]。高等教育流量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当前高等教育流量在具体地区表现如何,它对社会分层流动影响怎样,这些都需要我们以流量为维度进行细致分析。

其三,高等教育流层。所谓高等教育流层,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在高等教育结构中所处的层次,包括教育机构层次和教育学历层次。教育机构层次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进入的高等院校等级,即区分受教育者所在高校属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普通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学历层次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接受的教育学历等级,即区分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属本科教育还是专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的教育决定着不同层次的职业选择,影响着社会个体的未来社会地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受教育的社会个体选择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层次就意味着将来进入什么样的社会阶层。那么,现在的高等教育流层在具体地区状况怎样,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是否合理,如何改善当前流层以促进社会分层流动,这些都要求我们以高等教育流层为分析维度对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进行深入研究。

其四,高等教育流型。所谓高等教育流型,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所进入的高等教育类型,包括教育机构类型和教育学历类型。教育机构类型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进入的高等院校类别,即区分受教育者所在高校属全日制高等学校还是非全日制高等学校,正规高等学校还是非正规高等学校;教育学历类型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接受的教育学历类别,即区分受教育者所受教育属全日制教育还是非全日制教育,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70]。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使得受教育的社会个体在社会分层流动中享有不同的晋升机遇,拥有不同的地位空间。因此,高等教育流型对社会成员分层流动影响重大,对社会成员未来地位的获得至关重要。以高等教育流型为分析维度研究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我们能够充分认识不同教育机构类型和教育学历类型给受教育社会个体带来的机会差异和地位差别,从而谋求改进高等教育流型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现状的良好策略。(www.xing528.com)

其五,高等教育流域。所谓高等教育流域,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所读高等院校的地理区域,包括东西部地域分布和城乡地域分布。东西部地域分布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所读高等院校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布状况。我国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和国情实际,将大陆31个省(区、市)划分为东、中、西三部[71];我国高等教育为保障各地区生源均衡,在招生中也根据各省(区、市)教育水平和经济状况,适当拉开分数差距,适度照顾中西部地区而划分为A、B、C三类特定地区[72]。“三区”与“三部”的划分基本一致,招生分数由A区向B区、C区递减。城乡地域分布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所读高等院校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分布状况。一般而言,就读位于东中部地区和中心城市高等院校的社会个体在选择职业方面整体上具有明显优势,而就读位于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高等院校的社会个体则在选择职业方面整体上处于劣势地位。以高等教育流域为分析维度研究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分布于不同地域的高等院校给受教育社会个体带来的机会差异和地位差别,从而寻找高等教育合理分流促进社会合理分层流动的改革路径。

其六,高等教育流向。所谓高等教育流向,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所受高等教育的方向,包括高校方向和专业方向。高校方向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所读高等院校的科类性质,即区分受教育者所在高校属综合院校还是专门院校,师范院校还是农林院校等;专业方向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所受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质,即区分受教育者所受高等教育属理工农医还是文史经管,法学门类还是军事门类,哲学门类还是教育门类等[73]。整体来说,高等教育的流向决定着接受高等教育社会个体的职业方向。受教育者选择什么样性质的高校和专业,大多都要在相应的社会专业领域发展。以高等教育流向为分析维度研究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我们能够仔细观察不同科类性质的高等院校和不同专业性质的专业方向给受教育社会个体带来的机会差异和地位差别,从而发现高等教育流向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问题,寻求改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导向之道。

其七,高等教育流质。所谓高等教育流质,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完成高等教育的质量,包括学业质量和综合素质。学业质量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完成高等教育所取得的学业成就,既包括课程成绩,又包括专业能力,可区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档次;综合素质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完成高等教育时在专业发展以外获得的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又包括社会交际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可区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档次。受教育者完成高等教育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其社会职业的选择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关系着其社会地位的变迁。以高等教育流质为分析维度研究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我们可以调查比较不同的学业成就和综合素质给受教育社会个体带来的机会差异和地位差别,反思目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探讨以优质高等教育推动社会合理分层流动的途径。

其八,高等教育流速。所谓高等教育流速,是指高等教育分流对象即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完成高等教育的速度,包括专科教育流速、本科教育流速和研究生教育流速。专科教育流速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完成专科教育的时间,可区分为两年、两年半、三年、四年等学制或学习时间;本科教育流速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完成本科教育的时间,可区分为三年、四年、五年等学制或学习时间;研究生教育流速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个体完成研究生教育的时间,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流速、博士研究生教育流速和硕博连读研究生教育流速,可区分为两年至八年长短不一的学制或学习时间。高等教育流速的快慢即高等教育学习时间的长短影响着受教育社会个体的职业机遇和财富创造,进而影响着他的社会地位获得和身心健康成长。以高等教育流速为分析维度研究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总结归纳不同的学习年限或教育学制给受教育社会个体带来的机会差异和地位差别,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学制对社会个体全面发展及其事业成就的正负作用,制定以高等教育合理流速促进社会合理分层流动的科学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