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活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根据进程演变和作用方向,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活动规律进行探讨。
其一,“历史—渐进”规律。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教育发展到高等教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历史现象,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并非从来就有,也不是突然出现或偶然生成,而是人类教育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人类教育经历了从生活实践教育到学校系统教育、从初级学校教育到中等学校教育的漫长发展过程,最后产生了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从高等教育的发生看,古希腊智者苏格拉底建立学校教授修辞学和数学、柏拉图建立学校专授哲学,我国周代官学中设立“大学”、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设立“稷下学宫”等,都可以看作现代高等教育的渊源;从现代高等教育的雏形看,波隆耶大学、巴黎大学等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特征;从现代高等教育的标志看,英国的牛津大学、我国的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拉开了中外现代高等教育建设的序幕。正像高等教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一样,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也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在此渐进过程中,高等教育办学从封闭走向开放,高等教育规模从微小走向庞大,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古代农业社会,高等教育与社会事业联系较少,其对象大多局限于达官贵人子弟或牧医士绅子女,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整体影响不大;近代工业社会以来,高等教育与社会事业联系密切,其对象逐渐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整体影响逐渐增强。
其二,“个体—群体”规律。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方式独特,它通过个体来影响群体,通过助推社会个体流动来实现社会阶层流转。自产生以来,高等教育就不是全体人的教育,而只是特定人(或人群)的教育。高等教育通过对特定对象的条件选择和区别培养,发挥对社会分层流动由“个体”到“群体”的推动作用。首先,高等教育选择身心素质水平较高和基础学业成绩较好的社会个体进行培养,把他(或他们)造就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使他(或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地位竞争中谋取相应的社会职业,参与社会分层流动,跻身社会上层。其次,高等教育针对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专业兴趣,给予接受教育的社会个体以相关学科的专业培养,使他们成为本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能够在社会上谋取相应的专业职位,不断向上社会流动,或形成新的、更好的社会阶层。再次,高等教育根据受教育社会个体专业水平的高低优劣,将其分为相应的本科、专科或一本、二本、三本等层次进行培养,使他(或他们)成为相应层次的专门人才,获得参与相应层级社会流动的资质,享有更多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此外,高等教育还通过选择特定家庭背景的个体、特定地理区域的个体等进行培养,以“个体”影响“群体”,推动社会分层流动。“个体—群体”规律即“个体”对待,“群体”促进,是指由“个体”扩大到“群体”,由“个体”形成“群体”。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个体—群体”规律既体现在高等教育对受教育对象的选择和培养上,又体现在社会流动中社会阶层的成员变化上,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过程中。(www.xing528.com)
其三,“显著—常态”规律。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作用经历了从“个体显著”到“群体显著”的演进过程,并将随着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基础素质性的“常态”。在高等教育发展初期,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数量极少,高等教育分流虽然对社会分层流动的整体影响不大,但对社会个体的影响极为显著,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大都实现了较好的向上社会流动。何炳棣对明清两代12226名进士家庭背景的研究表明,科举教育使其中42.3%的平民家庭出身的士子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愿望,取得了显著的向上社会流动[60];叶赋桂对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研究表明,教会学校和新式高等学校使一些平民家庭出身的社会成员成为商界、政界、军界、外交界的突出人物或思想界、教育界、学术界的领导者[61];张宝昆等对我国高考的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97年实行的35次高考(除去1950年、1958年和“文革”时期的10年)实现了650万农村青年的向上流动[62]。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的整体性显著作用逐渐显现出来。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63];截至2012年,全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到1.19亿,他们大都工作在社会各个行业的重要岗位上[64]。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将成为一般社会成员都要接受的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对社会个体社会地位的提高和促进作用将相对减弱,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分层流动将发挥社会成员资质提升的“常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