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结果: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维观

研究结果: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维观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度”是在数学和物理学上对空间的定义,但延展到设计的领域中,其含义已经被极大地拓展,包括了各类情况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多维的思维观念。信息作为视觉信息传达设计核心之一,用其丰富的多维属性丰富了传达的内容,为多样的传达提供了多种的可能。

研究结果: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维观

维度”是在数学和物理学上对空间的定义,但延展到设计的领域中,其含义已经被极大地拓展,包括了各类情况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多维的思维观念。这种观念不仅体现在空间中,还体现在思维方法、造型技法、表现方式、表现媒介等方面。

信息的传达,主要依赖于视觉符号这一转化信息的主要媒介,将其慎重挑选,运用多种设计方法、表达方式等进行视觉形象转化、进而进行表达传播。在此基础上,对于符号形象的提取、加工、重塑、表达必然是准确、恰当和艺术化的,而且符号形象自身所承载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发掘这些丰富内涵和进行创意表达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可能性的过程,本文当中所指的“多维性”,即指“多种的可能性”,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创意的主体—人,其思维是多维性的。哲学中阐述,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虽受客观物质的制约,却可随意识的主体而改变。由此可见,思维具有很强的能动性。由于受到诸如生存环境、受教育程度、社会环境、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每个人思维重点、思维方法、思维角度等截然不同,所获得的思维结果亦有多种。那么,无论是设计师抑或是接收信息的受众,对信息、符号的理解和感悟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对信息的传递表达和接受感悟自然也会有所不同;其次,信息进行传播的载体—视觉元素具有多维性,且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视觉元素因其可识别性而区别于其他元素,它通过形状、色彩、大小、肌理、体量等特性呈现元素特性,其所涉范围极广,使得信息得以被视觉化,可从多个层面被感知;其二,视觉元素自身蕴涵寓意,使其可以表情达意,且不同主题环境中同一元素的运用亦展现了元素的“一形多义”性;其三,视觉信息最终得以实现的手段是多维性的。

视觉信息最终不仅可以在二维平面空间中呈现,还可在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中得以呈现,其设计手法也是极为丰富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被发明的新材料、新技术也为视觉信息的呈现手段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性。

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出发,接收信息需要经过四个维度的认知环节:首先,视觉信息之所以能够传达到位被受众所接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受众有信息需求,需要接收某种信息,若此时的信息与之刚好相对应,则信息就能得以顺利传播。其次,符号形象能够被受众迅速高效地接收,并在最大范围实现其传播功能,很大部分取决于受众的视觉审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线条、色彩、形态、构图等多种视觉元素的巧妙组合,以极佳的视觉美感和丰富的形象内涵使受众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将传播活动转化为人们乐于接受的审美活动,受众从视觉上的愉悦升华为精神上的愉悦,体现了独特的美学价值。再次,视觉信息若想高效地被受众接收,还需要顺应受众的情感趋向。人的物质消费有一定的限度,但精神需求却是无限的,这种精神需求主要表现在一种价值追求和情感依托上。特定的情感色彩能引发心理联想,营造出一种与产品和谐意境,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接收信息内容,例如香水、啤酒或服饰等类别的广告。因此,顺应受众所向,适当加入情感诱导的形象能加快信息接收并促使受众做出行动的抉择。最后,由于受众属于具有一定社会文化习俗的个体,有在不同的民族与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哲学观念、文化心理、伦理道德、思维模式及宗教信仰等,设计师需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对各因素加以整合处理,使受众产生信任感与认同感,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

(一)设计思维的多维性

人类产生之初,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这种对美的执着,也促使着创造性设计活动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人们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用有别寻常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利用了身边的现有材料以及制造和使用工具,创造出了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各类设计产物。在这一过程中用到的这种独特的思维,即是设计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活动,具有极强的意向性和创造性,能够满足特定的需要。在这种设计思维的指导下,从多因素、多层次、多变量、多角度的思维层面出发,人类能够进行设计构思、制定设计方案,将自身的创造力、构想力和整合能力融为一体,充分表达设计意图。设计思维是多种思维类型的融合,有别于一般的思维模式,它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结合,首先运用形象思维将众多信息资料都显现出来提供给大脑,供逻辑思维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抽象、加工等是设计思维获取大量可加工资料的必要途径;然后运用逻辑思维对脑中的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形成知觉体验;最后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重组,创造新形象,这一过程使得逻辑思维成了设计思维形成的重要一环。

设计思维本身是一种动态的选择性思维,能够择善取优,能把形象思维提供的众多要素主动联系起来,发现各要素之间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间的内在联系并加以丰富,使各要素之间在功能、形式、材料、结构、审美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选取三人合臂相拥的形象,取一家三口美满幸福,相携同乐之意,同时也可抽象概括为“你、我、他”的全人类,体现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也体现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图形形象还形似汉字“世”,体现“世界”“世博会”之意,突出设计主题,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强调了2010年中国举办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形象上采用中国书法的表现效果,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学观点与现代设计理念进行了完美融合,使世博会会徽的视觉形式与其使用功能完美结合,体现了设计思维的择优选择特征。

(二)信息的多维性

信息就是指能够被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信息采集器官采集到的各种直观的、抽象的事物,例如文字、数学、音乐、景物、色彩等都可被称之为信息。信息作为视觉信息传达设计核心之一,用其丰富的多维属性丰富了传达的内容,为多样的传达提供了多种的可能。基于视觉信息传达设计是对人进行的信息传播设计,下面所提及的“信息”均是以“人”的感知为基础。

1.信息的多维类型

信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种类多种多样,所涉层次丰富,其类型可根据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根据产生信息的客体性质划分,可分为:自然信息(如声、光、电等)、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的各种状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动物种群内信息交流)、机器信息(自动控制系统)和人类社会信息。

按照人类活动领域,还可分为:科技信息、经济信息、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等。

根据信息所依附的载体划分,可分为:文献信息、口头信息、电子信息、生物信息等。

根据获取信息的不同途径,可分为: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触觉信息、味觉信息和嗅觉信息。

根据信息的内容进行区分,可分为:图片信息、色彩信息、文字信息、音频信息、图表信息、视频信息、程序信息等。(www.xing528.com)

根据发布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网络信息、印刷信息、电视信息、光盘信息、广播信息、报刊信息等。

针对不同的划分依据,信息可以被分为诸多类型,每一个不同的划分依据,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次对信息进行了区分,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已知信息进行各种临时划分。诸多的划分形式同时也丰富了信息的层面,使得同一信息具有了多重的范围属性,对信息分析的深入化提供了可能。

2.信息的多维识别

人类可以通过感觉器官和科学仪器等方式来获取、整理、认知信息。这是人类利用信息的前提。

首先,所谓“识别”,即是指信息是可以被感知的,如形状、色彩、声音、触感、味道等等。由于信息的获取方式的多样性,使得信息的识别也呈多样化。通过视觉器官进行识别信息的方式为视觉识别;通过听觉器官进行识别信息的方式为听觉识别;通过触觉对信息进行感知的为触觉识别;通过味觉和嗅觉获得信息的方式分别称为味觉识别和嗅觉识别。在各类识别方式中,以视觉识别最为主要,经科学实验证实,人类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中,视觉器官获得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70%~80%,视觉这一感官系统已成为人类获取外部信息,对世界、对事物进行认知的主要途径。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对信息的识别是建立在多识别系统相互配合的条件下,即将多感官系统获取的信息进行汇总,得出对信息的全面认知。

其次,可被识别的信息资源丰富,从文字、图片、色彩、环境、空间、声音、图像等无一不缺,众多信息资源都是可以进行识别的元素。而且,对于信息的感知通常是较全方位的,而非单一的。人们对事物的初步认知就是建立在这些对事物的各方面反映的总和上。这些由不同观察角度出发,从多个方面获得的对信息表象的认知,即是从多个维度层次对信息所进行的识别。

再次,种类繁多的信息资源虽然丰富了信息量,但也会给识别方面造成困扰,使得信息的识别出现强弱之分,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信息自身识别性的强弱,这主要取决于信息被创造出时是否携带有效的识别因素,如果识别因素不准确,则会影响对信息识别的准确性;二是接收信息的对象是否具有相应识别信息的能力,如果接收对象的生理功能有缺陷,或是理解力不高,或平日所接触、积累的相关信息量少等,那么其对信息的识别程度将会受到影响,对该信息的识别也可能不全面到位。

3.信息的多维含义

信息中包含着内在含义或象征意义,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观念和情感价值。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日趋丰富。设计就是通过让受众识别信息并准确接收其中所表达的内容来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基于信息的多维识别的特点,其所包含的含义也是多重的。例如,被誉为“天下第一福”的康熙御笔“福”字,属文字信息范畴,从其识别性看,仅是一个书法字体的“福”字,有“福气”“幸福”“福运”等美好祝愿之意。但由于其笔法的运用,各个字划的书写点到即止,使得这个“福”字又多了几分“隐喻”的味道,衍生出其内在的诸多含义: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象征“五福合一”“福寿合一”的美好寓意,巧妙地构成了“福”字的深刻含义,意味深长。又因其中的“田”部尚未封口,因此是洪福无边、无边之福。孝庄太后称其为“福之本源”,民间则称其为“五福之本、万福之源”。再因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民间称之“长痩福”,即长寿之福。这一实例充分地展现出信息自身可具有多重含义,也是其具有多维性的表现之一。这些含义可以是该信息创造之初就被融入其中的,也可以是在后期为世人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拓展的。再以“冏”字为例,这个字本属于生僻字,原义是光明、明亮之意。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冏”字特有的“人脸”的形象性使它的含义发生了转变,作为网络上的表情符号,被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尴尬”“难为情”之意。由此可见能否准确地将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传达,不仅需要信息发布者对信息自身的丰富内涵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把握,更需要能恰当地对信息的寓意进行准确的运用,选取恰当的形象承载信息的丰富内涵,并对信息接收者的接收程度有准确的预知,筛选出恰当的信息进行传播。只有如此,才能奠定准确传递信息的基础。另外,信息的传达是否成功还取决于信息受众的接受、反馈情况,受众能够准确识别信息并接收其中要表达的内容,且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影响,即说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信息的传达。

4.信息的多维组合

丰富的信息由多维的感知形式构成,可以是有形的图形、符号、色彩、文字、景物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和抽象的概念、程序、声波、气味等。事实上,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借助多信息组合的方式将内容与形式进行合理搭配,以达到良性表达并传播的目的,而非是单一信息的发送传递。以计算机运行程序为例,实际上是数以万计的信息阵列进行程序化的排列组合,有序地将各信息单位进行组合,通过规范化的存储和提取,实现电子信息的相互传输。又如视频这一信息类型,实际上是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组合的产物,产生了视听一体的视听信息,共同完成了对主题信息内容的全面传达。再如报刊类信息,除了主要的文字类信息外还会配有图片信息,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丰富版面,更多的是为了吸引受众的视觉注意力,引发阅读兴趣,进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种种实例表明,信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被进行了组合搭配,而且其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传播空间、不同的传播目的,针对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进行任意信息的多向度搭配,从而推动、促进信息的有效化传播。

5.信息的多维空间存在

信息的类型多种多样,但无论如何进行划分,信息总体上可以被分为有形信息和无形信息。有形的信息因其具有外在表现形态,容易被感觉器官感知,其存在的空间多以二维平面空间和三维立体空间为主。例如报刊信息,信息被依托在一层薄薄的纸质媒介上,通过二维平面进行传播;雕塑作品则为了表现作者的设计意图,将信息融入雕塑作品,通过材料、形态、色彩等这些实质性的外在表现,在三维立体空间中构建了一个有形信息体,释放作者的思想、观念。但如果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形信息,其存在的空间就不仅是在二维中,还可以存在于三维空间或虚拟空间中。所以,即便是同个信息,也可以转化成电磁信号或是虚拟的计算机信息列阵,完成在多处不同时间、地点的更大范围的传播。此时的信息传播空间已不是单一空间,而是多重的空间,且涉及多个时间、空间(地点)以及信息的各类虚拟存储空间。网络空间在各类虚拟空间中当属头筹,囊括了海量的信息,现今发达的网络系统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几乎所有的需求信息。由此不难看出,信息的存在空间是多维的,不仅在二维、三维空间中,在人们已知的各类“空间”中都能找到信息的影子。随着空间的不断深化,信息也将开拓其新的存在空间。

6.信息的多维载体

这里的载体指的是承载信息内容的可被感知的事物。例如图片、色彩、音乐、影像、味道等等。由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使得即便是同一信息也可以由多个载体进行承担。比如“香甜”这一信息,首先想到的便是通过“味道”这一载体进行表现,但除了用“味道”以外,还可以用“图”或“色”进行表现。生动的图片和恰当的色彩都可以让人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味道,这主要是由于人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不但具有各自的感知能力,还具有“联觉”的能力,可以由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产生心理影响。既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作为信息的载体都可以被感知、识别,那么对于载体的选择范围便是很广泛的。信息发布者只需针对不同情况,选择最有效、最恰当的形式作为载体便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